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快乐读书吧 优化语文课外阅读

2020-12-03 09:00
名师在线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教材

周 慧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第一小学,广东东莞 523808)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快乐读书吧”的提出和实施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有效范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把语文教学简单地定义为读教材、学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因此,教师要跳出教材,用教材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海洋里畅游,感受阅读的乐趣和魅力,进而为学生的思维插上灵动的翅膀,让他们体会“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

一、“快乐读书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

“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教材新增的一个栏目,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新鲜,很多习惯老教材的教师面对这一板块不知所措,不知道教材编排的意图,因此不愿意在这一块下大功夫。部分教师认为这一板块可有可无,对教学作用不大,在教学时只是简单提一提,甚至有教师直接跳过这一块。

(二)认识浅薄

有些教师对开设“快乐读书吧”的意图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浅薄,因而将这块当成简单的课外阅读课,一到上课就让学生带着课外书自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随意性很强。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明白一定的道理。部分教师随便找一篇寓言故事就让学生读,没有提出阅读目标和要求,也没有给予指导,学生读得很机械、读得很被动。在学生读完后,教师仅仅让学生简单地谈谈明白的道理,并未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这样的阅读方式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没有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且效率低下,失去了这一栏目的重要价值。

二、“快乐读书吧”教学改进意义

(一)联系教材,拓展阅读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任务、落实阅读目标是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甄别和选择,能够结合教材中原有的课文与知识要素,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带着任务阅读,进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1]。

(二)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快乐读书吧”上成简单的课外阅读课,对于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学生来说,便成了一种负担,慢慢学生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阅读主题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一些丰富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保持阅读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在设计好规定的教学内容后,将“快乐读书吧”栏目延伸到课堂,设计主题活动,开展“我最喜欢的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将阅读的故事讲出来,并“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讲得最好。小学生爱表现,为了在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他们会认真阅读,并有意识地记忆一些精彩片段,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效果。这种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三)做好导读与交流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这一理念体现在“快乐读书吧”中表现为教师要做好导读,并组织学生做好阅读交流。例如,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教师让他们思考该书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都有哪些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是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等等。经过这一系列的思考,学生会真正明白阅读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改革与进步。

三、“快乐读书吧”教学优化策略

(一)趣味导入,吸引注意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阅读也不例外,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阅读中,从而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快乐读书吧”的导入时,教师要采取趣味性的导入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到阅读课堂中,为后续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喜好和阅读内容,采取多媒体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等多种方式,提高这一模块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导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十万个为什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变硬?为什么削了皮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黄?”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但小学生由于知识的限制,对这些现象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讨。教师将它们搬到课堂上,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让学生带着兴奋、疑惑、新奇进入阅读活动中。这样教师就营造出了一种浓浓的语文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是否感兴趣取决于教师的导入,有效的导入就像一把精美的剑,能够直击课堂,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了解阅读的主要内容,产生阅读欲望。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导入,通过设计精彩的导入,拉开课外阅读精彩的帷幕。

(二)多方阅读,营造氛围

氛围是学生阅读的催化剂,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学生在良好氛围的影响下会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真正爱上阅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活动中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阅读效果。

例如,在三年级“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朗读《曲突徙薪》这则寓言故事:“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他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很快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加快了学生与故事的融合。讲完故事后,教师带领学生层层剖析故事内容,明确寓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然,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有了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会顺利得多。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伊索寓言故事。让学生配乐朗读《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等一些短小的寓言故事,感受伊索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指名朗读、比赛朗读、分组朗读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朗读中掌握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效率。

(三)做好记录,丰富积累

“快乐读书吧”开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培养语感,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记录,留下阅读痕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将吸收的语言知识内化为语文能力,为写作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阅读记录卡”,将课外阅读过程中的生字词、好词好句、精彩片段、读书心得等记录下来,不断扩充学生的语文储备。学生只有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才能在写作中“得心应手”,写出文从字顺的作文来。为了落实这项工作,教师要抽查、不定期查,并做出阅读评价,鼓励学生做好阅读记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除这种记录方式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分类记录,如将课外阅读中描写春天的诗词和语句整理在一起、将描写人物的词语、句子收集在一起……若教师能坚持做好这项工作,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将会得到突破性的提高。

(四)教会方法,提高效率

学生只有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高效阅读,提高阅读的实效性。课外阅读不是让学生盲目阅读、随心所欲阅读,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读。阅读的目的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方法自然也不同。常用的课外阅读方法有泛读和精读。所谓“泛读”指的是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整体、粗略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无须逐字逐句研读,只要抓住一些重要的内容和章节阅读就可以。这种方法常常用在长篇小说的阅读中。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对内容多、情节复杂、人物关系重叠交织的长篇小说很难“面面读到”,部分学生甚至由于理不清思路直接放弃阅读。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取泛读的方式,学生只要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即可。

精读是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对书中的某一个人、某一个情节、某一个片段、某一个章节进行详细的精读,并对文本的中心思想、表达手法、写作特点等做出必要的分析。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短小的记叙文、散文等。

具体在课外阅读中要采取哪一种方法,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和要求灵活选择。“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教师可以精心挑选适合精读的文章,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

结 语

总之,“快乐读书吧”的开展和实施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即要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充分领悟“快乐读书吧”创编意图的基础上,重视课外阅读,优化阅读方法,让学生高效、快乐地阅读,让高品质的阅读融入学生的课程学习中,从而开阔学生阅读视野,为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教材
教材精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