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与共享研究

2020-11-29 16:58唐熙婷
科技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馆藏服务器建构

唐熙婷

图书馆作为信息储存、信息分析及信息应用的一种载体,即是教学与科研的知识储存库,又对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积极推进作用。就中医图书馆而言,在信息时代下依然有着多种存在方式,从传统的中医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再到如今的网络化图书馆形式,时时刻刻都在为当前中医院校、中医临床工作人员等提供着切切实实的帮助。对此,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中医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建构与资源共享,至今为止都是值得不断探讨的实践性问题。因此,论文对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与共享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中医图书资源结构的多元化体现

中医图书馆以传统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方式共存,并受到现代化科学技术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就虚拟图书馆而言,也即是在现有的信息环境下,为人们的网上获取资源提供各种信息。确切来说,当前中医图书馆资源结构主要有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及网络化图书馆3 种主要形式。

1)传统图书馆。主要是以馆藏文献为主要资源,进而向读者提供服务。传统图书馆有着相对完整的馆藏体系,并有着一系列的标准工作模式。中医传统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囊括了中医图书资源的采访、编目及目录体系,除此之外,还有流通管理与参考咨询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2)电子图书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办公已转变为自动化模式[1]。中医图书馆也有单一的印刷型藏书转变为多种方式存储,如光盘、缩微胶片及U 盘。电子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已然成了中医图书馆资源并存的主要馆藏结构。

3)网络化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建立的图书馆,也即是结合传统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中医图书资源的共享,进而为各个情报部门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网络化图书馆是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一种科学产物,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形式发生改变的一种重要改革策略。

2 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过程

网络环境下,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应立足于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理念,体现出最具有临床特色的馆藏。尽管现阶段人们已经高度重视了中医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建构,但是如何做好中医图书馆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建设至今都是值得探讨的实践性问题。对此,若是从数字化时代的视角来看,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自然要紧追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动态方向,联系中医图书馆发展现状,以最前瞻性眼光做好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工作。确切来说,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可从3 点做起:

1)中医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建构,应以计算机作为核心并在中医图书馆广泛地应用现代技术。中医数目的数据库建立,需要有高质量的技术设备、经测试合格的管理软件、数据库及技术人员等共同完成,用以在数据库中就能实现中医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图书验收、图书编目、期刊管理及图书流量管理,也要就有公共查询的功能,用以实现中医图书资源的自动化信息管理。

2)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应积极地订购电子出版物,不断地丰富机读信息资源。毕竟,当前单一的中医图书印刷型文献,已经和读者当前的阅读需求不符合。在数字化电子文献广受读者高度关注时,应以更快捷、多样化及准确性的服务方式,为读者带来更多的电子出版物[2]。除此之外,建立多个多媒体阅览室,更加满足读者对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的期待。

3)建立中医图书特色资源。由于中医图书馆藏的文献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就有相互补充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当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中体现出馆藏的特色,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中医图书资源,并促进中医图书网络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因此,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过程,既要广泛地应用现代化技术,也要积极地订购电子出版物,不断地丰富机读信息资源用以突出中医图书特色资源。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推进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的科学化建设,并为中医图书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3 中医图书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资源共享,从数字图书馆结构来看,主要有3 个层面,即信息资源层、硬件层及对象层。信息资源层包括馆内文献信息资源、光盘数据库资源、网络数据库资源、Internet 网络资源及中医院内信息资源等。硬件层也即是图书馆网络服务器、医院网络服务器。对象层包括馆内业务、电子阅览室及科室。具体如下所示。

3.1 信息资源层

信息资源层中的管内信息资源,主要是包括了馆藏的医学图书、馆藏的多媒体医学光盘及馆藏的期刊等资源。光盘数据库信息资源主要是包括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及Medline 数据库等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和图书馆日常收藏的一些资源,需要结合中医临床发展的情况不断进行增补,多以临床医学信息作为核心资源,并联系其他边缘性学科信息进行辅助,进而促进中医图书馆藏文献资源的互补。网络数据库信息资源,主要是中医图书馆订购的网络医学全文数据库[3]。Internet 网络资源,主要是在馆内的服务器上,就能查询到数据库以外的资源。同时,医务人员也能在医院的外网服务器上,查询一些中医资源。也能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上,浏览中医资源,查询到更多的医学资源。

3.2 硬件设备层

硬件设备层,主要是数据库建立的一些硬件设施。采用功能不同的两台服务器,也即是医院网服务器及中医图书网络服务器。图书馆服务器,也即是存放中医图书馆所有信息资源的一种方式。图书馆服务器包括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光盘信息资源。在超大容量硬盘中存储各种光盘数据库,并确保硬盘数据库的集中。硬盘访问速度相对较大,并在实际使用中不需要进行换盘,这就提升了中医图书馆数据库的检索速度,以便于终端用户只要接入中医图书馆服务器,就能获取共享硬盘中的中医数据资源。医院网络服务器,主要是以代理服务器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上网浏览中医资源的服务,也需要交换机、UPS 等作为硬件进行辅助上网。

3.3 服务对象层

由于服务对象层包括科室上网、电子阅览室上网及馆内业务工作网。就科室上网而言,也即是在科室的终端接入到医院的网络,并让医院的网络也接入图书馆网络服务器,这时候,借助于一台终端就能实现中医图书馆服务器的信息资源共享。电子阅览室上网,多个终端借助于交换机接入中医图书馆服务器,就能访问中医图书馆内资源服务器,并阅读相关的信息资源[4]。馆内业务工作网,也即是中医图书馆日常业务部门连接图书馆服务器,就能完成各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并结合医院网服务器,充分地运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中医图书资源信息的共享。

中医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应积极地建设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平台,丰富中医图书馆内部资料库及镜像数据库信息检索方式,促进中医图书馆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发展。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挖掘网上中医信息资源,完善中医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并突出馆藏数据库的特色。还可以借助于网络资源的联机检索与馆际互借方式,加强与高校、医院的合作,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图书资源共享平台,用以促进中医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建构是中医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化建构中,应始终围绕中医图书馆发展理念,不断地丰富现有的图书资源信息库,并以更先进的信息检索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多样化且更具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在中医图书资源数字化共享中,应积极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多媒体阅览室,充分运用多个移动设备扩充中医图书资源现有的数据库,充分实现中医图书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猜你喜欢
馆藏服务器建构
馆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出炉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