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微涉军企业保密工作的创新策略

2020-11-28 07:45梅映雪
中国军转民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创新策略

梅映雪

【摘要】文章指出了小微涉军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弱点,提出了对外紧密联系,掌握最新动态,领导必须重视,强化保密意识,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加强人才培养,壮大骨干队伍,聚焦中心工作,突出工作重点等创新策略,供同行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小微涉军企业;保密工作;创新策略

一、引言

随着军民融合“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政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抓住机遇,加入到军工行业的队伍中来,其中不乏小微涉军企业。与大军工、老军工单位相比,他们相对企业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保密管理工作底子差,却对军工装备有很高的积极性,是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在“千辛万苦”取得保密资质后,如何建立长效保密管理机制成为他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小微企业保密管理的特点和弱点

小微企业具有管理易统一,传递信息快速,经营决策高效,船小好调头等特点。但是,小微企业大多体量小,资产规模有限,经营范围比较单一,缺乏完善正规的管理体制,这些特弱点造就小微涉军企业在保密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一方面,保密工作不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导致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员工保密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对保密资质认定办法和标准的理解不深、掌握技术防范不熟以及常常出现的理解偏差等情况,成为保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绊脚石”。再者,小微涉军企业相对军工集团,涉及到的保密管理的面要窄些,如涉密会议、协会配套等方面较少,易造成制度缺失等问题。

三、推进小微涉军企业保密管理的几点措施思考

(一)对外紧密联系,掌握最新动态

外部沟通是获取保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军工单位,应紧密联系上级主管部门,保持信息对称,及时学习、落实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精神、指示,有利于本单位保密工作的改进与优化。其次,利用现有的平台,加强与兄弟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其他单位在保密管理上先进突出的方面,并结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许多涉军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除经常与主管部门省、市级保密局、工办联系外,还加入了省、市级保密协会,积极参与各类保密相关的活动,在活动中结识了多家单位,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及业务上的联系。

(二)强化保密意识,领导必须重视

毛主席说过“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对军工单位而言,法定代表人为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法定代表人对保密工作的重视与认识程度,关系到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因此,以法人为首的企业领导班子必须加强有关保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指导性文件精神的学习,为公司保密工作指明方向,奠定基调,自上而下宣贯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各级员工保密意识。许多涉军企业都由单位主要领导组成了保密委员会,直接领导本单位保密管理工作,下设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具体实施本单位保密工作,各涉密部门设有兼职保密员,负责部门内部的保密工作,由此形成一套保密工作组织机构体系。

(三)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规范、有执行力的保密管理制度是保密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要以保密资格认定标准为核心,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搭建框架,确保制度无缺失无遗漏,有据可依,再“填血填肉”,在运行过程中对保密制度进行认真梳理、改善,积极探索规范管用的举措,切实增强保密制度的实用性和执行力。执行是保密制度的关键,只有将保密制度落实落细,才能充分发挥保密制度的作用。

(四)加强人才培养,壮大骨干队伍

完善的保密机构是开展保密工作的人力基础,应着力强化保密机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保密机构工作力量。企业应重视保密人才的引进,结合自身实际与特点,壮大保密队伍,加强对现有保密队伍的素质建设,内外部培训相结合,先后有计划地开展宣贯教育活动,既要考虑阶段性工作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保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旨在打造出一支踏实可靠、业务精湛、懂保密会保密的骨干队伍。为此,必须上至保密委成员,下至保密工作机构成员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保密培训,并取得“保密干部培训班结业证”,确保保密领导、工作班子保密知识掌握充足、业务能力过硬。

(五)聚焦中心工作,突出工作重点

小微涉军企业开展保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有三:一是涉密人员的管理,二是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三是定密管理。聚焦重点工作,先攻克难点,从而達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1.在涉密人员的管理上,主要围绕涉密人员的确定、审查、教育培训、考核、日常监管、出国境、离岗离职、脱密期管理等方面。从成为涉密人员前的审查、考核,到涉密人员的日常培训、教育、出国境管理,直至离岗离职,进入脱密期管理,这一系列动态管理都是涉密人员管理上不可或缺的环节,以宣贯教育为例,涉密人员每人每年不得少于15学时,培训采用自培和外培两种方式,并尽可能将培训形式多样化,有效加强分类施教,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针对新入职员工开展保密意识教育,打响保密教育第一课;对于新进涉密岗位人员,保密办配合综合办对其进行入岗前保密培训,内容主要涵盖保密形势、单位保密事项、保密规章制度和保密基本知识技能等;对于现有涉密人员,主要以强化、巩固保密意识和能力为主;对于全体员工,主要以全员保密教育及节前保密提醒和期刊板报为主。

2.对于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有效控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作为军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协作配套单位等外部机构沟通联系,涉及到的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等自然较多。涉密载体均应标明密级,涉密载体严格按规定制作、收发、传递、借阅、使用、复制、保存、销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3.定密管理是保密“三大管理”之首,是重要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定密工作主要包括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在相关载体上做出标识等四项内容,其中国家秘密事项的确定、变更和解除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定密事项不准确,如将不该定密的事项定密,或是该定密的事项未定密等现象,以及普遍存在的定密依据不够准确,国家秘密变更和解除不及时等情况,对于小微涉军企业来说,在未取得定密权的情况下,其派生定密必须以已定密事项为定密依据,大多涉密任务来源是军工集团或部队,在任务之初各项目已经由上级机关单位确定密级、密点以及定密期限等内容,各企业可以此按涉密项目分类制作《国家秘密事项范围细目》,并依据上级定密单位发布的国家秘密事项变更、解除的信息及时更新、调整。

四、结语

保密资格是军工企业必备的条件之一,也是军工企业长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场旷日持久战,需要始终绷紧这根弦,跟随党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不同时期、阶段保密工作重点任务,聚焦保密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创新保密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彦江,董立.加强涉密人员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08):106-107.

[2]李龙.基于PDCA的军工企业保密风险管理探索[J].科技风,2020(11):262.

[3]王安宁,周楷博.新形势下科研单位保密工作面临问题和对策[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0(01):34-37.

[4]邱红,刘志鹏,文梁.军工企业保密风险管理的创新实践[J].保密工作,2020(02):52-53.

[5]连丽萍.新形势下基层国有企业保密管理工作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9(20:101.

(作者单位:江苏泰达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创新策略
做好新时代下保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中轻联、总社召开保密委员会(扩大)会议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安全环境下电力施工企业保密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