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研究综述

2020-11-30 01:30
军事历史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田会议思想研究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4 军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大会确立的建党建军路线,对红军和苏区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意义。由此,学术界对其研究也很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1964年就有相关的(介绍性)文章发表。虽然围绕古田会议的研究起步早,发表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但较为缺乏长时段的系统回顾。关于古田会议的研究综述,主要是短时段的回顾性文章。如陈朝响聚焦于改革开放以后至1980年代的时段,魏坡、张镭宝分别聚焦于新世纪以来的回顾,李庆刚则聚焦于近十年。①参见陈朝响:《古田会议前后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2 期;魏坡:《新世纪以来的古田会议研究综述》,收入于李方祥、汪炜伟主编:《多维视野下的古田会议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张镭宝:《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关于古田会议研究的述评:兼论“新古田会议”》,《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4 期;李庆刚:《十年来古田会议研究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19年第5 期。本文试图着眼于长时段(1949—2019年)的回顾,简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古田会议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从研究概貌、研究主题、研究资料、未来展望等4 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研究概貌

根据中国知网统计,截至2019年12月,研究古田会议的学术文章1400 余篇。从载体看,其中期刊文章1190 篇、报纸199 篇、会议17 篇、硕士学位论文19 篇、博士论文1 篇。这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特点是:从1979年纪念古田会议召开50周年开始,每逢十周年的纪念日都会在福建省召开纪念性的学术研讨会,关于古田会议的研究会形成一个高潮。②相关会议综述,可以参考张开龙:《纪念古田会议60周年理论研讨会述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第11 期;吕胜梅、梁齐勇:《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研究综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3 期;《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大会在福建龙岩隆重举行》,《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第1 期等文。纪念研讨会通常都会集中出版论文集,如:“1999年古田会议召开70周年之时,政界、军界、学术界举行了庆祝、纪念和研讨活动;2001年6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文集》。”③李庆刚:《十年来古田会议研究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19年第5 期。研讨会的召开,集中吸收并反映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促使古田会议研究论文数量的猛增。著作方面,以进入21世纪以来成果最为显著。如:200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蒋伯英专著《1929:朱毛红军与古田会议》,2006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傅柒生专著《古田会议》,等等。

在查阅文献[21-24]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试剂的安全性,选定四种试剂,分别为甲醇、四氢呋喃、正己烷、乙酸乙酯,不同有机溶剂对稻谷中叶黄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不同溶剂对叶黄素的提取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选取四氢呋喃作有机溶剂时,稻谷中叶黄素的提取量最高,为(1.54±0.03)μg/g,正己烷、乙酸乙酯次之,甲醇最低。因此,选取四氢呋喃作为提取稻谷中叶黄素的有机溶剂。

本文拟采取量化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依据对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的检索,描述古田会议的研究概貌。检索方法是,对“古田会议”按“主题”进行检索,共计1426 篇,主要分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军事、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等学科中,其中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为最,715 篇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具体而言,“知网”论文呈现以下分布特征:

(一)从“主题分布”来看,成果较为集中。发文100 篇论文以上的“主题”有古田会议(734 篇)、红4 军(422 篇)、红四方面军(378 篇)、毛泽东(373 篇)、中共红4 军第九次代表大会(349 篇)、古田会议决议(316 篇)、非无产阶级思想(253 篇)、古田会议精神(228 篇)、《古田会议决议》(166 篇)、国家机器(143 篇)等。从中可知,很多文章都同时有多个主题。因此对上述数据进一步整理,大体上是:以“古田会议”(即“红4 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为主题的合计为1083 篇,以“古田会议决议”为主题的合计为482 篇;而以“红四方面军”作为“主题”并不准确,其数据也应被纳入“红4 军”,这一主题的研究论文约800 篇。简言之,研究最多的主题依次是:古田会议、红4 军、古田会议决议、毛泽东、非无产阶级思想、古田会议精神等,大体反映了该课题研究主题的集中程度。

