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分析

2020-12-05 01:10张红叶
智慧健康 2020年27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方法专业

张红叶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

0 引言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根据目前临床护理经验可知,老年患者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难点,目前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转变,且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实际的融合性差都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1],因此需要通过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争取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目前的老年护理专业应当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其专业特性主要偏重于实践,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在高校进行老年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案设计时,应当着重的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设计规划。从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其发展时间较晚,并且起步速度较慢,在高校的实训课程中往往集中在医院的老年病房,但老年护理的社会化,使得这种医院为主体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因此应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析。

1 对老年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与其他专业不同,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是较为新兴的教学行业。并且其发展背景是基于我国近些年速度较快的老龄化趋势,老年护理专业的相关人才需要对相关的护理知识以及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并且需要对老年的人文社会心理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同时还需要对相应的实际操作技术进行系统的培训,从而使培训的人才具有多方面的护理能力特征。而且老年护理的护理对象往往具有着普遍的特殊性,因此,护理专业所培养的护理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护理能力。护理人才需要对医疗卫生组织机构的相关工作有所了解,并且需要对保健等实际护理操作内容予以充分的学习,通过以上方面的学习,护理人才在就业之后应当具备能够满足病房护理、社区护理、养老机构护理等综合性护理能力,进而使护理人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2 老年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育教学角度来看,目前老年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依然面临多方面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转变

目前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期间,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依然没有创新,还固守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且在教学效果评价中还存在诸多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2]。很多教师在教学期间习惯性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虽然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期间经常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参与实践教学,存在事倍功半的问题。

2.2 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实际的融合性差

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开始被应用到护理实践教学中,例如微课、翻转课堂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被有效应用到护理实践教学并发挥预期效果的却寥寥无几。例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需要学生在课前复习与护理实践有关的内容,并将学习结果应用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难以投入全部精力,且有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影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除此之外,很多科学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在护理教学中得到体现,最终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3]。

2.3 教学结果评价不够充分

目前的高校老年护理专业在整体教学中不具备较为充分的教学结果评价体系。整体教学评价体系相对更注重于理论上的内容考察,而不能够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结果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考察过程中往往会以实际的课堂理论教学考试分数作为整体教学评价的切入点,而对于实践类的教学结果评价,往往采取形式主义与忽略带过的敷衍方式。进而导致整体的教学结果评价体系存在实践方面考察的不足,而不注重对整体实践类教学进行优质的教学结果评价,将进一步导致高校老年护理专业教师及其学生对整体高效护理实践结果采取忽视的态度,进而将更加不利于学生对老年护理专业进行实践方面的学习,使整体学生的老年护理师专业实践经验大幅度降低,从而为整体高校老年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推进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同时也更加不利于高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

3 老年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实现

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目前老年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好存在诸多不足,所以为了保障教学效果,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3.1 高校老年护理专业应积极优化整体护理课程体系

传统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往往面向于病房性护理,而老年护理更应该满足整体社会的需求导向,并且能够以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能力为背景,满足护理目标的多元化需求。在进行高效护理课程的设置时,学校应当将课程的设置以传统护理知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医疗保健知识进行融合,从而使整体的课程具有老年护理的特色。在课程设计时应当将课程分为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保健护理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模块,进而使学生在进行老年护理的课程学习时,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而在课程的设立时,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对实践课程的设立,应当积极的创办校外的实习与实训课,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毕业时更好的完成社会的融入工作,而校外实训的实训方向应当不止于病房类型,对社区老年护理及养老机构等培训课程也要进行更加系统的安排,进而使学生对老年护理的整体专业内容具有更加立体化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在就业前能够及早的认清自己的能力范围优势,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提前性的规划。

3.2 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护理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未来教学期间,教师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立足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中的知识点。

所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事件教学期间不应该只关注执行医嘱、发药、静脉输液等基本护理操作,还应该遵照预见性要求,分析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最终增强岗位实践能力。例如针对部分老年患者长期遭受病痛折磨而造成依从性差的现象,教师在护理实践教学期间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采用情境教学法,将临床护理场景还原在课堂上,要求“患者”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问题,例如对预后不自信、抗拒治疗、持续心情低落等,让学生感受到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并通过尝试与“患者”沟通,采用一对一健康宣教的方法实现心理干预。期间教师全程观察学生的护理技巧,针对学生护理实践期间的面部表情、语气等可能造成护患纠纷的风险及时指正,深化全体学生对老年患者护理问题的认识。

