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实施“问题教学”探研

2020-11-26 16:29陈淑芬
成才之路 2020年29期
关键词:碘盐问题教学化学

陈淑芬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俗话说,思源于疑。疑问是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思考与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优化学生思维模式,提高思考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问题教学以问题驱动为核心,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有效挖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化学素材,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生活化问题,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可借助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如果能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观念,针对性地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与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认真思考相关的化学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思维与认知层面的冲突,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所创设的化学教学情境当中。此外,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确保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卤族元素”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开展探究活动。比如,教师可针对“当前日常生活中的食盐大都为碘盐,碘盐当中的碘会受热升华,那么在炒菜过程中是否可以首先放盐”这一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开展探究,使学生明确碘盐后放是一种错误。升华主要是碘单质本身具备的一种基本物理性质,而碘盐当中所包含的“碘”元素并非是以单质形态存在,所以不会受热升华。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后,会产生以下疑问:碘盐当中所包含的碘是何种化学物质?如何对其进行验证?教师可以借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开展深入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解答。比如,“在施肥过程中为什么不可以同时施用铵态氮肥和草木灰”“醋是否可以起到解酒的功效”等。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化学学习意识。

二、开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问题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开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在课堂上不能完全由教师一个人进行提问,而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教师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借助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的提问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各有利弊。教师的提问往往会涉及更大的信息量,但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提问可以强化主体作用,但问题设计的系统性不足,无法实现化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要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方法。

教师的提问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化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发。例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请大家仔细思考,在氧化铜与氢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是否仅仅发生了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该问题的设计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已经学习过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化学知识,又可以导入新知识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适度性和有效性,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更不可“满堂问”。

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予以鼓励,以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例如,实验教材关于一氧化碳燃烧的颜色描述为淡蓝色,但在实际燃烧中却为黄色,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为什么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实验现象存在差异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找出其中的原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化学核心素养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学会反思问题,促进有效理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要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反思问题,促进有效理解,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学会反思问题,能逐步提升问题求解能力,夯实化学学习基础。基于此,在引导学生参与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将问题反思方法传授给学生,如反思问题求解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准确,是否还可以采取更为便捷、有效的方式求解,以归纳和总结必要的解题经验,形成良好的问题反思习惯。例如,在教学“氧化反应”这一概念时,许多学生对这一基本化学概念中为什么只有氧而没有氧气比较疑惑。这时,教师可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其一,这个问题主要有何种含义?仔细推敲内容,明确其中的关键词。其二,是否已经对这一基本化学概念形成了深刻认知?在心中默默回忆这一概念的内涵,并与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对照分析,看一看最终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其三,是否还学习过其他有关的化学概念?与之相似或相反的化学概念还有哪些?列举一些相关的化学概念,并开展对比分析。其四,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化学基本概念,能否利用它们对实际问题进行求解?让学生结合专门的化学题目,借助练习进行探讨。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反思,能深化学生对所学化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问题教学”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在将“问题教学”理念融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注重开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反思,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碘盐问题教学化学
“低钠盐”和“无碘盐”选吃有学问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四招识别真假碘盐
奇妙的化学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