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化发展的幼儿园教师分层园本培训策略研究

2020-12-03 12:54福建省霞浦县西关幼儿园陶文莹
青年心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园本专业化幼儿教师

福建省霞浦县西关幼儿园 陶文莹

在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近年来,各地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因幼儿教师人数激增、入职标准低等原因,也造成了学前教育师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传统的“单一”园本培训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教师的专业需求厘定不清,针对性不强,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途径界定不准的问题,已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及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不同层次幼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问题,这意味着要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就需要剖析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群体在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结合教师、课程、幼儿的发展需求,探索适宜的分层园本培训策略, 向“多元”的培训模式转变,使其能有效地解决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层次分析与定位

制定分层培训课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幼儿教师的现状及其在工作实践中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根据教师工作年限、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致表现为三个层次水平:

(一)新手型教师

新手型教师基本属于教三年以下的新入伍的青年教师。他们最亟须解决的就是加强角色认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独立完成基本保教任务。

新手型教师的最大困惑就是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不明确,以致不能根据教材和幼儿发展水平设计合理适宜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时难以做到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与指导。

(二)熟手型教师

“熟手”型教师入职多年,是幼儿园保教队伍的主体。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思维,表现出经验化倾向。在教学活动中掌控度较高,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不能很好地观察分析幼儿学习行为,给予适时的帮助与支持。同时对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也缺乏反思、总结和提炼。。

(三)骨干型教师

骨干型教师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不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较强,而且能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将环境、教学、游戏、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尊重幼儿的个体需要,利用多种方式支持幼儿的学习发展。他们要解决的是教科研短板: 一是研究意识薄弱,引领与组织教研的能力不足。二是缺乏对现有的课程模式进行探讨和思考,不能很好地挖掘幼儿园和本土的课程资源,构建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课程。

二、幼儿园教师分层园本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各阶段教师的培训需求,我们运用问卷的方式,对同区域幼儿园教师在“希望培训的内容”“培训应加强的内容”“希望的培训形式”“专业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惑”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三类教师的培训需求。

(一)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我们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3 个维度具体化培训内容。专业知识包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规程》《纲要》《指南》学习等内容;专业能力包括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一日生活与班级管理、游戏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园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园本教研与教师课题研究等内容;专业技能包括语言、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

调查数据表明,教师都选择“很需要”在职培训,大部分教师认为需要在职培训最主要原因是“专业成长需要 ”。三个层次的教师有着共同的需求,他们都对开展游戏活动的相关能力有着强烈的需要,选择了“幼儿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的评价和反思”“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学习,希望通过培训掌握观察、评价、反思的方式方法,提升自我反思能力,不断促进保教能力的提升。(共性)

新手型教师更关注教师基本专业能力的课程。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职业认知与角色适应能力”,掌握“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学习“师幼互动和家长工作的技巧”,并希望培训后能解决“领域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熟手型教师更关注游戏活动的开展方面的课程,希望通过培训学习“各类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提高“幼儿游戏行为观察与分析” “游戏行为的评价与反思”能力。这同时也说明熟手型教师比较注重提升在游戏化课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骨干型教师更关注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及教科研规范等方面的课程。希望通过培训提升教育理念,学习“如何开发园本课程”,并加强教科研能力。这说明,这个阶段的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但缺少系统先进的专业理论引导,他们期望通过培训能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为日常的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更加胜任幼儿园专业引领者的角色。(个性)

(二)希望的培训形式

三个层次教师由于培训内容需求的不同及年龄段特征,他们希望的培训形式也有所不同。

调查发现新手型教师其在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基础知识薄弱,因此希望依靠以专家讲座、集中学习为主,辅之以教研讨论的培训方式来尽快完成角色适应。同时青年教师思维更为活跃,也大都倾向于互动式培训、观摩研讨这样形式更为灵活自主的、参与性较强的培训方式。

熟手型教师希望有更多外出观摩的机会,更直观地感受新课程的实施,拓宽视野,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再辅以集中学习、专家讲座,将学习到的先进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研讨和实践相辅相成,培养教师自我学习、反思改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骨干型教师因人数较少,他们都选择了以小组研修、实践指导为主,互动式培训、教研讨论为辅的培训方式,在专家的引领下,组成教科研小组,展开系列教科研活动实践,并最终得出研修成果,这也符合骨干型教师渴望专业提升、多出成果的特点。

三、幼儿园教师园本培训课程分层设计

根据三个层次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培训目标,以及对不同层级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需求的分析,分层制定“培训菜单”。 包括培训专题与内容要点、培训形式、培训学时、自学书目、学习资源等,探索适合园本需求的三个层次教师的培训课程,构建起幼儿园园本分层培训课程体系。

四、幼儿园教师分层园本培训考核

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目标,确定相应的目标考核清单。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分层培训进行“三段式”(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考核评价。采用“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幼儿园评价”等多元参与的考核评价方式。对教师全面、公正、客观地考核与激励,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培训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成效。

总之,在幼儿园园本培训中实施以“分层培训、全员发展”的创新模式,通过对不同层次幼儿教师观察、了解和科学的分析,按需供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教师对于专业化提升的需求,促进幼儿教师的学习动力和对于学习的持久力,由低级向高级层级过渡,才能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幼儿园总体保教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园本专业化幼儿教师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