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 创新研究①

2020-11-24 11:19朱峰刘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6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后备竞技

朱峰 刘超

(衡水学院体育系 河北衡水 053000)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我国仅用了30余年 就已经在多项体育事业中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反观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三大球”、田径、游泳等项目中并未形成核心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举国体制,不断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竞技体育发展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竞技体育发展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促进竞技体育事业百花常开,创造世界体育新的历史。

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释义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是将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发展方式结构上的创新,与时俱进,解决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尤其是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背景开展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现阶段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用情况来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和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也日趋多元化,这对于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发展竞技体育项目和实施水平并不相同,使得其在选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特征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功能更加多样化。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改革推动了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发展,通过构建教育体系和培养系统实施整合平台,可以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功能,因而受到更多的重视和欢迎。

二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更加多元化。我国竞技体育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包括依托高校体育教育和社会组织体育事业在内的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法,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扩大影响力,增加人才需求对多元化体育事业发展信息的关注度,充分利用人才培养互动的影响力,贯彻了全面发展的理念,也使得后备力量模式更加科学、先进。

三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更具互动性。人才培养互动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丰富多彩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法开始进入实践工作中,改变了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被动参与性,后备人才需求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互动主体,同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显著的拓宽。

2 创新思路融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开展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施,从专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来看,确立了专业人才综合体育素养发展的相关方法,包括将各级竞技体育训练目标融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大纲之中,目的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拼搏精神和竞赛能力。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养的设置上加强构建顶层设计,包括形成层析上下有效衔接的管理体制,融入集约化的形式,重视运动员的人文教教育和个性培养等,而不是单纯以追求冠军、金牌为目的。这不仅是体育强国文化的体现,同时也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的突破点。

改革创新,理论先行。在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采用的是“地方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体工队”的三级培训体系,长期以来,这也是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机制。这种培养模式对一些技巧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举重等体育项目而言无疑是高效的,但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成材率方面却也显露出一定的弊端,造成高水平运动员输出率不高的问题出现。因此,河北省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制定中,注重理顺各体育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青训的梯队建设,逐步扩大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对策

3.1 整合资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支撑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将培养模式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管理体制及时提升制度和资源保障水平,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性支撑。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好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个性化培养服务,破除传统唯金牌论的局限性,注重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实现双向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推动深层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完善,助力专业体育人才的多维度发展。其次,探索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加快大规模建立高水平运动员社会组织平台建设,拓展更多的社会机构和市场组织,使其能够参与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之中,整合资源,如恒大集团开设的恒大足球学校,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设了更加精细化的模式,从而全面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率。最后,还应夯实体育保障基础,更好地分析自身的特色、特点,经过长期的调研,研究出相互关系并明确各自的优势所在,从而形成层析清晰的体系布局,使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更加有序的发展。

3.2 锁定不同竞技体育学科优势,加强深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延伸

一方面,河北省应进一步对体育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创新,避免由于粗放培养导致合格体育人才培养难度的增加,积极寻求整合化发展途径,如开发后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课题的因材施教,为不同竞技体育领域体育人才锁定不同体育学科的信息范围,追踪竞技体育项目最新的发展动态,建立多元化智慧型的培养模式,落实深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策略,拓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参与深层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并通过现代体育文化价值来提升人们对深层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为此,河北省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让竞技体育人才真正参与到深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延伸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供精准而有深度的创新体制培养方法。

3.3 构建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水平运动员的输出效率

构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河北省竞技体育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河北省应通过构建动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充分体现自身的竞技体育资源优势特色。如高校竞技体育专业的设置、相关培养服务保障条件的提供等,是给予后备体育人才最基础的服务保障。通过精心设计,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最直观的教育体验。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率,提升高水平运动员的输出效率,进而彰显现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不断拓展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创新服务模式进行前期的预测及方案准备,提升专业化管理程度,广泛搜集和深入研究经济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3.4 关注大数据技术核心价值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核心价值体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用层面,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大数据技术核心价值的挖掘。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能够通过终端获取可用的信息资源,应用大数据技术手段保证信息资源的全面性,还要注重时效性和效益性,能够主动迎合现代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需求,能够通过大数据来预测未来河北省竞技体育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地整合信息资源应用,这样才能促进大数据技术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核心价值的不断提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水平,构建覆盖全范围的应用体系,保障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流程的统一性与连贯性,并且通过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实时的分析和预测,不断优化培养策略。

4 结语

该文对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整合资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支撑;锁定不同竞技体育学科优势,加强深层次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延伸;构建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水平运动员的输出效率;关注大数据技术核心价值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具体的对策。创新模式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体现,不仅是创新思路的继承与特征,同时也是夯实现有竞技体育基础的重要渠道,这对于现代体育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未来应不断完善创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合格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河北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后备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冬奥会视域下黑龙江省冰上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策略研究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