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11-26 16:29
成才之路 2020年2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能力

盛 勤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200)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学生的综合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重点主要是在知识的讲授上,这种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强调知识的系统和科学性,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中心,课堂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培养场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秉承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把教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和领悟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成自身的认知和素质。总之,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教师在教学中重点把握的内容,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学会应用,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学生的综合思维

深化学生的综合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科的特点包括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发展和相互联系,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

例如,地理环境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这些大圈层间的各个因素是相互渗透的,如地形、土壤、岩石、生物、水和大气等。所以,学生在认识地理各个要素时,要树立综合意识,主动将各种繁杂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如在学习长江沿江地带时,学生不仅要学习和了解长江流域的地形、气候和农作物的情况等,更要具有综合发展思维,掌握长江中下游的河道疏通、植被保护及航运发展等情况。再如,在“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全局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地形、风向、河流及交通、市场、环境保护等因素。地理事物的不断演化和发展体现了时间的变化,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关注时代变化,要掌握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在中国各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分层把握各区域的特性时,更要学会整合和明确各个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因素。以西北地区为例,其气候属于干旱和半干旱,降水少,风沙多且晴天较多,空间特征十分显著,这种气候特征在春季可能会对华北地区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模拟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重难点知识,化难为易,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活跃地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地球”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手制作学习模具,形象地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陆地和海洋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将各大洲大洋的面积进行缩放,将其制作成卡片,充分感受海陆的变迁。除了制作学习道具,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进行野外考察。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取景,考察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等。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学会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和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社会调查也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可行方式。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充分感受自然地理环境,了解所在城市的人口、环境、工业及经济等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效果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求知和为人处世,使自身得到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灵活的课堂游戏、有趣的角色扮演、艺术性的音乐鉴赏和绘画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平等和愉快。例如在讲授其他国家和地区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采用学生授课的方式,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课堂,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探究式教学和项目教学也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方式。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锻炼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北方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北方的气候特征等。学生共同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且尝试探寻结论,有利于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交流合作的潜能。项目教学是设置特定的研究主题,以项目为核心,设置问题和收集信息。例如在土地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土地”进行项目教学,让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土地知识和资料,自主提出问题,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效果。

五、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和学生要认识到其重要性。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