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境况
——以综艺类节目主持人为例

2020-11-29 16:58蔡家伟李梦雪
科技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类节目综艺困境

蔡家伟,李梦雪,王 鑫

随着综艺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在综艺节目中作为重要一部分的节目主持人的地位似乎在逐渐走向边缘化。基于此,分析了解综艺类节目主持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探索其未来发展出路,对未来各类电视节目人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 综艺类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困境

1.1 话语权减弱

在我们之前的印象中,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往往是起着串联节目、营造现场氛围等作用,但在融媒体时代下,由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受众对明星艺人的追捧,导致现在的综艺节目更多地追求节目点击率和明星的受欢迎程度,导致在节目中常看到嘉宾在畅谈交流,而主持人在开场介绍完嘉宾之后出现的机会就特别少了。甚至在有的节目中,例如《歌手2018》这档综艺节目中,为了更好地追求节目收视率,就没有设置专门的节目主持人,而是让非主持专业的参赛选手张韶涵代替主持人对整个节目进行串联。而在《向往的生活》《奔跑吧,兄弟》《亲爱的客栈》等综艺节目就没有设置主持人,仅靠参与节目的嘉宾与导演组交流完成录制。也正因如此,大量的非明星节目主持人由于自身缺乏明星效应,再加上在综艺节目中话语权的减弱,导致自己在节目主持中陷入了困境。

1.2 综合素质不足

与传统其他节目相比,综艺节目是集娱乐、文化、知识为一体的节目类型。也正因为其节目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给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在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要更多地和观众、嘉宾进行互动,甚至有时需要去替观众评议或解答一些问题。因此,节目主持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各个领域的文化知识储量就亟待加强。而当下活跃在各大综艺节目的新的主持人大都比较年轻,虽然外在形象姣好,但是由于其自身年龄较小,在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上都有所不足,会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识,导致主持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在和观众互动时逻辑思维混乱和答非所问的问题,造成一些尴尬和笑话。更重要的是,在当下的融媒体时代,不仅仅要求节目主持人能够应对节目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串联节目,使节目有序的进行,还要求节目主持人要有更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能够参与到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但在目前的综艺类节目上,主持人仍然停留在传统节目制作的模式里,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节目的整体制作里,更没有达到现在融媒体时代对于节目主持人“一专多能”的要求。

1.3 缺乏自己的品牌栏目和主持风格

当我们谈到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时,我们常常会想起《金星秀》的金星、《开讲了》的撒贝宁、《非诚勿扰》的孟非、《快乐大本营》的何炅等,我们能够记住这些节目乃至主持人的名字,不仅仅是节目有多好,主持人形象有多好、人气值有多高,而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品牌栏目,在主持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撒贝宁的幽默、金星的犀利、孟非的睿智……反观现在有的综艺节目,节目主持人往往想依靠自己的外在形象或借助春晚那样的大舞台一夜成名,却忽视了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需要形成自己独有的节目主持风格乃至品牌节目。但是随着当下融媒体时代中传播手段的丰富,综艺节目越来越追求点击率、播放量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那些大的舞台、好的综艺节目更需要人气高、主持风格成熟的节目主持人来提高经济效益,很少会在好的综艺节目中出现新的主持面孔。并且就目前的综艺节目主持人行业的现状来说,新的节目主持人缺乏观众基础,在节目中没有那些成熟的节目主持人带来的收益效果好,在这种恶性的循环里,形成自己特有的主持风格和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栏目也就难上加难了。

1.4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当前,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主要是依托高校以及各类播音主持的教育机构来进行的,节目主持人的培养机构、学生都不在少数,但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培养出来的主持人质量低、综合能力较弱。目前的节目主持人培养还是依靠一些传统的模式,主要是播音的发声、朗诵、念稿等,教学内容和课程都比较单一,无法培养出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另外,高校针对播音主持人的培养过于系统,没有针对性,不同类型的节目需要的主持人风格不同,而学校并未依此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同时,高校培养主持人更加注重理论上的培养,但是主持人更加需要的是实践,一个是主持人实践次数少、主持经验少,又谈何独特的主持风格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呢。当前的主持人人才培养机制相对来说有些过于传统、固化,不符合目前融媒体时代追求创新与个性的大趋势,而不符合趋势的主持人也终将会被淘汰。

1.5 新老交替周期长

综艺节目主持人更新换代非常的慢,现在活跃在综艺节目中的主持人都是一些主持时间较长、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例如湖南电视台的何炅、汪涵、谢娜;浙江卫视的华少、沈涛;江苏卫视的李好等。当然各台也在试图推出一些主持新秀,湖南台《快乐大本营》就单独开设了“下一站是我”季播环节,每一期节目由与原来的节目主持人带两个新人参加录制,但由于新老主持风格不同,在节目中的配合也不如原来的流畅,有时会使原有的节目失去独有的味道。因此,许多的电视综艺对新主持人的参与都是小心翼翼。进而导致了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新老交替周期长。

2 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出路

2.1 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综艺节目内容包罗万象,中西方文化均有涉及,在融媒体这个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的时代,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强对中西方优秀文化的了解,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在节目中的各个环节如鱼得水,才能跟各个行业的嘉宾都侃侃而谈,从而掌握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权。

2.2 加强专业型节目主持人的培养

建立完善主持人队伍的培养机制,进行主持人专业细分,加强各个节目的专业型主持人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节目类别的节目主持人进行划分,在培养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同时,要注重实践,让不同类别的节目主持人积极参加各种有行业内较高水准的评委老师的比赛,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大赛》等,在实践中寻找不足。在实践中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2.3 培养主持人的团队意识

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懂得团队意识的重要性。综艺类节目和其他类别的节目一样,每一期精彩的节目都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正因如此,节目主持人要尝试去了解团队中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熟悉他人的工作流程,了解制作节目的每一个环节,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配合默契。汪涵与团队在处理《歌手》中孙楠突然退赛就是一个教科书般团队合作的例子。所以说,作为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注重团队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节目更加顺畅、成功。

2.4 善于学习,打造自己的主持风格

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才会让更多的受众记住自己,才有机会去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而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每一个节目主持人去学习、研究沈力、董卿等这些业界精英的主持技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突破。

3 结语

总而言之,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在当下面临的困境还是很多的,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这些困境的存在,我们就不会去寻找解决困境的出路,就不会主动的随时代而变化。正所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融媒体时代综艺节目所面对的困境,其实在另一个层面可以说是节目主持人适应变化的一个良好契机。而恰好,当下的节目主持人需要这个时机主动为之改变。

猜你喜欢
类节目综艺困境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