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科技对传统保险的改变和影响

2020-11-28 07:52李丽丽
商情 2020年21期
关键词:营销方式互联网保险大数据

李丽丽

【摘要】互联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过去近2o年的发展中,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助推了保险领域的发展。本文通过传统保险与互联网保险服务全链条作业模式的对比,从保险的营销,产品定价,理赔服务三个层面分别给予简单的分析和阐述,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互联网科技给保险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在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变化,迭代升级的时代,作为金融三驾马车之一的保险业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遵从监管的基础上,将互联网科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在保险领域进行充分的运用,使得我们的营销更灵活,产品定价更精准,理赔服务更高效,有效率提升全链条的服务能力,催生新时代的新生生产力。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 营销方式 迭代升级 科技 大数据

互联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2000年初期到现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BAT以及一大批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和崛起,經过二十年的时代变迁,中国也从一个互联网的学习者,变成了现在互联网应用全球的领军者,在互联网技术方面也属于市场领先,面对o2o,电子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很多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支付宝对我们支付习惯的改变,美团对我们的餐饮方式的改变,滴滴对我们出行方式的改变等等,笔者作为一名保险从业人员,也见证着保险业在互联网技术中的进步和改变,那么互联网对传统保险都有哪样的改变呢,我将从保险的营销,产品定价,理赔服务三个层面分别给予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先简单介绍下传统保险,保险行业是非常大的一个行业,按照各种纬度,可以分成,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又分为寿险,非寿险,非寿险中又有车险,非车险,非车险里面还有无数的险种细分,比如意外险,健康险,责任险,信用保证保险,财产险,工程险等等,单独一个子集就是千亿的市场体量,整个保险行业应该是四万亿的存量市场,根据中国市场是保险渗透率和美国的对比,中国的增量市场至少在十万亿的级别,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复杂丰富的领域,实在不能一篇小文阐述清楚,而且,也不是所有领域都面临互联网的改变的冲击,大家都知道,互联网讲究的是长尾效应,就是利用互联网去抓长尾,也就是广袤的中小客户,所以本文,以中小客户经常会涉及的意外,责任,健康保险方面,来展开分析,互联网对这些保险的变化和影响。

意外责任和健康险,是现在新零售形态下跟人息息相关的保险形态,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百万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雇主责任保险,我暂且把他们定义为中小企业及个人的新零售保险形态。那么这类保险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出一张保单的保费很低,比如意外险,一年保费通常在几百元,跟动辄几千元的车险,几十万的财产险相比,过度零碎,出单成本高,销售成本也高,一个销售同样的经历肯定要做单价高的产品,才经济,同时,理赔成本也高,因为分散,所以导致服务标的数量众多,销售,出单,报价,理赔,保险涵盖的各个环节,成本都高,而且,个人和中小企业的需求一点不少,由于个性化需求和付费能力决定的,这个客户群体。更需要,时间碎片化,保单多样化和承保即时化,本就复杂的线下流程下,保险公司更加无力满足这些长尾客户更多的需求,那么恰恰,互联网的切入点就在这里,面对这些“长尾”客户,互联网能够在营销,投保,报价,出单支付,以及理赔服务等方面,给予很多改善和赋能。

先说营销端,传统的保险营销端,就是直销和分销两大类,直销分为电话直销,代理人面销,分销主要是给中介公司供货,中介公司做电话营销和代理人面销,所以基本模型还是点对点人对人的卖产品,这种模式,为保险业贡献了大量保费,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就是营销人员的推销制度引起消费者反感,很多的是靠关系完成的业务,而不是真的靠对产品的理解和对需求的解决,很多客户对自己买的产品一无所知,只是“相信”卖给他保险的人,互联网对保险营销的影响,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提供线上自主保险货架,从我要卖给你,转化到,我这货全你来买,但是这个简单的保险淘宝化的做法,收效甚微,因为保险是一个条款,花钱买的是服务,货架上的东西,客户除了简单比价格,不会深度比较,所以,互联网保险1.0版本的货架保险尝试,最终变成了,代理入销售的线上化工具,相当于,变相优化了销售后面的出单和支付。但是在营销端上没有太多的变革和改变。

