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研究

2020-11-25 06:52⦿言
小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古诗美育诗歌

⦿言 烽

诗歌是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美育教育素材。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诗歌教育,提高学生对美追求的能力,进而落实美育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创新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要想真正上一节生动有趣的小学语文课,教师就需要恰当的使用课堂导入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投入,真正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背后蕴涵着的美好思想感情,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美。进而从深刻领悟诗歌思想感情之中,可以获得高雅的生活情趣,落实美育教育的原则。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美轮美奂的景物描述导入,帮助学生们深刻理解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思想感情。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给学生播放《渔舟唱晚》这首古筝乐曲,引导同学们在浓浓的古曲氛围中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诗歌字里行间给读者带来的美妙画面,以此来引导学生们在优美的旋律中,品味诗人通过傍晚江边美好景色所想,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教师既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进行生活化导入,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为学生进行内容展示。除此之外,其他多样化的导入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们对于诗歌中美好事物的思考,进而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启发诵读品悟,增加学生审美感知

对于小学生来讲,想要有效、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就需要多次诵读经典篇目。对于诗歌中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味,进而在理解认知的基础之上,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加以分析理解。在对重点字词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正确的审美倾向,感知美好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着的深刻情感,学会审美,进而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寻找美。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古诗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通过多次阅读来泻心品位诗句中蕴涵着的深刻思想感情。进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促使自己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在预习的环节,有感情地朗读本首古诗,从字面上来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而在第一遍诵读活动结束之后,此刻学生已经对本首诗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进而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第二遍阅读活动。在第二遍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开展审美情趣锻炼活动,从文章中发觉可以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进而丰富自身对于内涵的感知,深刻体会诗人深深地爱国热情。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阅历有限,所以他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一下子理解内容。通过多次诵读,他们就有可能在不断体会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增强对特定感情的深入理解。

三、营造诗歌意境,促进学生审美想象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都需要在特定的范围下进行信息的品味。为了更好地实现诗歌美育的功能,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营造优美的诗歌意境来帮助同学们在情感熏陶的过程中增加想象,形成对美好事物的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感悟的过程中可以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本首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简单的描述,进而引导学生们开始有感情地朗读本首古诗。通过特定诗歌意境的描述,帮助学生体会诗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人物情感。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诗歌描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特定的江边人物情境。通过动态的景物画面,理解诗人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通过合理的想象,可以引发学生们对于美好思想感情的认知,进而实现美育教育,促进学生想象力提高的目的。

在营造美好的诗歌学习意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闭上眼睛,认真品位音乐以及语言文字描述的内涵,在体会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开展想象活动。进而在欣赏品味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对美的正确感悟。

总之,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语文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引导学生们感悟诗歌多方面的美,进而从美的感悟和美的享受中实现美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古诗美育诗歌
诗歌不除外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拟古诗”之我见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