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行走在“四季研学”课堂中

2020-12-03 12:54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中心小学马一萍
青年心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官研学导游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中心小学 马一萍

2018 年,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旅游局等10 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定义,并明确其根本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根据实施意见,我们可以将研学旅行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学校、基地、旅行机构,而其主体则必然是学校,一定要从学校层面去设计、组织、安排。

那么,在学校层面设计研学旅行是,首先需要明确,研学旅行并不是纯粹的游玩旅行,也不是单纯地离开校园的学习活动。研学旅行需要具有计划性、实践性、整合性、开放性、趣味性。

依照这样的特点,江北区洪塘中心小学开发设计了“四季研学”课程,将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根据学校特色、地域特色等,将“学会尊重、乐于创意”作为课程理念,旨在引导洪小学子增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培养出乐观负责、心灵手巧的小公民。

一、四季循环,研学宁波年轮,引领课程主题

“四季研学”课程为四、五、六年级学生量身定制,遵循学生年龄特点,挖掘宁波文化底蕴,三年内行走12次,在行走中了解宁波,爱上宁波,扎根宁波,成为自信而快乐的江北人、宁波人、中国人、世界人。

一年四次的行走,正好分配在春、夏、秋、冬四季,感受自然变化的同时,赋予了“四季研学”春“生”、夏“长”、秋“实”、冬“藏”的魅力。经过实地考察、试点探索,学校最终确定不同德育内涵的12 个主题。

春生,播种梦想,传承历史情怀;夏长,蓬勃成长,勇于创新进取;秋实,珍惜生活,弘扬人文和谐;冬藏,蕴藏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学院筑梦之旅、科技创新之旅、农耕野趣之旅、古刹文明之旅等12 个主题在四季研学中循序渐进、相辅相成。

二、实践体验,改变学习模式,促进全面发展

行在四季,研在甬城,以天地为学校、自然为教师、社会为教材,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等形式,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悟这个世界。

在设计课程时,以研学手册为载体,借助信息化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将研学分为研学前,研学时,研学中三部分。力求有主题却不死板,可根据学生实情修改主题,成熟后还可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有模式却不单一,灵活而创意地设置内容,回归生活;有知识却不呆板,根据主题挖掘相应知识点,却不将它定为唯一目标,在充满活力的行走中润物细无声。努力将研学变得亲切而自然、感动而难忘、自主而灵活。

1.谋定后动,“预习”促了解

从上学期四季研学推出开始,学校四、五、六年级已进行了三次研学旅行。以年级为单位,研学前,学校做好路线、安全、知识等准备,设计修改研学手册内容,使其更富有趣味性、操作性、实效性。

学生则需做好“预习”任务。提前的谋定是为了更好地后发而动,教师会在互联网平台,提前发送研学相关视频资料,而提前下发的研学手册里有研学的前置任务,需要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探究文化背景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研学的内容有大致的感知,使研学效果增倍。

当然,预习行为并不仅仅是学生独有,教师也需进行“预习”。除了了解研学信息之外,更需要提前将学生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研学中,做到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身体力行,“六感”促体悟

四季研学的过程由学生、教师、导游、教官四方组成,三方教师利用多种学习体验方式,引导学生做好“六感”:耳听、眼看、脑想、口述、手记、身做。其中,教师负责总体管理以及活动记录,导游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区别于课本的知识,教官的加入则使学生有了不同以往的拓展训练的机会。

导游与教官丰富了四季研学中学生的体验,如四年级的春季研学来到了河姆渡遗址追溯历史、探索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导游带领学生了解了河姆渡的历史、教官引导学生学会了帐篷的搭建;五年级的春季研学来到横坎头村探索红色底蕴、传承革命精神,在导游的带领下,同学们对浙东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教官的讲解下,更是学习了急救包扎知识。

同时,在研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均能随时登录相关研学网络平台了解并发布相关信息,使研学旅行有记录、有分享、有交流。

3.学以致用,拓展促提升

研学后,在网络上推送本次研学相关知识的小测验,巩固研学所得,并引导学生进行研学拓展,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活动收获,促使学生勇于表达、勇于创新:四年级学生曾根据看到的炮台,自主设计了有创意的武器;五年级学生画下了拓展活动的教官、构思了有意思的建筑,以此记录研学的与众不同。展现形式多样,没有限制。

通过研学三部曲,希望所有学生以身体之,去体验;以心悟之,去体悟。

三、借信息化,完善评价体系,尊重个性差异

研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四季研学”的终点,教师需通过学校基于互联网+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研学情况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学生成长记录,激励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除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也可登录平台进行记录评价,整个四季研学过程中,将过程记录、五星评定等一系列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多样性、发展性,更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成长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四季研学”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努力打破当前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对各种知识学习的人为分离,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人为屏障,消除单纯的科学知识学习所造成的人与社会的分裂,建立起知识、文化与人格完善的桥梁,在没有铃声的课堂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洪小学子真正成为乐观负责、心灵手巧的小公民。

猜你喜欢
教官研学导游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动物入学也军训
研学之旅
黄希川
教官之吼
尴尬
网约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