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当代艺术中“观念至上”引起的审美反思

2020-12-08 07:53乔雪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感性艺术作品当代艺术

◎乔雪

一、从抽象到具象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会发现不仅仅是绘画,包括艺术思想、艺术形式、科技发展都是从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再理论的过程。其中单从艺术角度来看它们最开始出现的例如图腾崇拜、巫术礼仪都是以符号的形式体现原始绘画的象征性与抽象性,这些特征正是原始人最单纯质朴的情感表达。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和不同的审美理想,在这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艺术进展是由抽象到逐渐成熟的具象。正如李泽厚所言:“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现在依旧广为流传的经典艺术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家们的创作风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戈雅,他在经历了严酷现实后最终秉承着“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理念开始了版画的创作,对当时黑暗堕落的社会进行批判,希望社会可以回归理性迎向光明。戈雅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的作品风格时而隐喻时而直接时而讽刺时而抨击,通过这种方式来鞭挞现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具有超前性。因此戈雅的艺术作品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牵动着我们的灵魂。在具象中都孕育着抽象的种子,而抽象艺术中也或多或少有着具象的影子。

二、从具象到抽象

无论现实如何,艺术家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作品并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力。在探讨前卫艺术时,可以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说起,立体主义强调几何化的结构形式呈现了物象的空间感;再到蒙德里安富有哲学意味的几何抽象画;而西方后现代之父杜尚,在他看来,“艺术正在被拿来作为一种符号的形式,如果你愿意这么认为的话,不可以再把它降低到装饰的功能上去。”

那么抽象的艺术到底怎么界定呢?在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作品并不是浅浮于表面的简单涂鸦,而是基于理论研究的对点、线、面包括对颜色分析的有价值内涵、有支撑的艺术作品。同样,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有一幅著名的油画《强暴》,在画面中的女人没有身份姓名,她的存在只是因为她是性的代名词,这属于抽象艺术。众所周知,现代艺术不断受到质疑,例如缺少绘画技巧、未考虑到作品的美感等等一些问题,使得它被人们所接受与熟知成为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但是,这些现象也恰恰说明现代艺术家们已经跳出传统的圈子,不再把评价艺术作品界定在一定的规矩范围内。

当代美术批评家何桂彦说:“当代艺术要贴近现实、直面现实、反思现实、批评现实,其核心的目的仍然是希望立足于人性、人本、人文为基石的文化传统,当代艺术的文化诉求最终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的拷问,对自我的拷问,对人性的拷问。”现如今当代艺术还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艺术是自由个性多元化的,它打破了传统审美的范畴,使大众视野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黑格尔认为,艺术美的最高领域是心灵领域,而心灵的最高原则是自由。由此可见,审美没有绝对,我们更不应该对审美标准有过多的标准与束缚。但是审美不是过度自由的,它是有界限的,无论是审美意识还是艺术作品都应符合人伦道德,使得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塑造人格的基本功能。

三、结语

如今在“观念至上”的当代艺术中,我们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康定斯基,霍采尔等人的抽象理论我们可以研究借鉴,但对于在内容上低级无趣、失去自我的“观念至上”必须摒弃,而那些打着当代艺术幌子违背人伦道德的作品最终也会被新的艺术浪潮推翻替代。作为中国艺术传承的新青年一代也应该去传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绝不能够割舍抛弃它。虽然艺术在于自由,但在艺术创作中也不要丢失自我,做到感性与理性相融合。尽管当代画家们绘画风格和艺术感受看上去荒诞怪异、晦涩难懂,但这也正是他们具有高度想象力与多元化视觉感受的表现途径,学会理性大于感性但又不压制感性的独特审美表达。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它蕴含的哲学思维:从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 每一次循环都是对上一次的超越,也是人们审美要求上的一次飞跃。

猜你喜欢
感性艺术作品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