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决议》对军队党的建设的开创性历史贡献

2020-11-30 01:30
军事历史 2020年1期
关键词:决议红军党员

1929年12月28日,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廖家祠堂召开。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以下称《决议》)。《决议》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经毛泽东同志审定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1 卷)。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91 页。《决议》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精神,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及教训,通篇闪烁着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光辉思想,体现在加强红军党的建设的诸多方面,对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具有开创性历史贡献。

一、规定了党对红军绝对领导和红军党的建设的方向任务,确立了红军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就是从古田会议开始的。在人民军队9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古田会议具有奠基性里程碑意义,而《古田会议决议》作为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载入史册。

《决议》全面规定了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和对红军实施领导的内容。《决议》强调,党的指导机关是部队领导的中枢,因此,必须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军部与政治部是在前委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而不是将党组织隶属于同级政治部。《决议》规定:党委不仅要领导党的建设和政治工作,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实现,而且要领导军事工作;并严肃地指出,红军历来有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党的机关很少注意军事工作的讨论,因而也没有督促军事负责同志于党的会议中经常提出关于军事的计划(如训练计划,管理计划,作战计划等)及报告。针对当时有些人提出的党委只能管党员、管政治工作,不能管军事、管打仗的错误观点,《决议》明确规定“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①《毛泽东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8 页。,党的各种会议(从支部到前委)均须将军事计划及报告列于议事日程,“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②《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88 页。。

《决议》阐明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与军队的方向和任务,规定着红军党的建设方向和任务。《决议》第一次依据党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路线,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从而明确了红军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强调:“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特别是现在,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③《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86 页。并指出,如果离开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红军“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④《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86 页。。这些重要论述,把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与红军建设的目标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使红军党的建设有了正确方向。具体说,红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保证党对红军的政治领导,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在红军中的贯彻执行,保证党赋予的根本职能的履行。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遵循《决议》确立的政治建军原则,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这是人民军队90 多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军队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政治要求。

二、明确了党的各级组织、政治委员、政治机关地位作用,确立了党对红军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制度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的,其中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制度保证,支部建在连上是党指挥枪原则落地生根的坚实基础。这些构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体现了人民军队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决议》着眼健全党在红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系,为实现党对红军绝对领导提供根本制度保证。

一是健全了红军中党的组织体系。《决议》重申除了在营、团以上各级建立党委以外,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⑤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编:《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2 册,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第207 页。;在保持前委、纵委、营委的同时,又规定“军及各纵队的直属队,均组织直属队委为最高党部”。《决议》强调了贯彻“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对健全红军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意义。还规定:“在党员数量过少的部队,事实上不能每班建立一个党小组时,则暂以排为单位建设小组,而把组员有计划的分配到各班,但须明白这是过渡方法。”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36 页。

二是规定了政治委员与党内工作关系。在当时,红4 军的组织系统是:大队、支队、纵队、军部。起初,各级党组织的书记都兼任红军中的政治委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兼职过多的毛病,《决议》规定:“大队支队两级党部的书记,以不兼政治委员为原则,但在工作人员缺乏的部队,仍可暂时兼充。没有担任党的书记责任的政治委员,上级党部应察看情形,在条件适合的环境之下,得委为党的特派员,有指导该级党的工作的任务。”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40 页。

三是明确了军政机关的工作关系。《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的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在前委指导下,平等地执行工作。”涉及红军与群众关系时,“凡有全军意义的事项,如发布政纲等,军事政治两机关会衔发布”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59 页。。还规定:“帮助地方武装之建立与发展,这个责任是政治部的,帮助地方武装之平时的军事训练及战时的作战指挥,这个责任是司令部的,但均须尽可能的经过地方政权机关的路线,极力避免直接处理。”“凡没有建设政权机关的地方,红军政治部即代替当地政权机关,至地方政权机关建立时为止”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60 页。等等。使红军的军事和政治机关能够在党的前委指导下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了党对红军正确领导的贯彻实施。

《决议》所明确的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包括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等,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一种政治设计。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无论战争形态怎么演变、军队建设内外环境怎么变化、军队组织形态怎么调整,都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确保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三、阐述了开展党内思想教育、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确立了红军党的思想建设的原则方法

人民军队初创时期,成员大部分来自农民,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无业游民和旧军人,非无产阶级思想和旧军队习气非常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只有用无产阶级的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才能保持党的先锋队面貌,保证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和执行。《决议》指出:“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不正确倾向的来源、表现及其纠正方法,号召同志起来彻底的加以肃清。”

一是找准错误思想表现。《决议》开宗明义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④《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85 页。随后详细分析了红军党内必须纠正的八种错误思想,为有针对性地纠正和克服树立了靶子。关于单纯军事观点,指出“在红军一部分同志中非常发展”,并重点列举8 条具体表现;关于极端民主化,指出“决不是在一般党员观念里头根本肃清了”“毒根还深种在许多同志的心中”;关于非组织观点,指出“表现在各方面的很多,最显著的有如下列三种:非少数服从多数、非组织的批评、一部分党员特殊化”;关于绝对平均主义,列举了发给伤兵用费、官长骑马、分东西、背米、分房子、派勤务、担架抬伤兵7 个具体事例表现;关于主观主义,指出“在红军党员中是非常浓厚的,其结果对政治分析,对工作指导,对党的组织,都有非常大的妨碍”;关于个人主义,列出“报复主义、小团体主义、雇佣观念、享乐主义、消极怠工、离队观念”6 种具体表现;关于流寇思想,列举了只想用流动方法去扩大政治影响、走“招军买马”“招降纳叛”去扩大红军的路线、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等3 个方面具体表现;关于盲动主义残余,列举5 条表现。

