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纪录片真实性与故事性

2020-11-29 16:58
科技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故事性蒙太奇表现性

张 涵

纪录片取材于真实的生活或事件,通过艺术化的加工成为具有记录性、观赏性、启发性的电视作品,从而实现对现实素材的艺术化的处理效果。非虚构是记录片的最大特点,而故事性则是提高纪录片可视性的基础。如果说纪录片是一盘“视觉大餐”,那么真实性就是精美的食材,而故事性则是可口的调料,食材和调料搭配得当才能制作出精美佳肴,才能让纪录片更有“味道”。作为纪录片制作者,务必要协调好真实性和故事性的关系,调料再美味也不能当“菜”吃,不能为了收视率哗众取宠,但是也不能为了真实性“堆砌”食材,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实现真实性和故事性的平衡才能让纪录片更有趣味、更富内涵。

1 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故事性分析

1.1 纪录片的真实性分析

对于纪录片来说,“真实”如同生命,从生活中选择真实的素材更具震撼力。但是,这种真实并不是对生活的照搬,而是融入了艺术的编排和加工,尤其是在编导、摄制以及后期制作过程中,必然会有艺术性的元素融合其中,所以,纪录片的真实又有“加工后的真实”特点。尤其是在素材的选择和筛选中,导演会根据脚本就行取舍,其中一些真实的素材会被剔除,同时又会增加一些艺术化的创作,但是,这些并不代表纪录片“失真”,而是运用适当的艺术手法保留最大的真实性,所以在评价纪录片是否真实的时候,要以“真实再现”为标准,而不是“绝对真实”。

1.2 纪录片的故事性分析

如果纪录片为了保持真实性而罗列一些现实素材,那么观众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纪录片同样要具备艺术性,而故事性则是纪录片艺术化处理的必然手段。素材保证真实但是却不能保证吸引人,纪录片是否有感染力则取决于其故事性,有故事化的情节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尤其是进行故事化的铺垫,或者设置故事悬疑,设置故事化的情节推进和高潮,这是很多纪录片的惯用技巧。在传统纪录片制作中,多数注重真实性,但是对故事性则有所忽视,进而造成纪录片直白、死板、僵化,缺乏艺术感染力和叙事吸引力。由此可见,纪录片的故事性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也不能为了故事性而杜撰、编造甚至捏造,在保持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上融入适当的故事性、掌握好两者平衡才能让纪录片更具可视性,更有艺术感染力。

2 纪录片真实性与故事性的关系

2.1 以真实性为底线,不能人为编造故事

纪录片之所以和一般的影视作品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其不可或缺的真实性,无论制作团队采取怎样的艺术手法或处理方式,都真实性都是纪录片的底线。在真实的环境、情感、事件脉络中进行记录,才能在真实中形成震撼力和冲击力,这些是虚构故事远远无法实现的效果。在纪录片的摄制和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们能做的是真实的还原事件的始末,展示人物的行为轨迹等,而不是刻意地制造矛盾冲突,更不能编造故事,这是违背纪录片制作原则的。因此,不少纪录片虽然看似朴实无华,但是却能深深触动人心,这种触动人心的力量就是真实的力量。

2.2 以故事性增加纪录片的观赏性

爱听故事是人的本性,如果能够把纪录片像讲故事一样的娓娓道来,一定会更受观众的欢迎。因此,在纪录片制作中要注重其中的故事性,有了故事性的纪录片才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这就需要纪录片制作团队把握好讲述故事的方式和技巧,以故事作为骨架推动情节的发展。在讲述真实事件或人物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以观众角度去考虑,思考观众喜欢看到什么类型或风格的节目,尽可能的“投其所好”,但是,还是要强调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纪录片的故事性是为了增加内容的观赏性,而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在这一点上《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通过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美食故事,让观众了解到各地的饮食习惯和民俗风情,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观众的好奇心、探究欲、艺术审美需求都获得了满足,成果的核心就在于节目组高超的“讲故事”的技巧。

3 如何把握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故事性

3.1 以故事为手段,还原纪录片的真实灵魂

在纪录片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如果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叙述,势必为增加纪录片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但是,无论这个故事叙述如何生动,也仅仅是纪录片制作的手段之一,目的是为了还原人物或事件的真实面貌。经过故事化的修饰,纪录片确实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如何通过故事性的叙事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才是其根本目的。所以,作为纪录片创作者,一定要分清手段和目的的区别,不能本末倒置。譬如在纪录片选材中以边缘人物为对象,这样的选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一味盯住边缘人物,陷入窥探、猎奇甚至编造杜撰的怪圈,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没有原则地编故事,但却忽视了对人物情感、行为、内心世界的诠释,难以从中发掘深层的社会问题,那么这样的纪录片再吸引人,也已经失去了作为纪录片的价值,观众只会把它当做故事来看,而不会起到纪录片应用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样的纪录片只有一个故事的外壳而没有灵魂。

3.2 拉长时间跨度,焕发真实光彩

纪录片是真实的记录和还原,但是,由于观众的“口味”不同,所以对纪录片所呈现的真实性的感受也会有很大差异。基于此,创作者要有还原真实的意识,通过多元化的手段进行记录,以提高作品的真实性。其中拉长时间跨度、完成时间积累最有利于提高纪录片的真实性,如果说优质的素材是一块玉料,那么时间就像精美的刻刀,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雕琢,会让普通的玉料焕发出润泽的光芒,这就是纪录片“真实的光芒”。

3.3 运用蒙太奇手法设计纪录片情节

在纪录片制作中,为了更好地还原其真实性,同时保证纪录片的故事性,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采取蒙太奇的处理手法,将叙事性和表现性蒙太奇融合运用。叙事蒙太奇能够使情节的展示更加真实,表达纪录片的主题思想;表现性蒙太奇则能够营造诗意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关注,同时表现出创作者的深邃思想。通过表现性蒙太奇的运用,能够建立起观众与纪录片的对话路径,让观众更全面的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纪录态度。例如在纪录片《高考》中,就是运用了表现性蒙太奇的手法,从而使这部纪录片产生了强大的心灵共鸣。而在《毛坦厂的日与夜》这部纪录片中,同样也运用了表现性蒙太奇手法,班主任开头和结尾所说的话是相同的,这也暗喻了新一轮高考的到来,无数的高考生仍会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他们会在冲刺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与挫折,收获失意或喜悦。这样的表现手法很好地协调了纪录片真实性和故事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纪录片中的真实性和故事性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处理好真实性和故事性关键在于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在保证纪录片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故事化的手法增加其趣味性和观赏性,这样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纪录片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要形成真实导向,以真人、真事、真经历引发观众的思考,同时以故事化的处理手段使纪录片生动而震撼,这些都是提升纪录片创作内涵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故事性蒙太奇表现性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错位蒙太奇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小说叙事如何充满故事性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散文的“故事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探究故事性儿歌对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的促进作用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从叙事的角度谈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