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砺人思想的备课组建设实践探索

2020-11-27 00:50陈立新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备课组学校课堂教学

陈立新

(福建省连城二中,福建 连城 366200)

福建省连城二中明确提出以“增强教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在年级负责制的管理框架下,以年级备课组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学水平。本文以地理备课组建设为例进行相关研究。

一、强化工作要求

学校在年级负责制的管理框架下,高度重视各年级备课组工作。各年级备课组教师数差距大,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为了营造和谐的氛围,学校给备课组组长和教师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比如,地理备课组组长的工作要求是:身体上精力充沛,面貌上精神饱满,管理上精心策划,工作上精雕细琢,教学上精益求精,教研上精准发力,协作上精诚团结,思路上精于创新。针对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重视现代技术、忽视传统方法,重视知识容量、忽视思维容量,重视宏观把握、忽视微观切入,重视思维建模、忽视解题应用”等问题,高三地理备课组对地理教师提出教学要求:聚焦素养,明确导向;补齐短板,优势互补;有效管理,优化常规;夯实基础,培养习惯;强化训练,学习指导;传承创新,稳步推进;鼓舞士气,高效复习;分类指导,争分进位。高三地理备课组对学生后期复习提出如下要求:心态积极,永不言弃;科学规划,总分取胜;提高效率,做好笔记;限时答题,精准快速;查缺补漏,反思总结;错题订正,夯实基础;坚持运动,增强体质;团结向上,心情愉快。高一生源基础薄弱,基于此,高一地理备课组对地理教师提出工作要求:找问题,查原因,早化解;夯基础,强素质,提素养;讲传承,抓常规,多协作;勤钻研,有激情,敢作为;少抱怨,想办法,重落实。各年级备课组统一工作要求,利于同备课组教师步调一致,协作共进。

二、强化教学研究

连城二中是一所城区完中,规模大,各教研组教师多。为此,学校教研组工作更多地立足于各年级备课组,要求各备课组以教学研究为抓手,以学科课题为载体,强化教研教改管理。各年级备课组持续推进学校总课题“打造‘双育’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开展已立项的学科课题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新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研究”的中期验收和结题工作。同时,各备课组开展结对子、专业课培训活动,并邀请各级专家、名师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切实提高教研实效性。各备课组还借助学校搭建的教研和专业化训练平台,激励和促进地理教师向专业化成长的目标迈进。

比如,高三教学质量考查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与实际预期还有一定差距。在高三地理备课组质量分析会上,教师们找到一些不足之处,剖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1)围绕试题与练习做文章,注重研究高考试题,充分理解地理全国卷的特点。全国卷的特点一是有适当难度,因为是选拔性考试,二是以考纲为依据,强调公平性,三是充分体现“一核四层四翼”,重视学科素养和新题的考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备课组要重视研究《中国考试》对近年来地理全国卷的评析,重视引导学生做题、析题、悟题。(2)备课组加强交流研讨,重视备好每节课,选好每道例题。教师应该做好转型升级,由粗放型、经验型教师向精细型、研究型教师转变。(3)课堂教学应做到由盲目求全向突出针对性转变,教学上追求有效训练、规范训练。备课组要更加重视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精细管理常态化,找准教学与管理的定位。

三、强化课堂改革

学校总体实力较强,有一些优势学科,有一批名师和骨干教师。但是,也有一些学科和同类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有一些教师专业能力还不强。面对严峻的现实,学校细致分析各学科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积极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努力落实课程新理念,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全力实现课堂教学“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引导、由简单重复转变为变式拓展、由揭示问题转变为领悟原理”的改变。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而课堂改革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和相应的学习方式。学校注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促进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异差性”复习课中,一位授课教师运用启发法,让学生通过教材得出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一是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二是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三是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高三备课组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授课教师在这堂课中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循循善诱,教学思路的层次和脉络是清晰的,教学环节的衔接也是自然和流畅的,但纵观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方式,发现学生的参与性显得不足且主动性较差,课堂教学效益不高。为此,地理备课组全力推动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以实现课堂效果最优化。例如,为了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各年级地理备课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二三四”课堂教学新范式。(1)围绕两个“基点”:要有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并围绕德育发展点、地理学科素养增长点进行教学设计。(2)把握两个“尺度”:课堂教学设计要把握好“小梯度、高强度”这两个尺度,小梯度渐进式推进思维深入,适当增加课堂思维强度,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3)突出三个“勤于”:地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要着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勤于讨论、勤于质疑、勤于练习”。(4)发挥四个“引导”: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读、学、议、练”等教学环节。近几年,通过课堂创新,各年级地理成绩和课堂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强化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师资水平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利于学科整体质量的提升。鉴于此,为了发挥集体备课“凝聚力量、取长补短、共享智慧”的优势,学校在年级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下对集体备课工作提出“和谐、协作、发展、共赢、高效”的要求。例如,八年级地理备课组为了高质量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开展了以下活动。(1)针对中考改革进行考试导向研究。研究课题有“近年来地理中考命题导向如何”“基于中考导向如何做好地理复习备考”“针对学生近年中考情况,今后将采取哪些策略降低低分率、提升优秀率和平均分”“课堂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中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2)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名师积极参加同片区备课组活动,起到督促与改进、推动与指导作用。(3)加强考评管理。注重个人成绩与地理备课组整体成绩挂钩,实行奖惩结合、合作共赢。(4)落实和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根据质量检测和模拟考试的数据结果,分析教与学的优缺点,既找准问题,又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备课组通过强化集体备课制度的落实,使教学资源得到共享,缺陷得到弥补,优势得到互补,整体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生命线,教师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专业水平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持续强化教学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和推进年级备课组工作,科学谋划,奋力拼搏,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备课组学校课堂教学
备课组长的定位
学校推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推动区域备课组建设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