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新泉的革命实践与古田会议

2020-11-30 01:30
军事历史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田会议人民军队朱德

1929年,毛泽东、朱德等人多次率红4 军进驻福建新泉。在新泉,毛泽东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发展的历史经验,对党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写下了《给林彪的信》,领导了著名的新泉整训,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草案,在思想上、政治上、制度上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做了充分准备,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1929年12月28日红4 军党的“九大”在古田召开,形成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创新和发展了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制度,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从此迈上成功和胜利的崭新起点。

一、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军队建设理论亟须创新发展

中共领导开展三大起义及各地武装起义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新时期,中共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从历史环境看,中共和红军时刻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敌人力量异常强大,红色政权处在白色政权的重重包围之中,时刻面临被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的危险。与此同时,中共党内还不断出现一些不坚定分子,时刻面临着被分裂的危险。党员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土地革命的兴起,大批进步农民、先进的知识分子加入了革命队伍。在敌人白色恐怖统治下,工人运动受到严重挫败,大批党员被捕和牺牲,工人成份的党员数量骤减。在这种严酷而复杂的形势下,中共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一个重大问题,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在长期的敌强我弱的严酷战争环境下,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党和人民军队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从中共中央战略指导的维度看,中共的工作重心仍在城市,对主力红军能否在农村坚持长期斗争信心不足。应该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建立的,在党的“二大”时,中共已经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其中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诞生时间很短,在理论上还很不成熟,对党和人民军队建设规律还没有真正掌握,不可避免地受到俄国建党建军和十月革命模式的深刻影响和思想束缚。党内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俄国革命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当时,中共领导机关在城市,工作重心以城市为中心。1928年10月17日的《中央通告》第69 号提出,“所谓的工作中心,主要的是指产业区域和重要城市,在全国范围内是上海,武汉,天津,唐山,香港,广州”①解放军政治学院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 册,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98 页。,认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特别产业工人分子之数量上质量上的增加实非常重要”①《中共中央政治局致驻莫斯科中共代表团的信》,1929年11月22日,解放军政治学院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 册,第159 页。。尽管中共曾集中力量,加强城市中心区域工作,设法建立产业工人支部,力图实现新的发展,但是却屡屡受挫,直到1929年6月,“几个产业中心(如武汉、广州等)还没有巩固自己的基础”②《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纲要》,1926年6月,解放军政治学院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 册,第114 页。。中央领导层对人民军队在广大农村能否坚持长期斗争信心不足,甚至要求红军分散活动,朱、毛要离开军队。

(三)从人民军队实践维度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伟大征程。三湾改编确定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建设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革命军队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挻进赣南闽西,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呈现出“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局面。

然而,革命道路从来就是充满着艰辛曲折。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人民军队内部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1929年5月19日,红4 军从江西瑞金挥师入闽。此时,部队官兵思想和人员构成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1929年5月统计,红4 军全军4000 余人,共产党员1329 名,其中农民、小商人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76.6%,工人出身的党员占23.4%。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开始滋生,红4 军党内对党的领导原则、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地位、组织发动群众、创建革命根据地等一些原则问题,产生了不同认识,发生了争论。军事干部及政工干部“精神亦表现疲倦”③《朱德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47 页。,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为探索和解决人民军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1929年5月起,红4 军前委多次召开会议。如:1929年5月28日永定湖雷会议,6月8日上杭白砂会议,6月10日至6月17日连城新泉会议。与会者虽各抒己见,却没有形成共识。萧克当时任1 纵队支队长,他回忆说,在新泉的七八天,连以上尤其是支队、纵队干部天天开会,“老是争论这么几个问题:党应不应管理一切?是管理一切、领导一切还是指导一切?等等。当时,领导上号召大家发表意见,放手争论。但得不出结果,大家觉得该由上边领导人来管了,多数干部希望停止争论”④萧克:《朱毛红军侧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93 页。。

当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仅8年,人民军队创建仅两年。年轻的共产党人理论水平尚不高,经验尚不足,党和军队建设在思想、理论、制度建设等方面“短板”较多。而正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中国共产党人利用战争间隙,在远离大城市的闽西山区召开红4 军前委的一系列会议,探索人民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地凸显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创新精神。这些会议及其讨论,尽管有许多不足,但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广大官兵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军队已发展到一个新规模,需要有一套新办法”⑤《朱德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487 页。。

二、毛泽东《给林彪的信》奠定了古田会议的思想、理论和制度基础

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呼唤中国共产党人适应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这一历史转折的形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

1929年5月21日,毛泽东、朱德率红4 军渡过汀江后直插闽西腹地准备攻打龙岩城,途经连城新泉时作了短暂休整。6月10日至17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部进驻新泉,红4 军在新泉进行了一星期的休整,一边做二打龙岩的准备,一边发动和配合连城南部13 个乡农民暴动,帮助建立连南区革命委员会。⑥参见《毛泽东年谱》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78 页。毛泽东还在新泉召开的群众大会上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宣传红军的宗旨,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新政权。此后,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 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攻打龙岩县城,横扫连城、永定、上杭等地敌人。

在这次新泉休整中,毛泽东科学总结了中共和红军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里,如何加强党和军队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战略思考。其理论思考成果集中地体现在6月14日的《给林彪的信》中。当时前委提出争论双方“各作一篇文章,表明他们自己的意见”。根据前委的要求,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这是四军党内的主要问题”。他综合提出了红4 军党内的“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军事观点与政治观点”“分权主义与集权”“其他腐败思想”等14 个问题,供党内讨论。这14 个问题,实际上蕴含了《古田会议决议》的基本思想。