第二阶段,由于微信、抖音的普及,互联网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大v带货逻辑,在保险里开始盛行,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保险公众号,抖音号,以公正客观专业讲解保险里的坑作为吸粉的基本内容输出,不停的进行基本知识讲解和产品对比,然后专业的产品对接,交给了那些原来希望做货架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实现了互联网上的“产销分离”,通过互联网的运营手段,进行客户的吸收和社区运营,将一个代理人从获客,到专业讲解,到售卖保单的线下全闭环,拆解成线上自媒体获客,电话专家解答,和互联网线上出单,三步,销售端更多的从销售变成吸粉丝,利用个人大v效应,让信任他们的粉丝自主进行匹配自己需求的保险购买,我觉得,这阶段,才体现了互联网运营手段在传统保险营销手段的创新,也是我认为,未来营销端变化的一个趋势。

营销之后,就是投保出单环节,投保出单环节的变化,主要得意于,电子签章技术的普及,以及线上支付技术的广泛应用,原来传统线下的签字盖章,传统的划卡现金支付方式的全部电子化让投保环节的互联网化变得最为简单,现在新零售保险已经可以做到,从投保到支付到出具电子保单的全流程。客户和保险公司都省去大量麻烦。

但是,如果只是把固定的保险产品,放在线上售卖,那么互联网技术对保险的影响还太有限,大家可能感受到了芝麻信用包括很多平台的个性化推送的魅力了,比如抖音会自动计算你经常看的类型,给你的爱好不断精准的贴标签,给你推送你爱看的东西,这些基于大数据的算法给您的直观感受就是,千人千面,个性化定制,智能等等的体验,保险,能不能通过大数据,反哺定价系统,做出千人千面的保险服务呢?从理论上,一定是可能的,大数据可以统计多维度的数据模型,对人,事,时间,等多个纬度进行拆分,保险本身就是基于概率论指导下的精算产品,只不过,原有精算体系下,无法支持大量变化参数不停迭代的算法,所以都是根据历史数据算出的简单模型,粗放的把人分为了几个大类,其实,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使这些参数时时迭代,大胆的想象一下,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时时给出的更加精准的千人千面的数据,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时点让精算师失业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说完了定价,最后说一下互联网技术在理赔服务端给予保险行业的一些变化,传统的理赔服务有大量的人工干预,提升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这些成本也是影响保险产品的定价因子,如果这部分成本可以节省下来,可能保险公司的产品有希望进一步调整价格,或者保险公司会把更多的成本放到产品研发和销售拓展方面,比如,报案工作因为都是标准客服话术,完全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用可迭代学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代替客服坐席,给客户提供更加标准化的服务,出险之后为了确定保险责任,经常会有人出现场来确定出险人身份和保单的匹配度,自己出险标的的损失情况,那么无人机摄像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也可以有机会得到更广泛的用武之地,甚至说,物联网技术,也是可以在确权确责方面在理赔端提升效率方面给予特别大的帮助,举个例子,农业保险中有一个奶牛疾病死亡保险,比较大的理赔难点是确认死亡奶牛的身份,是否与投保奶牛一致,现在有很多农业相关的,物联网芯片,可以植入奶牛身体,这个就能够在出险之后很快的确认奶牛身份,帮助理赔识别责任,当然,互联网的支付和线上化的技术处理,也能大大节省纸质理赔单据的整理工作和支付难度,降低核赔的错误率从而提升整体的理赔效率,无纸化理赔,线上微信公众号报案,线上上传照片和相關证明,线上直接理赔,这些现在已经在很多保险业务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在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变化,迭代升级,今天,任伺传统行业都会受到影响,保险行‘业也不例外,但是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三驾马车之一,是强监管行业,创新,也要在遵从监管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基于此,很多互联网互助平台的创新行为很多时候会触碰监管红线,这个是互联网?保险的大环境下,所有从业者必须注意的,所以说互联网科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对保险行业的效率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的营销更灵活,产品定价更精准,理赔服务更高效,但是,保险姓保,监管姓监,这是创新和技术应用中的红线,必须坚守的金融底线,也是保险的金融属性,国家意志属性决定的。希望中国保险业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能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奕丹.浅谈互联网保险.[J].财讯.2019(13):144-145.

[2]王伯庆.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杨剑.网络经济边际收益递增性原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05).

猜你喜欢
营销方式互联网保险大数据
塞罕坝林场绿化苗木营销方式探析
试论企业文化营销
互联网保险合同的法律分析
如何提高卷烟零售市场信息采集的有效性
互联网汽车保险需求分析
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商业模式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校园微电影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
互联网保险产品营销模式及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