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生融合”理念下丘陵地区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

2020-12-08 07:35彭渊红
时代人物 2020年28期
关键词:乡镇小镇特色

彭渊红

(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党校 重庆永川 402100)

关于三生系统,目前学界没有明确定义。关于“三生融合”,可以从时间的维度进行理解,既历史文化积淀的延续和发展。而本文中的“三生融合”应该从空间的维度去理解,是生命存在之基本形态,社会发展之根本保障,具体到的是“生态”“生产”“生活”,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其中,生产是核心,生态、生活的布局应有助于特色产业的持续集聚和升级,三者共同发展,为建设新型城镇化、适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丘陵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调研组对西南片区丘陵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这些小镇除了存在存在缺水、山地高低不平等特征。在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还存在战略定位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政策配套缺失等问题。

战略定位不鲜明。特色小镇建设有别于行政镇、工业园区、新农村、产业新城等的建设。从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所调研小镇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方面都还不到位,在政策导向、建设原则、培育重点、发展理念和功能定位上都不够鲜明。

管理机制不健全。很多地方特别是离城镇较远地区,缺乏统筹领导,相关部门、镇的职能职责不明确。主管行政机构有多头特征。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明确,导致特色小镇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多重管理,重复开展工作。

政策配套缺失。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缺乏专业支撑,没有突出鲜明的产业特色,在现有规划中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不够,未能实现多规融合。另外在建设过程中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重制约、导致有规划,实施起来落不到地,项目推进缓慢。

用地指标受限。一是小城镇建设本身拿不到国有土地建设指标。二是小城镇土地多数是集体建设用地,要征用就得走土地征用程序,而又达不到征用地规模,申报困难。三是现在小城镇没有建设指标,原来的建设用地有限,又与基本农田保护存在一定的矛盾。

特色产业支撑不够。许多小镇挖掘不到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作为依托,或是有特色产业的小镇,但由于商贸物流系统欠发达,淘宝、移联网信等农村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游客当地小量购买外,没有形成大宗旅游商品向外地输出的局面,导致产业聚集效应不强。

丘陵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理解中央精神,回归基本价值,实现“三生融合”。特色小镇建设需要“产城人文”并重。不能因为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就忽视生活、生态方面的功能完善,否则容易造成人口吸引力不足。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具备产业园区的聚集生产功能,同时要强调生活空间、生态环境一体协调。在生态保护、资源节约、文化传承等方面都要加于考虑,切实做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共荣共生。

优化体制机制,促进共享发展。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力度,强化部门协作,明确职能职责,集约使用资源、资金;二是立足于乡镇现状,加快规划,实现合理布局。依托乡镇所具有的“特”色资源以及地利分布格局,合理划分功能区,实现生态、生活、生产的协调发展和有机统一;三是完善交通设施,实现城、镇、乡的互联互通。在不减少有效耕地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建设用地,合理规划实现以最少的资源建设最有效的交通网;四是激发社会能动性,农产业的发展受时令影响大,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特点策划时令活动,根据不同季节策划不同主题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吸引社会人士,促进乡镇消费。

构建“三生融合”空间载体。从生态视角看,构建“三生融合”特色小镇,就要以当地资源特色出发,利用好当地山体、水系、地形地貌等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是“特”,为了提高特色小镇的景观价值和产业价值,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开发和利用,重在保护其原生态与乡村特性;从生产视角看,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以经济进步为基础,特色小镇要发展,同样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在农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的、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业,完善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乡村地区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同时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以及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以农产业为基础推动乡镇旅游业发展,再以乡镇旅游业为抓手拉动农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乡镇产业的良性发展;从生活视角看,文化的差异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因此建设特色小镇,在整体提升改善居民生活的同时,也应当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避免趋大同、千篇一律。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一是构建基础产业+核心产业+附加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根据乡镇特色发展适应于本地的良性循环产业;二是根据现状本底和原有产业产业基础,以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和多元化为切入点,因势利导,创新发展;三是实现流通载体无缝联结,推动形成“水公铁”三位一体交通网络格局;四是以合作开发为手段,实施基地式布局、园林式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江岸乡村旅游,与其他乡镇合作开发旅游环线,进而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外在形象;五是发挥四区(县)交汇处优势建设边贸中心,重点引进餐饮住宿、金融机构,文化创意等企业,着力打造新、老城互动商圈等措施,有序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

猜你喜欢
乡镇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