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师生有效对话方法的探索

2020-11-25 06:52刘小燕
小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创设交流

⦿刘小燕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小学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意义重大。为了保证教学的效率,教师便需要在课堂中采用有效对话的方式,以此能够为学生们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其不断提高。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对话教学的主要概念,探讨小学数学开展师生对话的重要性,并对于对话教学的应用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对话教学的主要概念

(一)对话教学的基本含义 所谓对话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对话的方式,促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共同深入到学习探究之中。教师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观点,聆听对方的想法,促使教学的整体效率大幅度提升,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方面含义。其一,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之间的对话。其二,对话只是一种方式,除了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之外,促进交流才是首要任务。其三,通过创设情感环境的方式,促使学生们对于教师能有更高的依赖性。

(二)对话教学应用的步骤

1.课前准备

对于前期准备来说,可以看作是“教师和教材”以及“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交流。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提前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以此能够在课堂中创设更为良好的教学情境。而学生通过预习教材,能够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过程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以此在课堂之中创设一个独有的对话场景,并保证其有着足够的开放性。在实际对话的时候,学生们会在交流过程中发生思想转变,而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能够交流学生们的想法,进而确保教学活动的效率。

3.课后拓展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同样需要进行对话,以此可以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开展师生对话的重要性

(一)促进师生关系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知识基础较为浅薄。当其面对教师的时候,往往会有一定的畏惧之心,同时内心也有很强的依赖感。因此,通过有效对话的方式,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次数有所增加,从而使得彼此更为了解对方。教师能够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内容调整,学生们也会对教师产生更强的喜爱之情,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改进教学氛围 在早期的数学课程教学时,师生之间往往很少会交流,学生们只能被动完成知识学习,无法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而通过采用有效对话的方式,可以将学生们潜在的积极性全部激发出来,使得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从而促使学生们能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升教学效率 当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之后,可以促使教师将个人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课堂讲解方面。同时学生们也能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如此一来,师生之间便能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进而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有效增强。

三、小学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在进行对话教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理应保持着平等的地位,没有谁高谁低之分。因此,课堂教学也不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给予,而是个人理念以及方式层面的转变。在早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因此不愿意融入到学生的群体之中,虽然使得教学活动有着足够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原有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理应转变自己原有的态度,积极应用有效对话的方式,和学生们展开深入沟通。一般来说,首要工作便是为学生们提供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创设教学背景以及合理评价。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创设背景是一种适用性非常强的方案,也是当前应用率最高的一种方式,通过基于教材内容本身,引导学生们进入到情境之中。在完成教学之后,评价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小学生年幼,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赞同和认可。当教师对其表现予以肯定之后,自然会受到极大的鼓舞。

例如,在进行知识点“10以内加减法”讲解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们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以此和学生们展开对话。教师在讲桌上分别摆放了苹果、香蕉、签字笔以及文具盒,并在旁边表明了价格,分别是2元、1元、3元以及4元。之后自己扮演一名顾客,让全班学生们扮演收银员,向其进行提问:“假如我要买一个香蕉和一个苹果,一共是多少钱啊?”全班学生在经过计算之后,回答是:“3元。”师生在完成几次对话之后,学生们大致明白了这一教学情境,便可以将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分别让两个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自主展开对话交流。相比于早期的教学模式,这种形式显然更具吸引力,促使学生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中,积极和他人完成对话,在经过思考之后,得出正确答案。对于每一组参与情境的学生,教师都需要予以表扬。或许部分学生由于紧张,对话表现不够流畅,亦或者一些学生过于急躁,算错了结果。教师都要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促使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即便犯了错,也要及时改进。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自信心便大幅度提高。

(二)深入教材之中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在应用有效对话的时候,理应基于教材内容本身。如

果出现了偏离教材的情况,教学活动自然会受到巨大影响,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理应对于教材内容予以合理把握,明确实际方向,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例如,在进行“统计”的相关知识点复习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针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为学生们讲解统计表以及统计图的知识。在正式展开数据分析之前,理应先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进行思考。诸如,教师在课堂中播放一段跳绳的视频,之后再向学生们提问:“到底是男生的跳绳成绩比较好,还是女生的成绩比较好?”女学生们发现屏幕中给出的平均数时女生较高,因此便说出:“女生较好。”但是,男生们对此又有了异议,认为男女生在跳绳方面的标准存在差别,如此对比缺乏公平性。此时教师便可以进一步引导:“那么,大家认为哪一类统计图更能有效体现出男生和女生跳绳的实际情况?”学生们在经过思考后得出:“可以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整体表现极为直观,结果表现也最为公平。”通过这种方式,全班学生全部都融入到了课堂之中,对于“统计”的相关知识也有了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自主收集和分析的方法,进而提升了复习的效果。

(三)与学生积极展开交流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为了保证对话教学能有更高的有效性,理应保证学生们的主体性地位,让其能够认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因此,教师便需要对此提高重视程度,尽可能给予学生们足够多的机会。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还需要针对交流形式方面不断变化,从而提升对话活动的全面性特点。一般来说,最为常见的便是小组交流、同桌交流以及班级辩论等。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讲解时,便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教学合作。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内提供4根火柴棒,分别是10cm、6cm、5cm以及4cm,从而让小组学生们自主进行摆放,拼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们一边讨论一边尝试,尽自己的理解进行摆放,从而能够明白三角形的两边长度一定大于第三边。如此一来,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将会更具趣味性,促使学生们有效投入到合作之中,进而提升了学习的整体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性对话的方式,可以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展开互动。为此,教师理应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习惯考虑进来,确保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们认真投入到课堂之中,进而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创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创设未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交流平台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