COVID-19疫情下互联网提升全民体育文化 素养的路径和方法①

2020-11-24 11:19冯海郑永鑫林惠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全民素养体育

冯海 郑永鑫 林惠英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1745)

1 体育文化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

在对体育文化素养的研究中,关于体育文化素养的构成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王勇慧发表的《试论体育文化素养的建构》,文中提到:体育文化素养是以先天的自然条件为基础通过后天的环境与体育教育影响而产生的精神、体能、品德等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体育素质。通过查阅资料,众多学者对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出,体现出对“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能力)、体育品德(道德)都认同的基本属性。体育个性、体育行为(运动参与)这两大属性是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共识。体质水平或体质基础是相对较新的观点,也被视为体育文化素养的属性之一。该文主要在COVID-19疫情下互联网对于提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能力)、体育品德(道德)的有效路径和方法进行分析。

2 互联网传播“体育文化素养”的方式

互联网可以分为纯互联网和“互联网+”。纯互联网一般是指工具类、社交类、综合平台类等网站,比如抖音、快手、微信、QQ等平台传播有关体育文化素养的视频,其特征为内容简短、后期制作剪切、播放最精彩部分、激动人心的背景音乐等,让人们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受。“互联网+”的概念就比较大了,与很多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就可以自成一体,“互联网+体育”是指以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为依托,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体育行业的发展之中,通过创新智能化产品的开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运动者通过运动类APP、QQ、微信等渠道寻找有共同运动爱好的伙伴,使运动成为交流的纽带。从新的角度审视全民体育文化素养,更好地响应国家坚持“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战略主题。

目前,互联网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传播,首先是国家层面体育方面的官方网站,其次是综合性的体育频道和有关体育项目的专业网站,再次是传媒网站建立的体育频道,最后是有关群众自发建立的公众号及个人的网站。而呈现出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的全方位混合传播形式,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网络上的体育聊天室、体育新闻报道后的跟帖等成为了个人自由发表言论、宣泄情绪的体育传播平台。正因为个人可以自由地进行体育传播,使得网络体育信息传播自由度增大。虽说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但在疫情期间,其在居家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质素等方面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3 COVID-19疫情下互联网是提升全民“体育意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尚无特效药情况下的治愈主要依赖自身免疫力,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育锻炼则能促进病患身体康复、调节心理情绪,提升免疫力。全面提升体育文化素养是主动适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重要举措。

《体育科学词典》中“体育意识”是运动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体育运动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念和理想等统一的心理活动和认识系统。“体育意识”是一种心理活动,在疫情期间,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在全国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的意识是病患康复的重要手段。政府、体育运动世界冠军、医学界的泰斗通过互联网传播来呼吁全民居家隔离锻炼,增强免疫力,推动了全民健身的新热潮。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宣传方式来提升大众的“体育意识”,设计并研究满足不同需求人群的软件,促进大众的参与性。

4 COVID-19疫情下互联网是提升全民“体育知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这不仅仅是一场对抗病毒的恶战,同时也是向普通老百姓进行健康传播教育的课堂,这个课堂并不仅是对此次新冠肺炎危害性、严重性和健康传播重要性的宣传,甚至有可能对公众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和改变。全民“体育知识”的传播,首先,通过互联网可用文字表达、体育图片叙事、生活中的叙述、娱乐叙事、情感叙事与相关图像、视频的相互配合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播,使“体育知识”更为感性、宏观而具体。其次,互联网多开发有关运动知识方面的看图、游戏、动漫、动图、表情包等来影响国民对“体育知识”的认识。最后,根据不同人群的学习方式,通过互联网传播手段,使不同的人群有对应的相关“体育知识”体系的学习,而不仅仅只是零星的知识片段。

5 COVID-19疫情下互联网是提升全民“体育能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体育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传播方式,传统的传播方式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传统的传播方式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而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重大疫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也出现了少数“物传人”现象,而在这紧迫的情况下互联网的传播可谓是解决了很多困境,体育作为社会的一种软实力,对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健康等方面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此,在这特殊的时期,加强个人“体育能力”有益于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强身健体,提高免疫能力。

“体育能力”是指人们完成某一项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与其他能力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体育能力”在体育素养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隔离期间,群众通过互联网学习锻炼知识、锻炼方法、锻炼技巧等,加强了身体的锻炼。对于“体育能力”的提高,大部分的群众更加倾向于现场学习,现场相互的交流,这样他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体验和学习体育技能和知识。而对教练来说,技能和知识的教法是通过学员的理解,反映出肢体的表现所采用的教法,这样的线下指导,群众学习有动力,掌握情况较好。在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隔空学习,没有了教师的线下教学指导,学习时难免会有不适应,需要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的传播,以及视频制作、传播技能。群众通过互联网学习,这是一个新的学习技术改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新动力,开阔了群众的视野,丰富了对体育技能掌握的认知,使大众深入地了解每个动作和知识点。

6 COVID-19疫情下互联网是提升全民“体育道德”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体育道德”是为了适应调整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做出的社会努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即在一定经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作用于人们体育行为的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思想信念,以及据此而进行的旨在调节行为的全部活动(包括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的总和。通过以“体”的教育带动“人”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体育运动蕴含着大智慧,不仅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展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遵守体育道德规范,以体育项目为着手点,对运动项目的深层次解读,传播运动的精神和内在的本质。首先,群众通过互联网学习,让他们能从对人体动作的模仿到对动作内在有深层的理解,并加以实践。其次,在群体中遵守体育道德规范,以“体”的锻炼为手段,加强群众的修身养性,注重体育礼仪,从运动中培养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自主权、仁慈为善等优良品德。再次,通过互联网向群众引导“体育道德”规范家庭教育,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最后,宣传与鼓励集体运动项目和团队运动项目,加强群体的合作参与性。

7 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文化宣传,基于一种虚实的文化宣传背景,是现实与虚构的结合,是一种视觉冲击,精神世界的虚构体现。在这特殊时期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群居生活都要遵守公共秩序,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通过互联网传播体育文化素养的教育为:对“体”的发展促进“德”“智”的发展,对“体”的发展促进“美”“劳”的发展,将“体”的发展上升为“人”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全民素养体育
全民·爱·阅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