(一)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命题。毛泽东在信中首先指出,红4 军党内军内的争论“不是个人的和一时的问题”,而是“历来错误路线的结穴”,是党内军内一年来积累问题的总暴露。他强调指出“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和行动总要稍为科学一点才好”,而一部分同志则恰恰违背,违背科学,一篇演说,一个行动已可以找出很多的矛盾出来。说话完全不顾及这话将要发生的影响,不管对不对,乱说一顿便了。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不从需要上实际上去估量,单从形式上去估量,这是什么一种共产主义者的态度呢?这种形式论发展下去,“危险将不可胜言”。

毛泽东指出,形式主义之来源是由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之来源是由于游民、农民与小资产阶级成分中产生出来的个人主义,这与小团体主义、流寇思想、单纯军事观点等是在一条路线基础上的。这种思想发展的另一方面必定是分权主义——也是代表游民、农民、小资产阶级的一种思想。是与无产阶级的斗争组织不相容的。毛泽东这里所批评的“形式主义”实际上就是党内当时存在的“本本主义”,就是教条主义。

在这封信中,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命题。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我现举出了自有四军以来的历史问题的各方面,以证明近日的问题,只是历史的结穴,是“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①《毛泽东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 页。。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明确提出了要从思想路线的高度,纠正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从加强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加强党的建设。这些重要思想,为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打下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明确提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强调了“绝对的党领导”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这是四军党的主要问题。”②《毛泽东文集》第1 卷,第65 页。他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党的领导权在四军里至今还不能绝对建立起来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红4 军的大部分是从旧式军队脱胎出来的,而且是从失败环境中拖出来的。这样不可避免地便带来了一切旧思想、旧习惯、旧制度的拥护者。同时,党的组织非常薄弱。同时,一种形式主义的理论从远方到来,这些因素的汇合,造成了红4 军近日的争论。

(三)进一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毛泽东始终认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始终对广大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他在给林彪的信中指出,在四军中向来就有一些同志是偏于军事观点的,与站在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上的人的意见不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路线问题。从信中内容可以看出毛泽东已经从政治的角度对群众路线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中共中央“九月来信”,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强调筹款工作、没收地主豪绅财产及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都要经过群众路线。

(四)完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强调,军纪问题是红军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毛泽东在湖南省桂东县沙田村给新生的红军队伍规定了三条纪律六项注意。在新泉休整期间又在六项注意基础上再加上“大便找厕所”“洗澡避女人”这两条,这样,人民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基本形成。此后,红军战士把这些注意事项写在包袱布上,牢记心中,严格执行,从而更好地实践人民军队的宗旨,树立人民军队的崭新形象。

毛泽东这封信全文刊登在红4 军的《前委通讯》第3 期上,在红军中产生了深刻反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封信阐述的重要理论观点,对于统一红军官兵思想,明确前进航向,起到了重要的启迪和引领作用。在9月召开的红4 军“八大”上,许多干部认为毛泽东离开红4 军,军队政治上失掉了领导的中心,纷纷要求将毛泽东请回来。朱德表示:朱不能离开毛。朱离开了毛,就不能过冬。毛泽东的这封信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述的重要理论原则,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和制度的坚实基础。

三、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做了充分准备

1929年10月22日,陈毅携带中央“九月来信”,从上海到达广东梅县松源,见到代理前委书记朱德,当即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指示和“九月来信”,同时致信毛泽东转达中央精神,并请毛泽东返回红4 军主持工作。11月26日,毛泽东到达长汀,28日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议认为,若四军此时不加以训练整顿,必很难执行党的政策,因此对12月的工作作出三项决定:一是召开第九次党代会,传达接受中央指示和各种决议;二是建立红军政治领导;三是纠正党内各种错误倾向,“扫除红军内的封建残余制度”①《红四军前委向中央的报告》,1930年1月6日,解放军政治学院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 册,第236 页。,如废止肉刑、枪毙逃兵等。

12月初,根据前委的决定,红4 军进驻连城新泉,进行军事政治整训。在新泉整训中,毛泽东、朱德依据“九月来信”的精神,创造性地对红4 军实施思想教育和军事整训。毛泽东在此期间召开由支队、大队的干部和士兵代表参加的各种调查会,对红4 军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及其表现进行调查。调查会采取讨论的形式,启发大家就会上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参加大家的讨论,引导大家统一到正确的思想上来。②参见《毛泽东年谱》上卷,第291 页。红军在新泉整训中举办了基层军事干部训练班,开展军事技术和战术训练;同时,朱德主持制定红军的各种条例、条令等法规,从加强官兵军事素质着手,来克服各种错误倾向和提高部队战斗力。③参见《朱德年谱》上,第166 页。朱德还亲自授课,言传身教,指导部队开展军事技术、战术训练。

新泉整训以问题为导向,以端正思想路线为前题,将调查研究同解决问题相结合,将政治工作同军事训练相结合,将说服教育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制定红军的各种条例条令等法规,充实丰富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体官兵思想达到高度统一,军政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在此期间,毛泽东还主持召开了红4 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的预备会,并在“望云草室”的煤油灯下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为古田会议的召开作了充分准备。

正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下,1929年12月底,古田会议成功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确立起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一整套方针、原则和制度,成功解决了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猜你喜欢
古田会议人民军队朱德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观古田会议 旧址
不必要花的钱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人民军队赞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廖丽芸:古田会议纪念馆圆了我的梦
古田会议:共产党人严与实的一座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