二是深挖错误思想根源。《决议》对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表现进行梳理和剖析,进一步分析认为,“四军党内种种不正确思想的来源,自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26 页。。据1929年5月统计,全军8000 人中党员1329 人。其中工人出身的311 人,农民出身的624 人,学生和小商人出身的各为100 余人,其他成分为95 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合计占70%。①参见肖裕声主编:《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54 页。由此可见,红4 军党内出现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的阶级基础的,这就找到了红4 军党内种种不正确倾向的总来源。《决议》进一步指出:“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决议》重点分别分析了八种错误思想各自的来源和产生的具体原因。通过深刻分析,找准了党内出现各种错误思想的阶级总根源、党的指导不力和各自具体来源三个方面原因,为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开展党内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内教育。《决议》针对党内八种错误思想来源、表现形式,分别给出了具体的纠正方法。同时,提出共性的、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切实加强党内思想教育。第一,强调党内教育的重大意义。“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2 册,第209 页。因此有计划的进行党内的教育,纠正过去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二,明确党内教育的基本内容。《决议》规定了十种材料作为一般党员重要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形势的教育、党内文件的学习、群众工作的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革命前途的教育、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教育等诸多方面。还规定应围绕19 项内容“很艺术的编制课本作对士兵的训练材料”。第三,规定党内教育基本方法。《决议》提出了18 种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一般党员教育方法。关于士兵的政治训练,还规定了“上政治课、早晚点名说话、集合讲话、个别谈话、游艺、改良待遇”等方法。此外,《决议》对俘虏兵及新兵的教育、青年士兵的特种教育内容和方法,都单独作出规定和强调。

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决议》开创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后来的延安整风运动,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开展的整党、“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都通过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不断强化党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

四、提出了严格党员发展条件、党小组编配方法、改善党的会议等重大措施,确立了红军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要求

《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组织路线”的概念,指出“红军党的组织问题,现在到了非常之严重的时期,特别是党员的质量之差和组织之松懈,影响到红军的领导与政策之执行非常之大”。并对这个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与决定,还号召“同志们应站在大会精神之上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才算得到成功”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35 页。。针对加强军队党的组织建设问题,《决议》提出许多重要制度规定。

一是严格党员发展条件和程序。《决议》指出:“党员发展的路线,以战斗兵为主要对象。同时对非战斗兵如夫子、勤务兵等亦不应忽视。”特别是针对“党员加入太随便”等问题,明确发展党员要严格入党条件和入党手续。《决议》规定了五项入党条件: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并特别强调只有“以上五个条件完备的人,才能够介绍他入党”。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35 页。同时,还规定了严格的入党手续,强调:“介绍人事先要审查被介绍人是否确实具备上列条件。经过必须的介绍手续。介绍入党后,要详细告诉新党员以支部生活(包括秘密工作),及党员应遵守的要点。介绍人对所介绍人应负相当责任。支委要派人对将入党的人谈话,考查是否具备入党条件”。这些规定确保了作为红军党组织肌体细胞党员的质量。

二是重新规定党小组编配方法。《决议》指出:“红军原有的小组编制法,即干部分子与一般分子,知识分子与劳动分子的混合编制的法子,是很对的。但还缺乏有计划的将各种出身不同、能力不同的分子很好的混合编起来,以后此点要多加注意。至于单纯地把干部分子编成小组,那是要不得的。”这就明确了要把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把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和劳动人民出身的党员“混合编制”,而不能单纯地把党员干部编成一个小组。因为这不利于普通党员对干部的监督,容易使干部脱离群众。另外,还提出有计划地将各种工作不同、能力不同的分子很好地混合编制起来,以便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是严肃红军党的会议制度。《决议》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许多党员对参加党的会议没有兴趣,不愿参加的原因。对此,提出7 条具体纠正的办法。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教育党员正确认识参加党的会议的意义,并努力使会议政治化、实际化。《决议》指出:支部会议的重要意义,第一是解决问题,第二是教育同志,并且“会议要政治化实际化”。其次,要严肃认真对待党的决议,及时回答下级的问题。《决议》认为“决议案决议了不执行,或对上级请求事项很久得不到答复,因此减少讨论的兴趣”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39 页。,要求领导机关不要轻率作出决议,“一成决议,就要坚决执行”。“上级机关要快些答复下级机关的问题,不要拖延太长,失了热气”。再次,要在会前做好充分准备,在会间善于引导。《决议》指出“负责人要事先准备议事日程。议事日程要具体化,对问题的内容和环境先要调查清楚,并对于怎样解决先要想一想”。最后,要改善会场秩序。《决议》指出:“废止封建的会场秩序,共产党的会场要是反映无产阶级之积极的活泼的爽快的精神。”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决议》确定的组织建设方针原则奠定了军队党的建设根基。新时代我们“要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加强我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五、明确积极调查研究、正确开展党内批评,确立了红军党的作风建设路线方法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的根本体现。古田会议的成功召开和《决议》的形成,很大程度就是取决于毛泽东带领前委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周密细致的准备。人民军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有长期传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些都源于《决议》对我党我军作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决议》通过批判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想作风,论述了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指出:“主观主义,在某些党员中浓厚地存在,这对分析政治形势和指导工作,都非常不利。”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32 页。为了纠正这些不正确的作风,《决议》提出了“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要求,要“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 册,第732 页。。

