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观察

2020-12-07 09:34厦门市儿童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供应科室消毒

厦门市儿童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8名2016年8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人员为研究对象,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成员前后工作质量评分、消毒质量评分。结果:管理前两组工作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试验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消毒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试验组工作消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应用细节管理,可有效提高物品消毒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在医院中消毒供应室是重要且最为基础的科室之一,其基本职责在于向全院各科室提供各类无菌、医疗等用物,与全院的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影响患者安危的重要因素。在医院中部分医疗纠纷、事故的源头都出自于医院消毒供应室[1-3]。随着近些年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院的质量要求、护理要求更为严格。本次探究选取了2016年8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中就职人员8名,探究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现将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8名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就职人员,将其采取单双数字方式分两组,每组4名,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试验组,每组450件消毒器械物品,对照组中男性1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为54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40±1.2)岁,文化程度:本科1人、大专1人、中专1人,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1名,试验组中男性1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38±4.87)岁,文化程度:本科1人、大专2人、中专1人,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1名,两组成员从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入选标准:(1)均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2)年龄>18岁,工作年限大于6个月;(3)均知情,且自愿加入研究;(4)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无痴呆、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即按照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清洗消毒规范开展工作,缺乏健全的流程及制度。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之上,给予细节管理,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1)对安全隐患进行评估:统一考核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内容中包含:日常表现、医院感染意识、工作态度等。考核结果:中心工作人员存在态度不严谨,感染防范意识较低、工作不认真等情况,从而会增加医疗纠纷、消毒不合格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隐患过程中对设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配置较低,影响消毒及灭菌质量的设备。

(2)细化任务、责任到人,以提高每个中心人员的职业素养为目的,可定时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对相关护理知识、注意事项、安全隐患等内容统一学习,对安全护理激励严格执行,制定奖罚政策,针对工作中不认真人员实施惩罚政策。此外,要求每人将每日上班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出现纰漏查阅。

(3)质量监督: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小组中包含不同级别,通过不同级别小组的每项工作监督,每隔一段时间小组成员对科室的消毒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出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4)规范摆放:工作人应对物品的摆放、物品的回收要按照工作要求清楚掌握,并佩戴专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按照严格标准流程对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等。

(5)设备、器械等清洗、维护:对于每个科室所需器械、设备安排专职人员管理,管理照看过程中,按照每项设备、器械的要求,制定维护表格,提前提醒相关工程师对设备、器械维护,并对其进行定时检测、评估,存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安全运行。器械、设备清洗时,对于性能较差的器械提醒及时更换,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1.3 观察指标

工作质量评分:观察记录两组成员管理前后工作质量评分并进行对比,包含安全识别能力、隐患防范意义、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本院自制评分表,发放每组成员,每项100分,分数越高工作质量越优秀。

消毒质量评分:观察记录两组成员管理前后消毒质量评分,包含:包装质量、管理质量、回收及时性、供应及时性。本院自制评分表,发放每组成员,每项25分,分数越高消毒质量越优秀。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资料一般运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工作质量、消毒质量变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成员管理前后工作质量评分对比

管理前两组工作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试验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管理前后工作质量评分(±s,分)

表1.对比两组管理前后工作质量评分(±s,分)

组别 n 安全识别能力 隐患防范意义 服务态度 护理质量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试验组 4 61.04±8.12 90.25±8.13 64.78±8.25 91.05±7.01 68.11±9.26 92.07±4.12 69.25±9.41 90.63±6.25对照组 4 61.05±8.13 74.23±6.12 64.88±8.27 79.11±6.01 68.14±9.31 81.05±11.8 69.36±9.48 79.25±5.40 t 0.002 3.143 0.188 2.586 0.005 4.205 0.016 2.756 P 0.499 0.010 0.428 0.021 0.498 0.003 0.494 0.017

2.2 两组成员管理前后消毒质量评分对比

管理前两组消毒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试验组工作消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成员管理前后消毒质量(±s,分)

表2.对比两组成员管理前后消毒质量(±s,分)

组别 n 包装质量 管理质量 回收及时性 供应及时性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试验组 4 15.89±2.31 23.89±0.59 16.01±2.51 23.91±0.61 16.08±2.54 23.78±0.63 17.11±2.61 23.48±0.89对照组 4 15.91±2.34 19.12±1.58 16.04±2.53 19.25±1.61 16.11±2.59 20.58±0.91 17.14±2.63 20.11±1.11 t 0.012 5.656 0.017 5.413 0.017 5.782 0.016 4.737 P 0.495 0.001 0.494 0.001 0.494 0.001 0.494 0.002

3.讨论

消毒供应室为医院的特殊科室,主要向临床各科室提供医疗用品、敷料、无菌器材等,并负责器具、器械的回收、消毒以及摆放,因而工作人员有少许不规范等就会引发全院感染或是不良事件发生,对就医患者医疗安全形成一定威胁。继而,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消毒质量、整体护理管理水平,是首要任务。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细节管理[4,5],即将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定进行完善,每位成员明确自身岗位职责,管理人员定期向成员培训相关风险管理意识、护理质量、工作质量等内容,对医院中所使用医疗器械、设备物品,从回收、清洗、包装及发放等4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严格的质量标准执行。此外,帮助护理人员树立良好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细节规范操作,使消毒供应室整体管理质量得以提升。

在本次研究数据结果中,管理前两组工作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管理后试验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消毒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管理后试验组工作消毒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提示,在细节管理指导下,可有效转变成员工作态度,提高积极性,将其工作质量提高,同时,提高科室包装质量、回收及时性与发放及时性,将整体消毒质量提高。

综合以上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应用细节管理,可有效提高科室工作质量、物品消毒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供应科室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