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20-11-28 07:40周晓红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反思必要性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必然趋势。高职旅游类专业如何顺应趋势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是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旅游类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并以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为例,阐述了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校企协同、双元育人”的培养模式,然后介绍其在旅游类专业中的实践,并根据实践提出反思,为有效提升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必要性;探索與实践;反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要求,实现校、企、政资源有效对接,深化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助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一步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预示着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要加大改革力度,顺应新形式的发展需要。

一、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些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是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协调的必然途径。

(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进入“黄金时期”。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场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其与产业的融合。近年来,产教融合在国家政策中被反复提及。在政策的推动下,产教融合发展迅速,我国职业教育将迎来大的发展。因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学校与企业采用共建专业等方式进行合作。

二、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确定“校企协同、双元育人”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旅游类专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服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深化产教融合,学校以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依据,这就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加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地处横店影视城这一5A级景区的优势,与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形成“校企协同、双元育人”的合作模式。双方共同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依托横店影视城的“旺进淡出、工学交替、课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共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旅游类专业要深化专业内涵建设,要依托行业加大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需要重新构建实用的课程体系。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开发上,依托横店影视城的资源,共同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校企课程”、“企业课程”,开设了校企融合的《横店地接导游实务》、《模拟导游》等课程。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设置“认知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这一“四度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的教学实践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全程融合。同时,采取“课证结合”的方式,如在导游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了导游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课程。

(三)搭建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平台。为进一步解决实训课程能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契合,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合作搭建学校与企业同为人才培养主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共同承担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笔者所在学院在校内建设导游虚拟演播室等仿真实训场地,并引入横店影视城旅行社建成校内大学生实验分社,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在真实的环境中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技能,从而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以旅游企业各岗位真实的工作过程为载体,按生产过程编排教学内容,按项目运作要求制定课程设置与标准,把课堂搬到企业,结合项目的实施开展教学活动。横店影视城下属各企业为旅游管理专业开展产教融合提供了校外实训的场所,从而实现“校外基地教学化”。

(四)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学校与企业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师资互聘互兼,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笔者所在学院通过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来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参与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来,共同合作开发课程,从而促成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同时,专业教师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横店影视城为学院教师提供挂职锻炼、访问工程师的机会,并通过项目合作带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同时通过多举措搭建社会服务平台,依靠科研推进社会服务工作,为行业、区域经济提供教育培训、技能鉴定、科技合作等服务。这些项目的合作进一步反哺于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旅游类专业实践产教融合模式的反思

笔者所在学院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为旅游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同时,“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瓶颈和制约。

(一)缺乏制度保障。目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双方有共同的需求。一旦这一需求发生变化,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可以退出合作。在现行的体制下,大部分企业缺乏主动参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而是过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所以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机制来推动,很难保障产教融合形成长效机制。

(二)质量评估体系尚未建立。产教融合在运行过程中缺少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价,影响产教融合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一套标准和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来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并对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中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

(三)需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缺乏吸引力。无论是学生和家长还是企业,都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低于本科教育水平的教育类型,对高职院校的信任感偏低。因此,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能提高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总之,深化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需要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协作,才能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文斌,李娜.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教学改革路径构建——以旅游类专业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9(04):41-46.

[2] 俞发仁.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9):166-167.

[3] 姚瑶.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177-178.

作者简介:周晓红(1980.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省金华市,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导游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反思必要性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