关于如何正确地开展党内批评,《决议》提出了以下重要思想。

一是正确认识党内批评的意义和目的,防止把批评变成攻击个人的工具。《决议》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批评的目的是增加党的战斗力以达到阶级斗争的胜利,不应当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如果开展批评的目的不明确,把它变成了攻击个人的工具,“其结果,不但毁坏了个人,也毁坏了党的组织。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二是正确认识党内批评的主要任务和内容,防止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决议》指出:“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

三是批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党内和党外的区别。《决议》认为,党内有一些同志开展批评时,不从事实出发,而从主观愿望出发,互相猜忌,或者毫无证据地乱加指责。这样搞的结果,“往往酿成党内的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组织”。鉴于这种情况,提出要克服主观主义,重视调查研究,使批评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另外,针对一些党员不分场合、不分党内党外而随便乱说的毛病,提出要将党内批评和党外批评加以区别。强调,“要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①《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90 页。。《决议》还批评了有些党员干部“在党内受了士兵同志的批评,到党外找机会报复”的错误行为,指出这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削弱组织、削弱战斗力的销蚀剂”。

《决议》所倡导的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党内批评已经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练兵备战任务艰巨繁重,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真抓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多用常用、用够用好,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为我军建设、发展和改革提供有力的作风保证。

六、提出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关系、严肃党的纪律,确立了红军党的纪律建设的原则要求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我们党的最大制度优势,是党领导军队的根本组织制度之一,也是军队必须遵守的最根本的组织原则。我军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素以纪律严明而著称,自觉地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军队建设中的运用和贯彻,鲜明体现在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各项纪律之中。

一方面,强调坚决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决议》针对党内出现的极端民主化倾向,强调:“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就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其基本要点是:第一,党的领导机关要有一条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使民主生活有领导地进行。第二,上级机关要明确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第三,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必须坚决执行。第四,上级机关的重要决议,必须迅速地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第五,“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经过详尽的讨论,以求彻底地了解指示的意义,并决定对它的执行方法。”②《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89 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决议》着重强调了“集中指导”,强调党内民主生活必须有领导地进行,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搞成极端民主化。

另一方面,强调发扬民主基础上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决议》指出:“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这里,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有争论的问题,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调和敷衍。一次不能解决的,二次再议(以不妨碍工作为条件),以期得到明晰的结论”。另一方面,要严格地执行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强调“要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③《毛泽东选集》第1 卷,第90 页。。并明确规定了报告制度,下级党组织对上级要有详尽的报告,上级对下级的报告要有详尽的讨论,并尽可能派人出席会议,考查工作。实践证明,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等党的组织纪律,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保证党的集中统一,提高红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领导班子的根本工作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全党全军必须遵循的最根本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是严肃党的纪律规矩的最直接体现,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我军性质宗旨本色、凝聚军心士气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最重要的纪律保证。

古田会议结束之后,红4 军各级都对照《决议》精神,检查了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军上下形成了一种重视党的领导,反对不良思想倾向的热潮,红军的性质、宗旨、任务更加明确巩固,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中共中央对《决议》很快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党全军推广。1930年1月,周恩来指出,红4 军党的建设这“许多宝贵经验”,“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是未之前见或未前闻的。”要求“各地红军、各地方党组织,都要学习朱、毛红军的经验”①徐学旺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的建设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第44 页。。此后,《决议》和红4 军党的建设经验被各地红军与革命根据地学习和仿效,有力地推动整个党的建设和红军的迅速发展。正如1951年8月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在其中《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的题解指出:“这个决议使红军完全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都肃清了。这个决议不但在红军第4 军实行了,后来各部分红军都先后不等地照此做了,这样就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二十几年来,中国人民军队中的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有广大的发展和创造,现在的面貌和过去大不相同了,但是基本的路线还是这个决议的路线。”②肖裕声主编:《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第172 页。正是由于《决议》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建学说与中国工农红军党的建设的具体情况结合,比较深刻、全面系统地阐述和规定了实现党对红军的领导及其加强红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发展打牢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③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版》,第291 页。,是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里程碑。所以,《决议》开创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不仅过去是,现在和将来永远是指导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的基本依据和根本遵循。

猜你喜欢
决议红军党员
爱听红军的传说
我是党员向我看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三读决议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党员之家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十送红军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