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刍探

2020-11-27 00:50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程思政笔者

曹 娟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职英语是高职学生的必修科目,授课学时长,跨度范围广,教学内容丰富,向课程思政拓展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思政教育体系,这对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包含文化教育、审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这表明高职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王振庆,2019)。教师只有从多方面对学生开展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拓宽就业渠道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笔者发现,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研究者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关注比较晚。王振庆(2019)指出:高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覆盖范围广、学时长、跨度广,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朱芮(2019)认为:将思政教育与高职院校中的英语课程相结合,这样既能够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引导,又能够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进行知识的传播,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这些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兴趣,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可行性及必要性的探索,而关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文章较少。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着力从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方面探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以期实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无缝衔接。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路径

1.深入挖掘现有英语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语言素材所蕴含的思想进行深入挖掘,以实现“培养情操”为教学目的(王振庆,2019)。以本校选用的《创新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预备级的精读课文中包含“节假日”“行为的力量”等主题。例如,第四单元主题为“A Touch of the Seasons”,即节假日。在导入部分,笔者给学生介绍西方一些传统节日如圣诞节的传统活动之后,便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班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地习俗有时不太一样,笔者让他们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讨论,然后让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学生们介绍了家乡的一些春节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服、拜长辈、给压岁钱、包饺子、吃汤圆等。这样就把英语课堂和中国传统文化连接起来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第四单元中的课文“A Dozen of Christmas Roses”(一打圣诞玫瑰),表现的主要是家庭亲情的重要性、花店店主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爱的传递的主题,这与我们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家庭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文明、友善”有共通性,所以讲完课文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把这篇文章的学习和所蕴含的道理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又如,“The Work of the Nurses”这一课讲到护士必须具备的一些品质:耐心(patience)、关怀(concern)、奉献(dedication),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机敏,绝不能粗心大意。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对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非常有帮助。笔者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和谐、友善”结合起来,争取以后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点绵薄之力。英语教材中其实还有很多思政元素,比如《创新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精读课文“The Power of Your Actions”(行为的力量),讲述了帮助同学的故事,这与我们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助人为乐”是一样的。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只要用心挖掘,就能把课程思政理念和高职英语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2.精心设计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英语课堂

从课堂的导入、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到课后任务,教师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学习语言技能、了解文化知识,从而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第一届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笔者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认真设计了题为《一带一路故事中的现在完成时》的参赛作品。该作品涉及的“现在完成时”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之一,而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来自笔者的观察与总结。

高职一年级学生对“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和用法仍比较模糊,而且分析能力较弱,做题思路不够清晰。因此,笔者结合课程思政理念,贴合教学实际,将原本枯燥的语法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富有吸引力的小故事,运用情境再现的方法把枯燥、难以理解的语法知识讲解得清晰易懂,让学生在读故事中学习语法,消除学生对语法的畏惧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播放“一带一路”视频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出主题,然后通过时间轴介绍“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两层含义即事情发生在过去,且对现在产生影响,最后通过讲解发生在“一带一路”中的三个真实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现在完成时”的含义。这三个故事分别是迪瓦拉卖羊、中亚第一条铁路隧道,以及方先生和菲欧的爱情故事,讲的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沿线国家和地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笔者告诉学生:“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 年提出的,一直持续到现在,如今它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积极影响,我们要想说明这种影响就应该用“现在完成时”。讲完故事之后,笔者还通过“雨课堂”设计练习让学生进行演练,巩固学生对“现在完成时”的理解。学完这节课,笔者私下采访了几个学生,他们说通过这堂课自己不仅了解了“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含义,还增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还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该作品经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评审,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结语

基于校本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还只是一种尝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学生能否自主预习要学习的内容,思政课程的内容穿插是否自然,这些都是今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课程思政改革不仅要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当帮助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教书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宗旨是不变的。高职英语教师要深入实践,发掘更多的课程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的效应。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课程思政笔者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