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师工作坊建设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2020-12-03 12:54黑龙江省安达市教师进修学校柴俊红
青年心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进修学校工作坊名师

黑龙江省安达市教师进修学校 柴俊红

名师工作室承载着推进教育公平、有效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诸多时代需求。“名师工作室”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载体。

一、名师工作坊的组建

为让名师更好地带动优质教育,充分发挥进修学校“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学学科教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创新教研模式,为中学骨干教师的成长构建良好的载体和平台,以培养造就更多的名优教师,促进区域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书育人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名师工作坊建设是安达市教师进修学校落实市“教育人才强市战略”和市教育体育局“名师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需要,更是安达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中教部乃至进修学校近三年的重点工作。

通过名师工作坊组建形成优秀教师的群体,减少单兵作战的劣势,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提高全市高层次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数量,以教学、教研、培训、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坊活动以“任务驱动”式的方式进行,形成以活动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框架。

安达市中学名师工作坊是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科命名,以研究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在安达市教育体育局领导下,以进修校为组织单位,中学各学科教研员为主持人,由名师及学科骨干教师团队组成的集教学、教研、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旨在发挥教研员及一线名师的引领作用,利用学科团队的力量,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身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在学科教育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

我市历史学科在2013 年启动运行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于2016 年10 月13 日安达历史名师工作坊举行了启动仪式暨第一次教研活动。历史名师工作坊聘请了省历史教研员白冬、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周巩固教授为顾问, 对工作坊建设作理论支持、专业引领、学术指导,聘请了安达市教育体育局李志强副局长、教师进修学校刘国友校长为顾问,能够为名师工作坊的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和更好的组织保障。

历史学科在工作坊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其他学科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安达历史名师工作坊先行启动的基础上,于2018 年11 月在东师理想教师研修网络组建中学其他学科名师工作坊,聘请相关教研员为顾问,构建起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为了更好地通过教研工作推动名师工作坊建设,我们申报了并实施了省重点教研项目和省规划办课题,以期达到促进全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全市中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名师工作坊建设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的名师工作坊建设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名师工作坊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研修模式、有效策略,研究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进名师工作坊建设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1.制度建设

教育局下发的《安达市名师队伍建设意见》《安达市学科建设意见》《安达市教研建设意见》等文件,规范了名师工作坊的运作;工作坊实施方案、工作坊考核标准及工作坊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确保了工作坊活动的顺利开展。

2.组织建设

安达市教育体育局成立了名师工作坊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设在安达市教师进修学校。在进修学校组织和部署下,进修学校刘国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由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名师工作坊共同承担,学科教研员为各学科工作坊负责人。

3.工作机制

在对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工作室研究的基础上,在对我市中学教学实际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充分的论证和分析下,我们确定了“以名师工作坊为载体,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期通过3 年一个培养周期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以“名师工作坊”为载体培养教师的制度框架和实施办法,构建起名师持续发展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工作机制。

以学科名师工作坊为平台,构建工作坊成员教师发展共同体:名师指导,专家引领;聚焦课堂,研磨教法;课题研究,反思实践;学术讲座,专题研讨。

以名师工作坊的辐射源,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研训一体,实现教师自主发展;送教下乡,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网络辐射,搭建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

以名师工作坊为媒介,构建学科间教师发展共同体:各学科工作坊之间定期开展跨学科听课、赏析精品课程、学术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实现数据共享、经验共享、专家共享,构建成学科间教师发展共同体,并且积极将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向其他学科名师工作坊推荐、介绍,相互借鉴,共谋发展。另外加强与其他地区名师工作坊的联系和交流,互学经验,互通有无,为跨地区、跨省市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积累经验。

三、工作坊开展的主要活动

1.名师工作坊举行读书活动

每年4 月23 日世界读书日,都举行读书交流会。每年进修学校都为工作坊购置图书。读书活动是名师工作坊名师培养工程的重要举措。每一次的读书交流活动都为工作坊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分享的平台,体现了教师们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也见证了一路的专业成长。

2.利用视频会议开展在线教研

依托新媒体新技术环境开展在线教研,依托东师理想这一开放的在线教研互动平台,多方参与实时互动,听课、评课即时分享,实现了数据分析沉淀和资源留存共享,使教学教研更加直观、有效、灵活。

3. 举行“我与名师同上一节课”活动

围绕教研主题,采取“同课异构” “同课优构”“同课深耕”的研修模式, 在工作坊主持人的引领下,抱团成长,携手共进。由工作坊学员上展示课,名师上示范课, 之后工作坊成员对这几节课进行热烈评议和深度剖析。名师进行教学指导,主持人围绕主题进行专业引领。这样充分发挥了名师引领示范作用,搭建了学员与名师交流、对话的平台,名师与学员互学互进,共同成长。

4.每学期一次的名师工作坊成果展示交流

为了推动学科名师工作坊建设与发展,加强学科内交流与资源共享,发扬团队精神,推广优秀教学经验与成果,提高学科教师团队整体素养。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学科名师工作坊成果展示研讨活动。

分主题活动阶段和成果集中展示阶段两个阶段进行,网络教研和线下集中教研相结合。

主题活动阶段:由各工作坊坊主确定主题并在东师平台坊主工作室发布活动,分工合作,在线视频教研,记录活动轨迹,收集优秀资源,总结经验。每位工作坊成员依据活动主题,至少上传5 份优秀的原创资源参加评比;每个工作坊针对本次活动,完成活动目标,并上传1 份活动总结。

成果集中展示阶段:采取线下集中教研的方式。总结表彰第一阶段的成绩,评比出优秀教学成果上会交流展示。

工作坊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既是一次教研活动又是一次学科培训,坊主既是学科培训班级的班主任,也是主题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坊主高端引领,学员积极参与,创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展示推广了优秀的教学成果,教师素养得以提升。

四、名师工作坊建设成效与反思

名师工作坊建设推动了实践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高位运行,搭建了教师发展的多元化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骨干教师,实现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化了区域教师专业成长生态,为整个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内驱力。

作为具有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的教师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组织维度和个体维度教师自主发展的矛盾。因此,如何找到一种使教师专业发展既关注到教师个体的主观因素,也重视教师外在环境平台等因素,真正使教师专业得到自主发展,从而通过教师个体自主发展和名师工作坊这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促进教师个体及群体增长,使教师专业成长形成良好态势,是我们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

猜你喜欢
进修学校工作坊名师
初·名师 施建东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名师风采
名师直播课
向名师致敬 ROTEL CD11 TributeCD播放机 A11 Tribute合并功放
工作坊:独立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My Dream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