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运动疗法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 最新国内文献综述①

2020-11-24 11:19白孝鹰刘忆冰谭悦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八段锦量表下肢

白孝鹰 刘忆冰 谭悦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主动运动疗法在中国又被分为传统康复运动疗法和西方现代康复运动疗法。传统运动疗法是指以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功类运动。西方现代运动疗法则是针对于人体各个不同肌群,设置的专项功能性训练运动方法。该文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了文献查阅整理与综述,以及两者联合疗法应用分析,以便为今后的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传统运动疗法对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周晶等人选取61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八段锦组30例和常规锻炼组31例。训练前及训练12周后,采用闭眼单腿站立测试、“起立—行走”测试、Tinetti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居家跌倒风险筛查表、表面肌电图评定各组平衡能力、下肢肌力及跌倒风险。结果训练12周后,八段锦组的闭眼单腿站立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起立—行走”测试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八段锦组Tinetti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评分、居家跌倒风险筛查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八段锦组股内侧肌RMS、股外侧肌RM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八段锦组胫前肌RMS、腓肠肌RM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训练可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增强下肢肌力,降低跌倒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祁曼迪选取66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五禽戏锻炼者32人(女性20人,男性12人),为运动组;保持正常生活习惯且不运动者34人(女性21人,男性13人),为对照组,运动周期为12周,每周5次,每次60min。分别在实验前、实验后通过闭眼单脚站立、强化Romberg试验2项指标比较实验前、后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起立行走测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走3项指标反映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变化;足印法测定步速、步长、步频3项指标观察老年人的步态水平;5次反复坐起、下肢肌肉量2项指标测量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及肌肉量;采用《SF-36量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测试,综合分析与探讨长期锻炼五禽戏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步态、下肢肌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12周五禽戏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社区老年女性闭眼单脚站立(P<0.05)及强化Romberg试验(P<0.05)成绩均显著提高。结论:长期进行五禽戏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社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主要表现为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能力的提升。

沙洁选取46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平均分为水中太极拳组和陆上太极拳组两组,将他们纳入干预实验中,并且均在实验开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每周进行3次,每次1h。最后将30名受试者的数据纳入分析。测试老年人的姿势控制能力的指标包括:(1)向前、后、左、右极限稳定性测试的最大偏移距离、端点行程及方向控制;(2)计时—起立—行走单任务和双任务测试。测试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的指标包括:(1)整合测试条件1~6的平衡分数;(2)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和反应时测试,在干预实验前和干预实验后对老年人进行测试,并进行数据结果的分析。研究结果:经过16周运动的干预后,Los测试中可看出水中太极受试者向前、后、左方向(P<0.05)呈显著性差异;在陆上太极拳组中向左、右、后方向(P<0.05)呈显著性差异,两组相比下,Los测试中水中太极进步较大。结论:水中太极较陆上太极更能够体会太极拳动作在水中的阻力与运动效果,水的阻力也能加强一定的动作强度,而水中运动由于水流惯性需要人体更注重平衡协调可能对肌肉群与大脑的协调锻炼,以增强身体的协调能性、改善动作稳定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其平衡能力,取得更好的运动保健的效果。

综上所述,传统运动疗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对于老年人下肢平衡功能改善都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其中八段锦侧重于对自动态平衡控制能力的增强,五禽戏侧重于对他动态平衡控制能力的增强,而太极拳二者兼备,效果更加明显。

2 现代运动疗法对于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王锋选取52名社区老年人分层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小强度感觉统合抗阻训练组(LIRT-SI)、中等强度抗阻训练组(MIRT)、中等强度感觉统合训练组(MIRT-SI),每组各13人。对老年人进行干预,通过重复测试方差分析,观察干预方法与时间对因变量双任务平衡能力指标的交互作用。结果:经过16周的干预实验,组别、干预时间、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对老年人双任务平衡能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等强度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感觉统合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人双任务平衡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昂对20位老人按训练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每次80min的MTT训练,其中热身10min,力量训练及平衡训练60min。训练效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连续3次从坐到站立的平均时间有所减少(P<0.01)。在耐力测试中,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6min步行测试和2min踏步测试都有显著提升(P<0.01)。在平衡性测试中,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Biodex平衡测试得分明显降低(P<0.01),并且计时起立走测试时间显著降低(P<0.01)。研究结论:短期MTT后,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的下肢力量、耐力、平衡能力,不能改善握力和柔韧性。

根据以上研究不难看出,精准的肌肉运动方向和运动负荷控制,是老年人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3 传统运动疗法与现代运动疗法相结合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卜庆乐选取60名老年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采用二十四式太极拳结合弹力带进行中小强度的12周循环抗阻练习,每周3次,每次60min。测试项目为运动干预前后脑电波、反应时、2min原地踏步、8ft起立行走、30s坐起、下肢肌力、Berg平衡量表等指标。应用Acqknowledge 4.4软件对脑电数据进行提取和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运动干预前后脑电和平衡能力相关指标,验证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老年人脑电和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结果:运动干预前后实验组总体、男性、女性的平衡能力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其中2min原地踏步和30s坐起的次数显著增加,8ft起立行走速度显著增快,下肢肌肉量和Berg平衡量表总得分显著提高;对照组总体、男性、女性的8ft起立行走速度显著减慢,下肢肌肉量显著减少(P<0.05),总体和女性的30s坐起次数显著减少(P<0.01),女性的Berg平衡量表总得分明显下降(P<0.01),总体、男性、女性的2min原地踏步次数与总体和男性的Berg平衡量表总得分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可以增强老年人下肢肌力,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

传统与现代方法的结合,更加完美地将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相融合,不仅达到了训练下肢肌群力量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增强老年人心肺功能。二者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4 结语

综上所述,主动运动疗法对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尤其是在下肢静态平衡中。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快,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多的运动元素逐渐融入到老年养生文化当中。为了响应党中央科学养生,健康中国的和谐发展观,科学、合理的主动运动疗法在老年人群当中的推广势在必行。以上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健康的老年人群,收集的数据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具有慢性病等疾病的老年人也具有一定的主动运动能力,希望在后续研究中将这些人群也纳入研究的对象当中,扩大主动运动疗法的运用适用范围。将体育学与运动医学相结合,进行跨领域的研究,以便收集更准确的数据,为以后更系统、科学地指导患者或健康人群进行功能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八段锦量表下肢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ACE-Ⅲ量表和MOCA量表在老年认知障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八段锦关注度的可视化分析
——以百度指数为例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下肢最怕“凉、麻、痛”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八段锦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