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与创客教育整合分析

2020-12-03 09:00蔡丽华
名师在线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创客图形实验教学

蔡丽华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于洁小学,福建莆田 351256)

引 言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具备较强的逻辑性,而创客教育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的融入,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教育模式的辅助作用,通过引导、鼓励、创新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其掌握复杂、烦琐的数学知识。

一、创客教育概述

创客教育实现了教育与创客文化的有效融合。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创客文化开始逐渐在教育领域中盛行,随之出现了创客教育。在这一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调动,思维得到了发散,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

目前,创客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实践效果也十分显著。但从整体上来看,由于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创客教育还未能实现全面普及,应用空间相比于国外还比较狭窄。但我们对创客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却从未止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创客教育在我国会实现大范围推广,从而真正凸显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作用[1]。

二、创客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联性

创客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共同特征是遵循个性化的基本原则,注重发散学生思维,并引导其不断探索。在小学教育中,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科目难度系数较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具体授课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还要让他们熟练操作各种教学工具,而这也充分凸显了创客教育的实践和创新功能。由此可见,创客教育和数学教学融合得十分完美,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保障[2]。

三、创客教育与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融合战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小学是学生接触知识、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进入新时代,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因而也对各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要求。把创客教育融入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想充分发挥创客教育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数学思维。

(二)对教材中的数学实验进行深入探究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实验,这些实验都很值得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但从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都会自动略过这一部分探究内容,并认为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一环节上。但实际上,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增加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参与的实验,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分析,让学生统计分析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数据。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动手能力,还能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一举多得。

(三)对几何和图形领域的数学实验进行探索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图案、图形等往往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创客教育和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领域的数学实验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在创客教育模式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图形;然后让学生对其空间结构进行观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几何图形的奥妙。这样的学习过程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而且学生的好奇心容易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3]。

(四)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创客教育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的融入,要求广大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创客教育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强调让学生通过游戏、实践等进行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学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如让学生自行裁剪平行四边形。在完成这一任务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实践经验,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加深对图形的记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4]。

(五)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五大知识领域之一,虽然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属于比较基础的内容,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空间图形的学习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何图形都是以平面图的方式进行呈现,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是先让学生认识图形,再延伸到图形周长、面积等的计算[5]。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其与创客活动进行联系,通过实体和虚拟物体的变换操作,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空间立体图形表面涂色”实践活动中,由于很难对平面图形上的立体方位进行理解,学生无法在大脑中建立起与之相应的立体图像。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活动和创客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播放3D立体几何教具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空间结构有所了解,并在大脑中建立起相应的立体图像,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小学数学的课外活动与创客教育相结合,通过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提升其综合素养[6]。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融合,使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开展学习活动,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创客教育理念及其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联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两者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总之,创客教育与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进行培养,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得充满活力。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创客教育进行推广和普及。

猜你喜欢
创客图形实验教学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创客”有法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分图形
找图形
创客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