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江“自动”教育思想德育课程化微探

2020-12-03 12:54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叶建松
青年心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书吧自动德育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叶建松

一、自动发展之必要——杨贤江“自动”教育思想溯源

(一)以“自”启“动”,“自动”源自人生

杨贤江认为,教育须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地进行学习与践行,这既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也是一种高效德育教育的方法。他认为:“自动”是学生本性所决定的,是通过教授、引导使学生形成“自动之力”,进而为其成功奠定基础。杨贤江“自动”教育思想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中“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德育教师的教育实践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一种外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自动”则是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因,这也提示:学生的“自动”(学)则是在德育学习与践行中发挥出决定性、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杨贤江“自动”教育思想与小学德育教育相融合,对促进学生德育学习与学生的“自动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由“动”成“自”,“自动”成就学生

杨贤江认为:具有主动观念的人,其会觉得会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并在实践过程中会对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具有被动观念的人则往往因缺乏主动性而“等待”外界对其的刺激,在缺乏外界刺激时,其往往会对很多事情或是遇到的问题持有漠然、无动于衷的态度,即使其在“动”的过程中,动的程度、动的时间也往往较持主动观念的人要有较大距离。因此,持主动观念的人往往更具创新意识与创造性,且善于运用自身的智慧、既有知识或经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或目标;同时,他们也会在“动”之前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或方案,并结合计划或方案一步步地去学、去“动”,且会逐步实现既定的目标。由此可见,“自动”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支配环境,自主地按照既定的计划或目标去践行;而被动的人往往只能接受、服从、忍受环境。杨贤江则总结性地提出:“自动的”是成人的,而“被动的”则是成器的,两者的差异是本质性的。小学生德育教育与杨贤江“自动”教育思想的整合,对促进学生“自动”德育与践行具有重要作用。

二、自动发展之行动——德育课程化实践的微探

(一)课程环境营造,铺设发展场

1.基于自动的开放环境

这里的环境,主要指校园硬件环境,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近两年注重学生自动发展环境建设。自动发展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自主、自发、自动,让学生参与环境建设,在参与过程中,融入智慧、热情和创造性,萌发热爱、提升能力、激发动力。以开放式书吧建设为例,主要引导学生亲近阅读,打造书香校园,对学生语文学习和积淀人生都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让学生自动起来?我校尝试从校21 届体艺节评选出的阅读之星中,征集“阅读书吧展示之星”。从书柜的添置、书籍的选择、书吧的装饰、日常的维护,都由“阅读书吧展示之星”自主维护。同时,学校开放学校阅览室借阅、开发《阶梯诵读》经典诗文校本教材、开展阅读考级、诗词大会等多种形式,推进自主阅读工程。将阅读全过程的建设尽可能多地向学生自主倾斜,努力营造由学生发起、学生管理、学生参与的阅读场。

2.指向自动的展示空间

校园展示空间为学生而设,也应还于学生。学校近几年,大力建设学生艺术长廊、科技长廊、特色长廊、活动长廊,向学生征集作品,由学生进行布置,让学生参与评价。以学校“诚意墙”建设为例,德育处根据学校校训“诚意正心”,向全体学生征集关于校训的名言、警句,并且说明推荐理由,由全体学生参与选出若干条入选作品,再结合学生迎新书画大赛,进行现场创作书写,评选出优秀作品,把这些作品展示到学校近400 米的围墙上。一次展示,化为学生全过程参与的实践活动,把校园环境的建设变成学生自动发展的契机。这些展示空间的建设,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欲望,激励学生自动发展的信心。

“环境诱起兴趣。”因此,小学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要重视与德育相关的环境建设,更要为学生、德育教育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教育环境,进而实现借助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自动发展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德育课程建设,构建系统群

1.自动成长课程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德育主题,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学校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逐渐形成基于“自动”发展的德育成长课程。一到六年级德育成长课,教师须结合学生各学段的身心特点、学习规律,有计划地、分阶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各学段德育教学内容逐步实现专题化教育、规范化教育。如:六年级主题“毕业的留念”,开展“快乐留念、记录时光,系红领巾、传学长情,书香满园、根植母校,知法明理、母校叮咛、毕业晚会、感恩起航”等活动。所有课程内容体现年段学生身心特点,但是核心的课程实施原则是学生的自主、参与、亲历,这样,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到六年级毕业,学生完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发展自动能力的课程群。

2.自动节日课程

节日课程是学校德育课程重要内容。学校体艺节从每年十月份启动,体育组、音乐组、美术组、书法组、科学组、综合组、语文组、英语组各组全面参与,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方案制订全过程。每月的主题德育课程,则结合节日主题开展相应活动。如学习雷锋日,组织爱心志愿者小队活动,大队委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并打扫卫生;植树节,开展“我为大地添新绿”活动;512,开展地震紧急疏散演练;六一儿童节,开展体艺节总结表彰、读书之星评选表彰活动;暑期,开展暑期假日实践主题活动。每年各节日课程依序而设,活动参与方式体现自主、参与、亲历,过程向学生打开,结果指向自动,形成自动的节日课程圈。

3.自动拓展课程

德育拓展课程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舞台,学校开展值日值周活动,由学生组织、学生反馈,学生自主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能力;文明先锋队,也由学生组成,对校内各种文明现象进行监控;小小讲解员是又一支学校学生实践队伍,接待客人、进行讲解,历练了讲解员的能力;小小服务生,培养学生独立能力、服务精神,食堂里正副桌长分饭、分碗筷,值周班同学为大家盛汤,处处体现学生实践为本,将校园生活变成自我成长的精神世界;护书小队,负责管理校园内开放式书吧;假日小队,充分发掘家长资源,利用假日,由学生自发组织,开展丰富的有意义的体验活动。组建、组织,每一支校园实践队伍,每一项实践活动,就是一门唤醒自动意识、发展自我能力的德育课程。活动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成长其中。

猜你喜欢
书吧自动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自动捕盗机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自动摇摆的“跷跷板”
关于自动驾驶
12星座之你爱读什么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