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有效策略

2020-11-26 03:57⦿还
小学生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文本探究

⦿还 静

培养锻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是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学生综合学科能力培养训练的教学实施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思路,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独立探究空间。这不仅是让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与锻炼的方式,这样的过程也会有助于学生就所学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能够综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这才是从语文课的教学出发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学科能力素养,在有效组织与构建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这些能力培养目标才会得到良好实现。

一、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有着很多具体的实践意义,首先,这会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能够让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得到良好训练。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非常活跃的阶段,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非常丰富,大家会就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如果教师过于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在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导,这不仅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让学生就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情绪。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始终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境地,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认识与理解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的原因。因此,教师应尝试改变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各种学习活动走进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探究教学恰恰倡导教师用探究的方式滲透知识,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寻找答案并加以总结,这无疑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带来了福音。因此,加强语文课堂上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融入,这不仅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是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学习内容,加深学习印象,牢固知识吸收掌握的方法。

比如在教学《草原》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以开放的思维组织与构建课堂。结合这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对充裕的探究空间。在正式进行文本分析前,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大家自主阅读文章,并且设计几个具体的探究问题就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教师可以从语言层面、写作方法层面和文章思想情感表达的层面各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文章,理清文本的基本脉络,并且基于这几个问题的探究思考来加深就原文的阅读印象。同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思维多样性的表达,让学生的各种想法和感受都可以得到呈现。这才是探究式学习成果的一种体现,这也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能够展现出语文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更加凸显学生教学主体性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锻炼,这往往也会鼓励学生个性的表达,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轻松多元。教师在组织与构建文本教学时,要从文章的特点出发,给学生提供探究空间。同时,不同类型和不同教学目标的文章,教师设计探究式学习时应将切入点进行相应调整与变化。这样才能让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融入程度,能够加深学生的文本学习感受,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阅读收获与体验。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在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语文课堂后,这会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让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阅读探究教学具有“合作创造性”的特点,在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文本探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经验对文本材料进行探究,在分析文章时需要就相应内容展开细致解读,过程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质疑,最终通过对自己学习经验的使用及思维创造性的发挥而逐渐产生新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有益的学习收获。当然,探究教学的合作创造性也推动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创造,因为教师只有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才能指导学生始终变化发展着的探究学习过程。在师生共同进行的合作创造是以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这种社会性发展又是以尊重独特性、欣赏差异性为前提的。因此,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解法,又能够让学生的差异性得到体现,这些都会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程学习的内在乐趣。

比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个经典的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开放自身教学思维,鼓励学生就文本做有效的学习探究,并且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就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够对于整个故事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教师可以在文章教学结束后鼓励学生自主编排课本剧,将这个经典的故事自己演绎出来。这个活动显然让学生很感兴趣,大家纷纷开始做角色划分,并且展开了排练工作。当学生最终走上台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时,大家真正走入了人物形象中,就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教师在进行文本分析解读时学生难以产生的学习感受,这也是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究性学习空间能够带来的教学推动效果。

探究式学习不仅实施方法十分多元,可以发挥的教学功用也十分多样。在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语文课堂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要加强就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强化。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更多好的学习启示,能够加深学生整体的学习印象和学习感受,让学生更深入的走入阅读范本中,加深就整个故事的理解感知程度。这些都是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难以达到的教学实施效果,透过合理展开探究式教学,以及激发锻炼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这些教学目标都可以有效达成。

猜你喜欢
创造性文本探究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设问引导探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