《中国造纸学报》为季刊,出版日期为3月25日、6月25日、9月25日、12月25日;刊号:ISSN 1000-6842、CN 11-2075/TS,自办发行。

(二)从历年的发表论文数及其变化走向来看,研究成果长期处于零星状态,进入21世纪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期发表论文十分稀少,进入21世纪以后数量飙升,并出现两个高峰时段,分别为2009—2010年、2014—2015年。前者因2009年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催生了大量研究论文;后者由于2014年习近平主持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催生大量研究“新古田会议”的论文。总体上,古田会议研究大概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964—1987年间,每年论文发表数量都没有超过10 篇,数量非常少;(2)1988—2008年间,与之前相比数量有所增加。每年发表数量在10—50 篇之间,但在1992年、1995年、1996年、1998年、2002年这五年每年发表论文均不足10 篇;(3)2009—2019年间,论文的数量大量增加,每年发表的数量在50—210 篇之间(除2013年、2018年外),其中2014年发表的数量达到了最高,共有210 篇相关论文。

2013年春,我们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尚小杨家庭农场以韩国蜜梨、南水梨为主栽品种,建立矮化密植梨园14 hm2,采取拱棚架结构整形修剪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措施,实现了梨树生产“早、优、稳、低”,即“梨树成形结果早、果实品质优、易稳产、劳动强度低”的高效经济栽培目标。定植第2年开始挂果,第3年进入初果期,亩产量500 kg,第4年达到2 000 kg,目前梨树盛果期优质果亩产量稳定在3 500 kg。现将梨树拱棚架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三)从作者单位机构分布情况看,呈现鲜明的地域性。发表3 篇论文以上的作者有40 人,其中,发表6 篇以上的有:林炳玉(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党校)13 篇,傅柒生(古田会议纪念馆、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12 篇,蒋伯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9 篇,陈再生(闽南师范大学)8 篇;发表6 篇的有:苏俊才(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王幸生(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林振东(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发表5 篇的有:来永宝、吴文春(龙岩学院),吴升辉(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李新生(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黄少群(中共中央党校),邓宇河(古田会议纪念馆);发表4 篇的有:陈朝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李顺禹、钟健英(中共福建省委),黄东兰(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汤家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吴荣宣(中国人民大学),余伯流(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李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李艳波(黑龙江科技学院),叶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发表3 篇的有:逄立左、于广洲、汪一朝(中共福建省委),叶岩燕、涂水发(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蓝松金(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蔡天新(中共福建省莆田市委党校),曾宪华(古田会议纪念馆),黄国荡(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陈再生(漳州师范学院),赵志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石仲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杨会清(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徐金玲(鞍山师范学院),刘博识(辽宁省鞍山广播电视大学)。以上学者主要为党政军工作人员或者高校教师,他们的工作单位大部分在福建省,这也说明福建是古田会议研究成果产出最多的省份。

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水务、环保行业投资力度加大,各路资本开始扎堆涌入该领域,拥有技术和资本实力的龙头企业开始加速市场扩张,通过并购来提高市场占有率。面对水务并购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水务公司在继续加大公司本部市场开拓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区域平台公司和专业平台公司的投资功能,在完善重点市场战略布局的同时,继续扩大水务环保项目的投资并购规模。2013年,公司签约了北京丰台河西区青龙湖再生水厂等多个项目。

从此类研究关注的主题来看,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前后的活动,毛泽东与其他领导人的互动,毛泽东的建党建军思想和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中的作用等是研究重点。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前后活动的研究论文有:张因和李健宁《古田会议前后毛泽东肃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实践和经验》、黄珠燕《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前后二、三事》等。其中张因、李健宁一文论述了“古田会议前后,毛泽东领导党和军队开展了一系列肃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实践”,即加强了对党和军队的思想教育、优化组织、整顿作风、健全制度,纠正了党内军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③参见张因、李健宁:《古田会议前后毛泽东肃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实践和经验》,《党史博采》(理论)2016年第4 期。对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中与其他领导人关联的课题,相关的论文有:苗体君《古田会议前陈毅对毛泽东的一次“夺权”》、周国琴《浅谈古田会议之前周恩来与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的“大”同》、胡居成《古田会议前毛泽东、朱德关于建军原则的争论》等。其中,周国琴探讨了古田会议之前周恩来与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的相同点,“周恩来对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的支持,促进了古田会议的召开,从而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④周国琴:《浅谈古田会议之前周恩来与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的“大”同》,《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第22 期。。至于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中的建党建军思想的研究论文更多,如李蕙芬《古田会议与党的建设——重温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刘凤健《从〈古田会议决议〉看毛泽东的建军思想》、丁俊萍和王建南的《从古田会议决议看毛泽东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思想》等。其中,刘凤健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提出的建军思想包括“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部队、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巩固发展新型人民军队内外关系等思想”⑤刘凤健:《从〈古田会议决议〉看毛泽东的建军思想》,《毛泽东研究》2011年第1 期。。有关毛泽东对古田会议的历史作用问题,学术界一直以来都特别强调毛泽东的突出贡献,其后逐渐关注到中共中央、周恩来、陈毅等人的作用。如李敦送在《古田会议的召开与毛泽东的历史作用》一文中指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既有中共中央‘九月来信’在政治上的支持和指导,又有毛泽东个人的特殊作用,二者缺一不可。”⑥李敦送:《古田会议的召开与毛泽东的历史作用》,《军事历史》1993年第2 期。应该说,这个看法颇为公允。

