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生物反馈仪在ADHD儿童注意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0-12-07 09:33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保门诊感统训练儿童保健科天津30007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2期
关键词:脑电波脑电多动症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保门诊感统训练儿童保健科 (天津 30007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仪联合药物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正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入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使用Conners量表和脑电波振幅分别评价两组患儿行为和脑波变化。结果:用Conners量表测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行为因子,多动因子,多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脑电波θ波频率较对照组降低,β波和SMR波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仪在多动症儿童的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辅助治疗。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al deficit with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也被称为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精神疾病。该病目前本中心使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有文献表明:脑电生物反馈仪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无创、无副作用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分析脑电生物反馈仪在多动症儿童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100例本中心收治的ADHD患儿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100例本中心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儿童中有男孩32例,女孩18例;年龄为7~12岁,平均(8.6±1.6)岁;对照组50例儿童中有男孩33例,女孩17例;年龄为6~13岁,平均(9.1±1.5)岁。所有儿童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关于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1],且智力为正常水平的儿童。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躯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纯进行药物治疗,所有儿童均使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期间同步开展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本次研究采用生物反馈系统进行治疗,采集儿童脑电波并以实时反馈,抑制4~8Hzθ波,强化12~15Hz的感觉运动节律波。每项训练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持续2min,其余四个阶段为反馈治疗阶段,持续5min,每次训练持续时间为25min,1周3~5次,2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1.3.1 通过康奈氏(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患儿评定。主要评估:行为因子,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所得分值越高,患儿临床多动症状越严重。

1.3.2 采用脑电波振幅值评定,包括:θ波,β波和SMR波。θ波:负面情绪(失望受挫困倦),需要降低;β波:主要用的是低频,引起注意力,此波越高越好;SMR波:低频,β波的一种,主要指:控制力,简单注意力,越高越好。

1.4 观察指标

观察脑电生物反馈仪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儿使用康奈氏量表和脑电波振幅值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对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值做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onners量表测试结果

经治疗使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评分比较,研究组行为因子,多动因子,多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onners量表测试结果(±s)

表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onners量表测试结果(±s)

组别(例数) 行为因子(分) 多动因子(分) 多动指数(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50) 2.33±0.59 0.53±0.32 2.31±0.41 0.85±0.46 1.98±0.23 0.87±0.26对照组(50) 2.21±0.53 0.74±0.35 2.29±0.38 1.21±0.69 1.92±0.14 1.13±0.47 t 1.07 3.131 0.254 3.07 1.576 3.423 P 0.287 0.002 0.801 0.003 0.119 0.00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电波频率变化比较

研究组ADHD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脑电波θ波频率低于对照组患儿,β波和SMR波频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电波频率变化比较

3.讨论

ADHD是儿童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性格冲动、多动等[2]。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很多,如剖宫产、孕妇妊娠时用药、难产等,同时外伤、环境污染、饮食以及家庭教育等都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3]。脑电生物反馈主要是利用脑电活动观察以及反馈学习的方式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脑电生物反馈仪可以通过选择性强化或抑制某一频段的脑电波达到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通过抑制4~8Hzθ波,强化12~15Hz的感觉运动节律波,从而提高多动症患儿大脑低唤醒水平,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4]。注意力训练主要是通过意念控制保持运动状态,能够让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减少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视觉追踪训练主要是通过持续性追踪目标运动,从而提高儿童的视觉追踪能力;实时任务训练主要是通过持续性刺激患儿的大脑意识,从而激发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改善注意力分散的状况;短时记忆力训练主要是通过记忆闪烁图片的内容与顺序,从而改善儿童的短时记忆力;辨别力训练主要是对突然出现的图片进行判断,从而锻炼儿童的反应力[5]。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Conners量表中行为因子,多动因子,多动指数评分和脑电波振幅值评定改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药物治疗联合脑电生物反馈仪更有助于改善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

综上所述,脑电生物反馈仪在儿童ADHD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脑电波脑电多动症
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来自任务切换的脑电证据*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大嘴找规律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基于脑电情绪识别的研究现状
不走神耳机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中的脑电相干性分析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二氧化碳气腹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