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0-12-08 07:35冷锦英
时代人物 2020年28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冷锦英

(辽东学院 辽宁丹东 118000)

在地方高校专业教学改革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国家意识形态出发,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在高校教学中,寻求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关联性,采取渗透教学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英语专业课程中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推进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同时,针对“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的大学教师,应该具备“思政”观念和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内容,促进英语教学的“思政”转型和升级,实现专业教育和价值的统一,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品格的英语教育人才。

实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地方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把“课程思政”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系统实施英语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辅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对于地方师范英语专业而言,思政教育的融入,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思政”教育,十分必要,是对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补充。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中,需要学习英语,接触英语国家甚至更多国家民族的文化思想,因此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是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方式。

坚定师生的政治立场。英语专业和其他专业不同,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听说读写、翻译等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学校园学习环境中,课程学习比较轻松,充斥着不同国家、地区的多元文化,因此学生能够接受外来文化,但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辨别和分析不良思想文化的能力,容易出现过于崇拜西方文化,政治认同偏离的情况。基于这一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需要引入课程思政内容,传达给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辩证思考问题,客观、公正的对待外来文化,从而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探索

从根本上而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为了引导学生在专业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本文将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中的教师、专业的“思政”结合、英语“思政”的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推动课程思政在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更好的规划建设和实现发展。

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政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思政内容的引入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品德培养有导向作用。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践行者和一线实施工作者。英语专业教师所具备的思想政治教学能力,对“思政课程”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为此,身为师范类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思政”教学能力,引领学生认同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意识阵地。教师不仅仅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深刻理解和体会党的执政理念[1]。更要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讲授和弘扬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引导学生思辨能力、双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爱国爱党爱家的情怀,提升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等。

结合 “思政”的特色英语课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单一的教师的引领,是无法全方位地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因此,地方师范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拆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例如,英语课程中会过多的阐述西方民族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内容。教师在向学生传达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可以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对中西方的异同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事实上,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背后的人文精神进行思考,也是促进学生提升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一种方式。因此,带有鲜明“思政”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世界观等,为将来进入社会的成长和进步打好“思政”基础。

创新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融入“思政”的英语专业课程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升英语专业“思政”的教学有效性,比如,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视听说教学法等,在英语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呈现“思政”教育。例如,为了丰富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英语演讲等类型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演讲活动中体现出“思政”的原则和内容,体现出英语演讲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2]。在英语演讲活动中,学生的个人魅力充分展现,也提升了其他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此同时,英语教师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针对生活中常见的道德现象展开积极的探讨,在班级中形成学生踊跃发言的良好思政氛围。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注重启发式提问,引发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引导和端正个人的学生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的态度和行为。

高校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承担着高素质人才输送职责,同时也肩负着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地方师范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也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通过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希望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政治立场坚定正确的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