上海化学工业区是上海石化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在开发之初,上海化工区坚持“打中华牌、打世界牌”。并在全国首创了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生态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开发模式,实现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效益集约的管理新模式。

二、研究主题

学术界对古田会议的研究可以粗略分为事件研究、人物研究、精神研究、价值研究四个类型。

(一)事件研究

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古田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及结果等问题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这方面最早的成果之一是古田会议的背景研究。主要有邱林忠的《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问题的一些探讨》,孔永松、邱松庆、林天乙的《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的几个问题》,赖文燕和傅柒生的《古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朱新屋的《古田会议与制度治党——基于“二元结构”时代背景的历史考察》等。例如,孔永松、邱松庆、林天乙三人合写的文章从中共中央的“二月来信”“九月来信”、红4 军的“七大”“八大”及其出击闽中与东江的军事行动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古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①参见孔永松、邱松庆、林天乙:《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3 期。赖文燕和傅柒生在《古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一文中则试图从更宽更新的视野来分析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指出,“古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分为:共产国际和苏共领导人担心中国共产党变质,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红军入闽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有利条件,以及党中央的正确指导。”②赖文燕、傅柒生:《古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10 期。还有学者特别注重共产国际的影响,认为在毛泽东制定古田会议决议过程中,共产国际也给予了多个方面的启迪与指导:从历史背景上看,共产国际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主要内容上看,共产国际为会议的召开和决议的形成,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料;从直接原因上看,共产国际为会议的召开和决议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推动力。③参见张喜德、蔡丹:《古田会议决议与共产国际》,《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 期。

事件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古田会议决议的制订及其贡献。石仲泉《从“政治建党”到“思想建党”——谈古田会议决议与党的建设》、郭敏和卢红飚《古田会议“思想建党”原则再思考》、梁珍《古田会议思想建党实践探索与发展研究》等研究侧重于决议对思想建党的贡献。其中,郭敏、卢红飚一文专门探讨了古田会议“思想建党”原则的确立、发展及其作用,作者指出,“‘思想建党’原则经由古田会议确立,以其开放性和发展性,成为其后各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并探索出许多务实有效的宝贵经验和指导理论,形成了鲜明高效的政治工作格局,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和鲜活的时代意义。”④郭敏、卢红飚:《古田会议“思想建党”原则再思考》,《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4 期。另外一个方面,古田会议对军队建设的贡献,相关研究有李东朗《古田会议决议与人民军队的素质建设》、任伟民《古田会议对推进军队党的建设的开创性贡献》、毛立红《古田会议与人民军队建设》等。以任伟民一文为例,该文重点论述了古田会议对军队党的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历史贡献,即“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奠定了军队党内民主的制度基础,开辟了通过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教育进而实现思想改造的党建新路”⑤任伟民:《古田会议对推进军队党的建设的开创性贡献》,《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年第4 期。。曹春荣则探讨了古田会议决议与红4 军权力格局调整的关联,并认为决议保障了这一调整的到位和新的建军原则的落实。⑥参见曹春荣:《古田会议决议与红军权力格局调整》,《苏区研究》2015年第2 期。

整体来看,古田会议的“事件研究”至少体现了两个关键特点:一是实事求是地予以评价,二是将古田会议置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予以研究。前者如学者提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当时的环境着重进行分析,而不是只强调追究个别同志的责任问题。”①邱林忠:《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问题的一些探讨》,《党史研究参考资料》1979年第Z1 期。后者如历史当事人郭化若在一次访谈时指出的:不要孤立地谈古田会议,应当把红4 军七大到九大(古田会议)联系在一起研究,才能客观地、全面地评述历史。②参见蒋伯英:《关于古田会议前的几个历史问题:郭化若将军访谈录》,《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 第6 期。

