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城市视角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初探

2020-11-29 16:58戴永超
科技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问政政务中心

戴永超

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我国得到大范围推广,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2019 年初,由我国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中提出了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规范,确定了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方向、服务方向。为此,本文从智慧城市视角出发,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政府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产业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

1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意义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媒体融合已经进入深度相融的关键时期,媒体行业的格局、信息传播技术、信息舆论生态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改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8 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近60%。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媒体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播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已经成为影响基层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要因素。

当前情况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影响下,县级政府在媒体传播渠道、信息舆论掌控、新媒体资源等方面显得有些不足。因此,传统媒体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作用也日趋凸显。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不仅能够大幅度促进县域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媒体行业体系、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现阶段,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成为县域发展的重点内容,并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实际建设过程中,县域地区将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报纸与新媒体中的微博、微信进行了有效整合,以多媒体互动配合的方式构建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传播多样的信息化传播系统。在此情况下,不仅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并且在信息时效、信息传播速度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虽然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但毕竟开展时间较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1 内容建设不足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50%的县级地区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不少于三种,并且相当一部分县级地区在流量较大的自媒体平台中开通了官方账号。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平台,已经达到了近90%。但是县级地区的新闻客户端各自为营并且内容少相互重复较多,同时覆盖程度较低,仅30%。目前来看,虽然县级媒体平台建设已经趋于成熟,但在内容方面还有很大不足,不仅栏目更新速度较慢,而且新闻时效性差、新闻内容吸引力不足,缺乏文章原创性,受众参与互动程度较少。

2.2 资金来源单一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主要由政府、相关单位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来源十分单一,因此很容易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匮乏的情况。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平均资金为23.8 万,而我国东部地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平均资金为30 万。由此可见,在较为重视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东部地区,融媒体中心建设资金也比较少。从县级融媒体管理情况来看,大多都由党政机关进行经营,对于政府资金依赖性较高。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经营模式逐渐固化,使得我国县级融媒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2.3 架构集约整合

目前,县委宣传部是主导县级融媒体建设工作的领导部门,绝大多数县级单位针对各自媒体平台运营设立了统管部门,采用自主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对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集约化管理。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由于资金、技术、人力方面的需求较大,因此大多都采用与临县合作共享的建设方式,从而构建出能够共享的、具有特色性的融媒体平台。不仅如此,这种建设方式还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县之间“互相帮扶”“以强带弱”的发展理念。也有一部分县政府由于资金、人才较为匮乏,通常采用与社会企业合作的方式,将融媒体平台的建设托管给企业,由企业负责建设与运营,而政府则主要负责内容的供给以及后期的审核。

通过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但是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推广效果。无论是从内容建设,还是从平台整合方面,都获取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但实际建设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无论是资金、人才,还是体制、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欠缺,需要在日后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弥补。

3 智慧城市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途径

3.1 政务服务建设

县级融媒体中心政务服务建设主要分为3 个方面:1)政务信息功能。该功能主要负责政务信息的发布以及新闻宣传等,在为基层政府提供新闻宣传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化平台开展新媒体设计制作、微电影、内容代运营等活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在完成政务新媒体基础布局之后,应该加强对信息传播队伍的素质建设,使得政务信息工作在内容、运营推广等方面更加规范、专业;2)监督举报功能。最初的政务监督举报主要依靠新闻热线、信访等方式得以实现,直到2011 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逐渐兴起,并在之后演变为面对面对话、监督、问询等具有特色性的“电视问政”。随后,微信、微博、网站、App 等现代新媒体平台逐渐在政务监督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开始了“电视问政”向“网络问政”的转变。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网络问政”已经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也预示着我国正式迈入了“网络问政”时代;3)政务办理。一直以来,政务办理都是县级媒体平台的弱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该有效借助多方面渠道,实现政务办理的互联网化转型。例如,可以借助现阶段微信高度普及的发展趋势,开发基于微信端智慧政务软件,通过该软件开展相应的政务办理功能,比如交通事故快速处理、驾驶积分查询等。

3.2 公共服务建设

新时期背景下,公共服务建设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冗杂,例如智慧社区建设、便民服务建设、生活服务建设等。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该整合多家媒体平台,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实现公共服务建设。其中,智慧社区建设可以依托社会服务中心搭建“智慧社区”平台,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社区服务的建设。智慧社区的建设能够为群众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例如搬家服务、开锁服务、家电维修服务等。另外,还可以构建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借助先进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志愿公益系统、应急服务系统而打造具有特色、高效的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应急救援等服务。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智能停车收费服务项目的开展实现智慧生活服务的建设,对现有的停车位进行改造,通过安装车辆检测传感器,能够对停车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以阶梯式收费的方式提高公共车位的周转率。

3.3 产业服务建设

所谓产业服务建设,就是指为促进产业发展,而面向企业开展的一系列专业服务。现阶段,融媒体产业服务建设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只有少数几家媒体加入其中。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企业与媒体的有效结合,能够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并在此过程中构建出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标准化体系。另外,在实现产业服务建设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从而为相关产业提供足够的资源服务与数据支撑,从而为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导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形态目标。新时期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地方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内容、资金方面还有所不足。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县级融媒体的公共服务建设、产业服务建设以及政务服务建设,从而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健全与完善。

猜你喜欢
问政政务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