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表达欲望低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20-11-26 16:29李玉桂
成才之路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口语交流心理

李玉桂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九年制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结合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来看,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表达欲望,也就难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效果。为此,农村学校及教师需要对限制农村学生表达欲望的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引导,形成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保证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口语表达中提高综合素质。

一、限制农村学生表达欲望的因素

1.学生过于依赖网络通信方式

很多农村家长会为学生配备手机,一方面方便与孩子联系,另一方面希望手机能够辅助孩子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手机这种智能化网络通信设备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辅助学生学习,但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则容易使学生在手机应用中迷失,沉浸在网络社会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小学生中也出现了一大批“低头族”,他们通过智能手机不当上网,深陷于网络虚拟环境,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却养成孤僻的性格,在课堂上开小差,不喜欢倾听,讨厌说话,没有表达欲望,失去了天真活泼的本性。

2.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仅有的课堂沟通仍停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一问一答”式的提问中。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畏难情绪,进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3.对学生的心理引导不够

学生在10 岁以后,自主性逐渐增强,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中,他们需要得到相应的心理教育与引导,从而平稳地进入青春期,更好地适应生理与心理的变化。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压力会明显增加,并在性格上表现为内敛、羞涩的特征。受性格变化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会降低参与交流沟通的欲望。而农村学校很少有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果学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与调整,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提高农村学生表达欲望的策略

1.构建立体化教育环境

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环境的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得到平衡与调整。教育环境的构建,主要应从校园环境与家庭环境这两方面着手。立体化教育环境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外部环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以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中,并拥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欲望。具体来说,在构建校园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之间的合理沟通入手,通过引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开放学生的思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应当采取鼓励性策略,合理评价学生,赞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在学生心目中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师要努力帮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家长会上,教师要将科学的沟通方式传授给家长,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打开心扉,逐渐学会并喜欢上主动表达。这样,就能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补充课堂口语化内容

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如分组学习法。分组学习法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能够形成口语交流的氛围,从而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口语交流。例如,教学《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3 个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课堂交流条件。在小组学习中,各组需要总结课文内容,并提炼出中心思想,可以从“玻璃的种类”入手对文章进行解读与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弱化来自课堂的压力,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学生间的有效沟通渠道,改变教师的课堂参与形式,从而使教师更好地结合学情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3.强调学生课堂主体性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这一指导性思想也可以作为强化学生口语表达积极性的主导策略。教师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调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表达与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增加艺术性的内容,充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艺术形式的吸引下主动对课程内容展开思考与交流。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农村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对这种艺术性资源的开发,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形成正向的引导,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与交流沟通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4.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为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特征开展教学,使他们能够对课程产生更加积极的兴趣。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晨读活动,先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资料查询自行整理晨读内容,再从中筛选更合适的内容。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中。又如,教师可以组织作文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作文竞赛展现出更强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奖项,对前三名学生给予奖励。这样,可以让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可以在班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

5.引入科学化心理辅导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表达欲望不强,缺乏课堂参与积极性,主要是心理状态有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积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课堂学习。学校可以设置心理辅导办公室,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疏导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消除顾虑,疏解紧张和消极的情绪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通过谈心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外,教师还要重点关注心理波动较大的学生,尤其要关注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在课后与其进行私下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困难,还可以进行家访,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激发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教师需要形成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并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从构建立体化教育环境、补充课堂口语化内容、强调学生课堂主体性、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引入科学化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村学生的表达欲望。

猜你喜欢
口语交流心理
如此交流,太暖!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心理感受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