(二)人物研究

在古田会议召开过程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林彪等作为组织者、参与者、支持者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古田会议人物研究的文章中,以“毛泽东与古田会议”的研究论文最多,达373 篇之多。所以,这里以毛泽东为代表来梳理一下学术界关于古田会议人物的研究成果。

(四)从论文作者所属机构看,主要集中于党校与部队院校。一共有36 个研究机构(单位),其中发表10 篇以上文章的有15 所,主要属于党校和部队院校。南京政治学院(48 篇),中共福建省委(40 篇),龙岩学院(34 篇),西安政治学院(30 篇),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29 篇),中共中央党校(27 篇),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各21 篇),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党校(各16 篇),古田会议纪念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各14 篇),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解放军国防大学、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各13 篇)。整体来看,这些多是中央、省市的党校和部队科研院校等单位。

(三)会议精神研究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升华,形成了古田会议精神,这种精神对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乃至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二是古田会议精神的传承。关于前者,学术界研究成果丰硕,但至今仍缺乏充分的共识。相关研究论文有蔡天新《对古田会议精神基本内涵的再认识》、苏俊才《对古田会议精神基本内涵的重新认识》、凌靖波和徐平华《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古田会议精神内涵的传承与发展》等。“古田会议精神”一词最早在改革开放初就提出了,此后40余年来中央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论及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定位,但始终缺乏统一的阐述。根据苏俊才的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看法是:2004年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与中共龙岩市委联合组织编写的《古田精神》一书,列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弘扬革命精神系列丛书”,该书对“古田精神”的内涵表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开先河、敢于创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顾全大局、民主团结”;2009年以中央党校杨春贵教授为首的团队编写了《古田会议精神读本》一书,其概括是“思想建党,永葆先进;政治建军,人民本色;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团结奉献,勇闯新路”;2018年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苏俊才的概括是“思想建党,永葆先进;政治建军,铸魂固本;求真务实,勇闯新路”。①参见苏俊才:《对古田会议精神基本内涵的重新认识》,《福建党史月刊》2018年第5 期。从中可见,相互的分歧还比较大。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等相比,古田会议精神独特而完整的内涵还有待深入探讨。

进一步看,古田会议精神最实质的内核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关于古田会议精神的传承研究,也大体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且大多结合新形势新时代予以探讨。相关研究论文有来永宝《继承发扬古田会议精神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陈丕显《发扬古田会议精神把我党我军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王文卿《大力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军队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等。学术界一致认为,新形势下古田会议精神应该得到不断的继承和弘扬。

(四)价值研究

古田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且主要体现在建党、建军、思想政治工作三个方面。学界一致认为,古田会议精神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如张祖钧在《古田会议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文中强调,古田会议精神确立的“思想建党方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确保党的纯洁性”②张祖钧:《古田会议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现实意义》,《井冈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3 期。思想并没褪色,对日后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研究论文很多,如郑华领《古田会议精神对新时期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蔡天新《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典范》、韦静月《古田会议决议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价值探讨》等。其中,蔡天新一文论述指出,古田会议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成为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思想武器,而且对建国后的执政党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③蔡天新:《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典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3 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典范。

二、在大家根本找不到的地方挖了墙根,打了洞?部里的一群人没能耐干这些,他们的胆识比在仓库里顶风作案的耗子们小多了,而下货的那几个,估计他们脑袋想的我的屁股都会想到。

古田会议对新时代军队建设亦有重要价值。相关研究论文有杨甲旺和任杰的《古田会议对增强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启示》、侯宝成《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源头在古田会议》、李星辰《重温〈古田会议决议〉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等。其中侯宝成认为,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源头是从古田会议开始的,因为古田会议“奠定了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总结了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揭示了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科学本质”④侯宝成:《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源头在古田会议》,《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1 期。。这为后来的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言以蔽之,“《古田会议决议》奠定了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根基,对于我们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⑤陈辉吾:《古田会议精神对于强军实践的深刻启示》,《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 期。