通过上述方法,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场景的基础上锻炼自身护理能力,具有满意效果。

3.3 翻转课堂,创新护理教学方法

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翻转课堂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教师在老年患者实践护理教学期间,应该充分认识到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的认识,在改进其中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应用,这是进一步增强学生护理实践水平的关键。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护理实践教学期间需要教师细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并根据老年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限定。以“老年患者压疮预防护理”为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具体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先在课堂上明确“老年患者压疮预防护理”的主题,叮嘱学生在课下在网上收集与“预防压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并结合书本内容与寝室同学进行讨论;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踊跃开展课前学习,可以发挥寝室长作用对本寝室的同学进行监督,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②在第二节课开始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方式与内容进行改进,根据课堂学生数量划分为若各个小组,并通过组间讨论的方法开始详细讨论与“老年患者压疮预防护理”有关的内容,如压疮的发病机制、护理预防方法、为老年患者翻身时的注意事项、受压部位的按摩技巧等,使学生能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法深化对压疮护理的认识。③在翻转课堂后,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统计,并重点分析每组学生讨论不佳的情况,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对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期间的各种难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4]。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方法对老年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技巧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实现了自我思考、自我学习,有助于提高护理技能水平。

3.4 以临床工作为导向开展实践教学

医院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难度大,并且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可能面对各种突发问题,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护患纠纷、住院患者数量激增等,这些都会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床旁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近距离的了解患者,并由带教护士详细分析患者病情,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患者的护理技巧做进一步细化。

每一个职业都具有其独特的工作过程,由于工作所面临的对象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可以反映出其职业具体的内容特征。而老年护理的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以及相应的工作内容,因为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均有其固有的特点。在进行老年护理专业的实训课程时,学校应当积极的将整体护理的工作过程引入到实训教学内容中,在使用过程中充分的对不同性质的老年护理进行充分的模拟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对整体老年的护理环节有充分的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将工作过程带入到教学设计中,也将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不同环境之下的老年护理工作内容。能够使学生对短期护理、中长期护理及长期护理的区别与工作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与学习。此外,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突发情况的处理,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应对诸如老人摔倒等突发状况,并且增强学生与家属的沟通能力,进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在面临问题时的解决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主动与医院取得联系,根据医院相关科室的护理经验,明确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并将其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将整个教学方案细分为不同环节,通过不同环节之间的紧密协作,使学生掌握不同情况下老年患者的护理方向。例如如何对新入院老年患者进行身体评估,或者对家属的不良情绪做安抚、如何提高患方的依从性等;部分老年患者在夜间可能出现失眠、跌倒等情况,教师可以围绕上述问题对学生进行锻炼,使学生面对各种临床护理风险都能做到有的放矢[5]。

3.5 重视护理教学结果评价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对护理教学质量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下一阶段工作中需要教师持续优化护理教学结果评价的相关内容,结合学校的护理技能考评方法、医院实习护生考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6]。常见的评价包括试卷、技能操作、实训报告等,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考试结果,也应该结合实习医院反馈、其他教师评价等内容,确保考评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高评价结果的严谨性。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①带教老师在每科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考核结果;②带教老师对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以及成绩进行评价,包括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基本护理操作方法以及专业护理技巧等;③对学生各项基础护理能力的评价,例如面部表情使用情况、语言艺术使用情况等,确保评价结果能够体现学生的具体护理操作行为。

3.6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当充分的融入校企合作环节

传统的老年护理专业往往注重学校与医院之间的合作,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老年护理专业应当注重与学校之外的各个养老机构及社区进行合作。目前我国的民办类养老机构正在逐年递增,因此该类企业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机会。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优质的校企合作将使学生对老年护理的保健方式、老年康复训练内容及民营养老企业的养老日常操作规范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具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性。并且能够使学生在日后进入到民营养老企业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护理对象,再进一步开发学生的资源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护理专业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

4 结论

针对目前老年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在学生培训期间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认识到不同教育方法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要求细化学生的培训要求,这样才能全面增强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要求。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应当充分地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整体教学设计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主观问题解决能力及知识获取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通过优质的教学内容,对现实中所面临的护理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使其在就业时能够应对更加多元化的岗位需求。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方法专业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部分专业介绍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