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文化空间中的价值观主流化发生在亚文化群体内部
——以“共青团中央”进驻B站为例

2020-11-29 16:58高宛童
科技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共青团中央亚文化舆论

高宛童

共青团中央在微博收获大批粉丝后,继续推动建设新媒体矩阵。2017 年1 月2 日,共青团中央宣布以Up 主的身份进驻亚文化聚集地、“Z 世代”青年的社交平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以下简称B 站)。截至2019 年1 月2 日,@共青团中央在2年内,粉丝达到203.5 万;投稿视频作品1 494 个;总播放量破2.5 亿,最高点击295 万;200 万点击以上的有8 个,包括一段《新闻联播》的片段。其中,稿件“【局座泪奔完整版】外敌说我们还能抵抗,可公知大V 说我们……”曾在全站视频日排行中位列第一,多个弘扬主旋律、军政主题相关的视频曾在全站日排行取得第三名,而跻身日排行前三十名的视频数量更多。

@共青团中央能在两年内,靠投稿主流价值观导向的作品,成为亚文化交流平台上的大V,其传播策略和舆论引导策略,值得其他机构学习、借鉴;其成果,顺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要求。

1 推进网络空间中价值观主流化的必要性

在2018 年4 月20 日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1]。这意味着,网络空间应被视为新时代意识形态之战的重要战场,即便是亚文化小众文化,其彰显和追求的价值也与主流价值并不矛盾,二者可以是多元共存的,亚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可以在主流价值的引导下,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2];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3]。而当下,青年人在互联网中,尤其在以B 站为代表的娱乐化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聚集——“每四个90 后00 后网民里面有一个是哔哩哔哩的用户”[4],于是共青团中央做出进驻B 站的决策,不漏过一个舆论场,持续推进舆论引导的作用。

2 共青团中央在B 站的具体宣传策略分析

2.1 构建能引发认同的身份:反“客”为“主”,人格化运营

最初集聚在B 站的“Z 世代”群体,对主流文化和价值往往具有一定的抵抗、逆反心理,小众的亚文化圈层赋予他们归属感。

而共青团中央作为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的倡导组织,原本和B 站的文化气质并不相符。进驻B站的共青团中央,处在一众亚文化爱好者中,具有明显的“外来户”、“客人”的特征。而要想让价值观的引导潜移默化,让主流化发生在亚文化群体内部,共青团中央需要反“客”为“主”。

施拉姆说,“传播是各种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5]打造机构化的媒介组织的人格化特征,是拉近其和传播对象距离的有效方式。首先,@共青团中央通过自称“团团”“皮皮团”,引导受众将正式的用户名和庄严的头像背后的组织,想象成一个卖萌的少年。其次,@共青团中央和其他个人用户一样,关注了许多生产优质内容的Up 主,其中不仅有像@刘老师说电影、@淮秀帮啊 等等生产内容相对大众化的大V,还不乏B 站细分的文化圈中的视频生产者,比如鬼畜区的@一个可丽饼、音乐区的@KyleXian;并且“团团”有自己的收藏夹,收藏的视频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歌曲、动漫、电视剧、鬼畜、纪录片等。

共青团通过为自身构建起一种能引起广大B 站用户认同感、共鸣感的身份,以平等的姿态,融入了B 站群众的汪洋大海中,赢得了“Z 世代”的信任,进而成为文化圈中的“小领袖”。

2.2 正名亚文化的意义:官方“加冕”,理解后化用

亚文化群体对“正统”“主流”“官方”有着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他们“在与主流文化的框架中或者对抗中行动,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而非仅仅是抵抗与收编”[5]。一直以来高高在上的官方的拍板认可,也能让对其有着惯性敬畏的亚文化群体,产生出自豪感和荣誉感。文化循环理论指出,“意义产生于‘表征、认同、消费、生产、规则’这几个彼此关联的场所”[6],于是主流的认同犹如一次“加冕”,建构、正名了亚文化的意义,一方面促成了他们对自身文化圈的认同,一方面也让他们对“官方”产生了亲近感、好感。

@共青团中央准确把握了B 站用户对待主流的“口‘非’心‘是’”心理。其最高收藏量的投稿“【洛天依】天行健【2017 中国制造日原创主题曲】”,被观看180.9 万次,被14.2 万人收藏。此视频是人气VOCALOID 歌姬洛天依的原创歌曲《天行健》MV,作为第2 届“中国制造日”的主题曲,首发于@共青团中央。洛天依作为二次元人气歌手,在B 站上人气高涨;虚拟歌姬和VOCALOID 调教本身也是年轻人热衷的亚文化内容。共青团中央将制作大胆地交给真正懂行的圈内人,做到了以百分百纯度的亚文化形式来呈现主流能量,引发小众文化粉丝被官方“翻牌”“盖章”的惊喜构建了他们对于“拥有相似品味”“很懂他们”的@共青团中央的敬重感、信赖感,乃至归属感。

2.3 应用共通的表意符号:载体娱乐化,内核主流化

当下的青年群体的舆论场,呈现出政治议题的娱乐化的倾向,政治的严肃性被一定程度消解了。但政治的娱乐性增加,往往指的是表现形式,其内核不会变,仍然是严肃议题;而让严肃议题成为B站年轻人每日关注讨论的话题之一,已经是一种亚文化内部诞生的主流化成果。

@共青团中央的投稿视频,其标题会带上诞生于亚文化圈的B 站流行语。比如,185.2 万点击、2.5万弹幕的“我的人民解放军怎么可能这么燃”视频,其标题就是化用了人气日本动漫《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的剧名。“【局座泪奔完整版】外敌说我们还能抵抗,可公知大V 说我们……”曾在全站视频日排行中位列第一。局座张召忠是B 站鬼畜区的“明星”,以其为主角的作品人气高居不下,“局座”这个外号的普及率极高。标题中只见“局座”不见“召忠”,正是出于对用户的深入洞察。这些元素自然地融入标题,让亚文化群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而在视频封面选择方面,在为非重大新闻选取封面时,@共青团中央也广泛使用能代表B 站二次元特色的ACG 少女插画,以及幽默的、传播性强的表情包等。

用趣味性的表达,非主流“暗号化”的语言来吸引B 站用户对印象中相对乏味的时政、历史主题作品的关注,用他们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下去的亚文化语言分解他们抵触的知识和议题,这个过程其实不仅让严肃转为轻松,更重要的是让枯燥转为有趣,让被动听讲转为主动理解。

3 结语

@共青团中央在互联网这个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中,表现出了较强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顺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内容,通过融入亚文化群体内部、正名亚文化的意义、赢得亚文化群体的认同和亲近、善用共识话语引导共识价值,春风化雨地加强了网上正面宣传。让网络文化空间中的价值观主流化发生在亚文化群体内部,正面舆论强势却不逼人,多元文化协调发展却不喧宾夺主;让思想宣传工作有实效,网络中意见的同心圆结实而牢固;让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空间的阵地,广大青年网民的共识得以凝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成为青年人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共青团中央亚文化舆论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水利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全国水情教育规划(2015—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