古田会议不仅对建党建军具有重要价值,对当代高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亦具有重要启示。相关研究如赖蔚英《树立正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古田会议决议〉的重要启示》、毋俊泓《古田会议意识形态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郭雅斌《浅谈〈古田会议决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等。正如学者指出的,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必须将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下功夫,确保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乃至大学生中的领导地位。”⑥毋俊泓:《古田会议意识形态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5 期。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很多,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者中尤为多见。

三、史料的运用

史料是古田会议历史研究的基石。检索可知,已有的研究论文运用的相关史料,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一)研究不足

一是研究视野问题。从前述研究古田会议的四类成果来看,研究成果的视野有些狭窄,导致内容存在一定的偏重:首先,在事件研究中,主要集中在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背景研究主要集中在红4 军的活动自身,对会议召开时的广阔政治经济社会背景探讨不足,例如赣闽边界的政治军事局势、其他红军队伍的发展状况、共产国际方面的影响等因素的探讨并不系统。对于古田会议的影响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红4 军自身,而忽略了其对其他红军、后苏区时代人民的影响的研究。其次,在人物研究上,相关论文主要集中在对主要领导的研究上,忽视了林彪、萧克、郭化若、熊寿祺等中下层军官在古田会议中的角色与影响的研究。再次,在精神研究方面,过于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也缺乏充分的对话,至今难以达成统一的界定。最后,在价值研究方面,研究建党和建军两者多,古田会议对于政权建设、民主制度、其他红军队伍、当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价值的研究少。

(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相关当事人、亲历者的回忆录、访谈录、年谱、文集、传记等史料。这类史料一方面是直接的回忆录,另一方面出自人物的文集或文选。前者如萧克的回忆录②参见萧克:《朱毛红军侧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蒋伯英:《萧克将军访谈录:一份尘封27年的口述记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2 期。、赖毅的回忆录③参见赖毅:《关于古田会议的一点回忆》,《解放军报》1980年12月28日。、郭化若的访问记录④参见《访问郭化若同志记录》(1971年10月),原存古田会议纪念馆,后正式见刊。蒋伯英:《关于古田会议前的几个历史问题:郭化若将军访谈录》,《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6 期。、傅柏翠的口述记录等⑤相关回忆文章,较为集中的选编可参见1984年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辑的文集《重评古田会议》和新近由古田会议纪念馆编辑出版的《见证古田会议》(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一书。,后者如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毛泽东自述》《毛泽东军事文选》《朱德军事文选》《陈毅军事文选》《毛泽东年谱》《朱德年谱》《陈毅年谱》《罗荣桓年谱》等相关文献中的史料。这些史料的产生并不容易,在学术界的运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蒋伯英“访问郭化若将军的实录”涉及“关于古田会议以前红四军党内争论问题,关于古田会议的历史背景问题,关于朱德率领红四军出击闽中、粤东东江地区的两次军事行动评价问题”等重要问题。郭化若将军当时只有25 岁,是红军中的年轻将领。通过口述的形式,从红军年轻将领的角度了解古田会议,这是珍贵的口述史材料。这份珍贵的访谈录本来是1981年就完成的,直到1999年才正式刊出,但早为学界所用。还有,萧克作为红4 军第1 纵队第2 支队支队长,参加了红4 军七大、八大和古田会议,1981年接受了蒋伯英等的访谈,访谈录完成后尘封27年,直到2009年才正式刊出。当然,有时候这类史料有多个版本,需要研究者谨慎地甄别,尽可能地使用原始史料。

(三)其他相关档案文献汇编中的间接史料。如果说前两类史料主要是直接关乎古田会议的话,那么这类史料则是间接与此相关,对于理解古田会议具有间接的帮助。例如,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合编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中央档案馆编选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合编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翻译出版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等多卷本文献汇编,其中的相关史料对于理解古田会议、红4 军活动的广阔背景和多重关联大有裨益,但需要研究者细细地爬梳。

(四)实地考察材料。实地考察借鉴于人类学方法,由研究者赴历史的现场去收集史料、发掘遗存甚至获得史料阅读的新感受。这个方面,蒋伯英有深切的体会,为了写作《1929:朱毛红军与古田会议》,“作者先后三次去闽西,到古田、新泉、蛟洋、苏家坡乃至永定金丰大山,追寻前人的足迹,拍摄了本书所要用的一些照片。尽管有些地方我去过了无数次,但是每次似乎都有新的感受”①蒋伯英:《1929:朱毛红军与古田会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后记”。。研究者越是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现场,就越是能够综合运用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材料,从而对历史越具备了解之同情。

