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刍探

2020-11-27 00:50杨喜琨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文阅读教学

杨喜琨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四中学,甘肃 武威 73321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思考方式,积极开展多元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层次,扩展知识面和积累有效阅读信息,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开展积极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未能与学生开展积极互动和交流,导致学生阅读教学主体地位被忽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学生的角度看,一些学生缺乏阅读量和开阔的阅读视野,不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效,无法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1.结合课文内容构建对应阅读情境

有人说,唯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依据初中生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课文内容,构建出对应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激发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进而体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比如,在教学《背影》时,语文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一段自行阅读课文的时间,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仔细体会文章的主旨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父亲》,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其情感共鸣。当学生阅读结束后,语文教师开始为学生进行课文讲解。当教师讲述到“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落时,一些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不禁红了眼眶。教师适时提问:“哪位学生可以谈一下他的阅读感受?”一位学生举手回答道:“老师,从这一段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深沉的父爱。”课堂尾声,教师在完成课文的讲解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与父母生活的场景片段,参照课文的描写方法,写一篇体现父母深沉之爱的作文,抒发出个人的真实情感。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营造对应的教学情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2.引导学生积累优秀网络素材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网络阅读。优秀的网络文章,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和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及语文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并借鉴网络上丰富的素材,同时为今后的写作积累资料,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学生可以将互联网上的文章素材进行整理和归纳,每天就阅读过的网上文章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拘形式,可以是摘抄,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文章梗概,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对于热评文章,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结合优秀的网络文章的阅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素材积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文阅读,还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同时,课外阅读不要局限于文学方面的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以促进多元化阅读。比如,学生可以读《撒哈拉的故事》《枕草子》《湘行散记》《昆虫记》《我的阿勒泰》等优秀读物,当然还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传统名著。为了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在班内建立“小小书屋”,方便同学之间进行交换阅读,这样不但能极大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热情,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

4.应用多媒体提高教学实效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观沧海》这首诗,是曹操出兵大败乌桓后,于归途遇碣石山即兴所作。在这首乐府诗中,作者通过观赏沧海壮阔美丽的景色,借以抒发其胸襟和情怀。在教授《观沧海》时,语文教师首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全文阅读,帮助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随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自行阅读诗歌,仔细体会其中的情感。当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课前预选的对应《观沧海》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点,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在播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时依据视频画面为学生介绍创作背景及诗歌内涵,使学生在生动的阐释中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蕴。再如,在教授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语文教师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诗歌,并在阅读过程中认真理解体会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和情感。当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伟大祖国历经磨难和艰辛后终于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好山河,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内蕴,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显得非常激动,融入到画面情境中。视频播放完毕后,语文教师开始为学生们进行详细的课文讲解。当诠释到“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这一段落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从这一段文字中,你们都体会出什么情感?”一位学生答道:“老师,我体会到了作者对于祖国深沉而隽永的爱,并且期望为祖国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强烈情感。”

语文教师要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充分借助多媒体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参与兴趣,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更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及语文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高,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对语文阅读教学具体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和钻研。要结合课文内容构建对应阅读情境,引导学生积累优秀网络素材,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应用多媒体提高教学实效,切实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及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