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020-12-02 06:04王展
数码设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展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思维导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工具,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以促进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辅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2-0281-01

为了更好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笔者通过对各种教学模式优缺点的研究,试图构建一种基于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模式,力求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完善。笔者希望这种教学模式能给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教学启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创设情境

在阅读教学之初,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从而顺利地引入话题。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独立思考,为学生在后续阅读中根据中心主题绘制思维导图铺平了道路。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也要注意情境的选择与设计。首先,教学情境要既有趣又有针对性。它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要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其次,教学情境也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现实,注重材料的具体形象,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2 整体感知

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过程中,教师可以绘制导图,列出课文的一些关键词和主要分支,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知识点,及时回忆旧知识,接触新知识。当然,在课前预习阅读课文时,老师也可以直接让学生完成绘制导图的任务。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导图作品快速回忆阅读文章时的思维过程,在阅读中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再读文本

当学生通过第一次阅读文章初步构建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时,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重新阅读文章,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评分,在阅读中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安排时间让学生反复阅读,给学生更多的静思机会,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写作思路、写作技巧、读音、字形、意义等课文的重要方面,以便他们可以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发展思想。随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的加深,他们将能够不断拓展分支,细化分支内容,从而完善思维导图。

4 小组合作

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推进阅读教学过程,合理分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依次讲解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解释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借鉴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可以借鉴其他成员的适当意见,及时调整、修改和改进自己的想法。教师的职责是合理安排学生分组交流和讨论的时间,不定期参加具体小组的学习和讨论,对遇到困难的群体及时进行指导。最后,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沟通结果,总结小组的要点。他们还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尝试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小组思维结果的导图作品。

5 點拨引导

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及时指出学生在讨论和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困难,帮助他们发现并填补思维导图的空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节奏,对学生的进步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学习。

6 作品展示

在反复阅读文本内容和修改完善思维导图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理解,所画的导图作品也更加成熟。此时教师可以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导图作品,并引导学生介绍导图的主题词、分支结构、绘制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让其他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理解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介绍,认真做好笔记。然后,根据导图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适当的评价,并提出指导性建议,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调整和提高。

7 总结全文

在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的任务延伸到作业上,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发散思维,在导图上添加更细致的分支,并将导图融入个人风格。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通常会先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再将重点只放在文章主题和思路的总结上,然后就对学生进行高频次、高强度、机械化的知识训练,让学生完全沦为了阅读文本的知识容器。另外,还有些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为了赶进度,很少会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和学习,学生的发散思维难以得到充分调动,新旧知识不能及时相联系。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味同嚼蜡,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被集中起来,失去了阅读兴趣。学生和教师往往耗时耗力,效果却不是很显著,阅读质量并不高。

此时,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导图,方便学生记忆和提取信息。在阅读教学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画一张导图,把握文本的语境,快速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演示作图,也可以让学生对作图不断完善,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和思考。学生课后复习时,可以在不断修改导图的过程中,对阅读文本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参考文献:

[1]郑菊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0

[2]张国寿.《试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05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