混合型减压融合了间接减压与直接减压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但其相较于单纯间接或直接减压,手术创伤较大,手术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前后路联合手术主要适用于合并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或椎管狭窄率较大的OPLL患者,先后路扩大椎管,再前路解除压迫物,从而达到脊髓的彻底减压。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根据肌层浸润分为无肌层浸润、浅肌层浸润和深肌层浸润[3]。对于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要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准确诊断出该病是治疗的基础。传统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主要为彩超诊断,阴道诊断以及CT诊断等,但是对于浸润子宫肌层诊断准确率不高,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而分段诊刮和宫腔镜的方法虽然也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常用方法,但是该方法无法是否有肌层浸润及浸润深度等进行判断。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是1991年提出的新型诊断技术,具有精确性,可以形象的检测出肌层浸润的情况,浸润深度等。

四、研究不足与未来设想

通过增加“a contrast to Huange’s shaven done”和“grown-up”,表弟的形象跃然纸上与环哥纯朴的乡野气息形成对比。

关于古田会议的研究,从1970年代末起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拟从研究视野、研究规范、研究资料等三个方面管窥古田会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关于古田会议的文件、决议、电报、信件、通告、命令、报告等文献史料。这类材料由于其原始性,对于古田会议的历史研究是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1966年以前地方党史部门就汇编了《闽西党史研究参考资料》一书,改革开放初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研究室编印了《红四军入闽和古田会议文献资料》《红四军入闽和古田会议文献资料续编》等书,以及随后在中共龙岩地委组织领导下有关部门整理选编《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等书。这类史料汇编为古田会议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1981年,孔永松、邱松庆、林天乙在《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就已经引用了一定的原始文件,如《红军第四军状况》(1929年7月至1930年4月)、《红四军部队情况报告》(1930年4月)、《谢巡视员报告第2 号》(1929年10月25日)、《广东省委巡视员荣臻同志报告》(1929年11月6日)、《毛泽东同志给中央的报告》(1929年11月29日于长汀)、《红四军前委关于向东江损失原因和回闽西占长汀后工作情况向中央报告》(1930年1月6日)、《中共福建省委给闽西特委、前委、岩委信——闽粤赣三省反动军阀会剿的形势和我们的斗争策略》(1929年8月8日)、《福建省委给闽西特委前委的信》(1929年10月6日)、《闽西赤卫队游击队之编成》(1929年9月)等等。①参见孔永松、邱松庆、林天乙:《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3 期。正是立足于对原始史料的分析,该文才能对古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毛泽东对决议形成的贡献等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给出相对公允的评价。此外,像中央与红4 军、毛泽东的通信、毛泽东给林彪的信、陈毅向中央的《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状况的报告》《关于朱毛红军的党务概况报告》等这些在古田会议前后形成的文献,亦是日后学术界常用的史料,皆有助于更直接地认识古田会议。

二是研究规范问题。学术论文的写作应有基本的学术史回顾和原始的参考文献。关于古田会议,学术界研究成果很多,每项研究的起点都应该是“学术史回顾”,在充分尊重和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学术对话、观点讨论,逐步推进本课题的研究。至于参考文献,应该尽可能吸收第一手的档案文献,辅之以口述史、回忆录、实地考察资料等。遗憾的是,现有研究成果中还有不少是源于二三手文献,在此基础上的论述难免人云亦云、重复劳作。而一些论文采用的文献史料类型较为单一,导致论证难以自圆其说。

不施粉黛还只是站在强调女性本真状态的立场上,反对过度地“女性化”,而着男装则更进一步,以直接模仿男性的形式求得男性世界的认同。通过着装的改变,女性特质暂时被遮盖住了。女性巧妙利用了道德话语权力的间隙以模糊的性别身份得以在男性世界中游刃有余。明末名妓柳如是崇祯庚辰(1640)乘扁舟访钱谦益时便头戴幅巾脚着弓鞋,身穿男子服,风流洒落,有林下风。盛清时期,才女徐德音小小年纪便效仿男子举止、打扮。清献公在淮南为官时,德音年仅几岁,每次有长者到来,德音总是身穿男装,摒弃耳饰钗环之物,并且效仿男子作揖,而成年之后,德音更是常着一衣,墨迹斑驳,色如古鼎彝,亦不易他衣。

三是研究立场问题。学术研究不是政策宣传,也不是法官断案,而是知识论证,应该恪守唯物主义和价值中立的立场。如:红4 军在1929年8月和10月分别出击闽中、广东东江,对于如何评价这两次出击的问题,在“文革”期间有人造出“林彪留在闽西,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神话”,学者遵循实事求是的立场,经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对该“神话”予以有力的驳斥。②参见孔永松、邱松庆、林天乙:《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3 期。关于古田会议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看待朱毛之争。对此问题的研究,也要尽可能地摒弃先入为主、史从论出的立场,才能不断逼近历史的真相,也才能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

四是研究团队建设问题。现有的古田会议研究队伍,基本上集中于福建本省、相关党校和部队院校,这意味着研究团队还是一个狭小的学术圈子,还没有吸引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史学者的关注。这方面如果得到加强,将有助于研究走向全面和深入。

(二)未来展望

对古田会议的相关研究论文成果作一粗略梳理,旨在了解研究的脉络和进展,并探寻今后研究的方向。必须说明的是,本文仅仅只是依据中国知网的学术文章进行述评,并未穷搜所有其他未收入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章。

其一,坚守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原则。古田会议作为一个历史课题,还需要加大历史学本位的研究。尤其需要充分运用史料,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努力还原历史。由于本课题吸引了多学科学者的关注,学术规范并不完全等同,但即便是思想政治教育、党建、意识形态等视域的研究,也应该尽可能地吸收史学研究成果,遵从一份史料说一分话的原则,切忌信口开河。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就不会先入为主地评价人物的言行和品行,而能够客观公允地看待红4 军内部一度存在的纷争。

其二,进一步加大对史料的发掘和整理。一方面要努力挖掘与收集文献资料。除了档案馆、党史办等处规范的档案、文献外,还要充分发掘和整理相关革命先辈尤其是中低层红军将士的回忆录或口述史、文集等资料,还可以关注古田会议前后发行的报纸、杂志、宣传标语等资料。另外,尽可能返回历史现场,对闽西进行实地的调研和走访,努力挖掘田野资料,把档案文献带入田野阅读,可能增进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另一方面,正如纪念古田会议90周年会议上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所指出的,现有关于古田会议的研究资料出版物比较庞杂,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协作,进一步整理编辑,从而出版一套全面、权威、可信的史料汇编,以方便学界利用。

其三,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与拓展研究视野。关于古田会议的研究成果集中于采用考证、叙述的传统史学方法,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还可以借鉴制度史、比较史学、新文化史、社会史等新方法,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例如,张永等学者从士兵委员会、政治委员、党代表等制度视角展开研究,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①参见张永:《1929年朱毛之争与红军的权力结构演变》,《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5 期;《古田会议后士兵委员会与政治委员的权力消长》,《东南学术》2017 第1 期。另外,笔者认为还值得深化与加强的几个议题为:一是对古田会议决议精神的学习与贯彻研究,既有研究聚焦于红4 军,但其实其他军队也对决议精神有过学习与认识,乃至土地革命之后人民军队对决议精神的学习和贯彻也值得研究。毕竟随着红一方面军影响力的扩散,这方面也值得关注。这方面,新近有学者对民主革命时期古田会议决议的传播及其影响作了专题阐述②参见冯宪书:《新中国成立前古田会议决议的传播及影响》,《党的文献》2019年第2 期。,很有裨益。二是古田会议与其他会议的比较研究。会议是革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策传播机制,不同阶段不同军队的会议具体如何召开?成效如何?既需要深入的个案研究,又需要置之于比较视野中得到更加准确的认识。三是古田会议的制度史研究。即古田会议作为一个界碑性事件,在党的制度建设、人民军队的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如何承上启下?需要深入的研究。四是古田会议和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的关联研究。应该把古田会议放在闽西乃至赣闽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更为广阔的场域中予以观察,分析当地的基层政权和军队建设、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对古田会议的影响,同时分析和评估古田会议精神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影响。

总之,随着学术界研究投入的加大,研究规范的加强,相信到古田会议召开100周年之际,该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而系统。

猜你喜欢
古田会议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观古田会议 旧址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廖丽芸:古田会议纪念馆圆了我的梦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