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乐观培养的方法

2020-12-08 07:35李焕玲
时代人物 2020年28期
关键词:塞利习得性人生态度

李焕玲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也应该是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的一代。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可见,育心与育德同样重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现实问题,难免遇到不如意、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文章将对乐观的内涵、乐观的重要意义和乐观培养的方法进行阐述。

什么是乐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把“乐观”解释为: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有研究者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以普遍的乐观期望为特征(Carver et al.,2009);也有学者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Peterson & Steen,2009)。研究者们区分了乐观解释风格和气质性乐观。气质性乐观是总体上期望未来好事多于坏事。“乐观的人在困难面前会继续为目标奋斗,还会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调整自我状态,以便尽可能实现目标(Carver et al.,2009)。美国积极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教授和Chris Peterson教授认为,乐观不是一种人格特质,而是一种解释风格(Peterson & Steen,2009;Seligman,1998)[1]P96-98。

乐观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2]P13-17。有了积极乐观作为心理基础,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才能迎难而上,而不是畏难退缩,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综上,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解释风格,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文章中主要采用美国积极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教授Chris Peterson 教授的看法,即: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

为什么要乐观?

乐观可以奠定成功的事业。美国积极心理学家M a r t i n Seligman教授认为,乐观决定着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成功。换而言之,乐观可以奠定成功的事业。成功的解释风格理论认为,获得成功的人除应具备能力、动机外,还需要乐观,可以说,乐观是成功的必要品质。塞利格曼团队对15000名保险业务员进行了归因风格测验和职业剖析测验,结果显示,乐观组的保险业务员,销售业绩比较好,在第一年里,乐观组的业务员业绩比悲观组的业绩好21%,第二年,差距增大到57%[4]p96,这正是因为乐观造就了坚持,乐观提高了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乐观的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乐观的身体不生病。塞利格曼在“幸福五部曲”——《活出最乐观的自己》(Learned Optimism)中用多个研究验证了悲观会使人的免疫系统处于低活动状态,免疫功能比较差。另外,塞利格曼和罗丁、利维合作研究,用临床实践证明了认知疗法对免疫系统提升有积极作用。2年时间里,他们治疗40名直肠癌和皮肤癌患者中,接受认知治疗患者的NK细胞活动性提升得很快,但是控制组的患者并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实验说明,认知疗法的确增强了免疫系统的活动,乐观,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塞利格曼还通过众多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消极心理状态,它不只是影响了人的行为,更严重的是它会深入细胞的层次,使人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塞利格曼认为,乐观之所以影响健康,是因为乐观可以防止无助的发生,使人维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减少坏事情发生的次数,乐观的人一般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这些都为人的健康提供有益的条件。

综上,乐观,对于个人的建康成长、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乐观品质

了解乐活人生的ABCDE

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生命一开始就是无助的。悲观现象的核心是无助感。随着人的成长,逐渐脱离无助而习得了个人控制(personal control),而悲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通过实验和临床医疗验证,悲观是可以改变的,并且通过学习一种新的认知方式,悲观者可以成为乐观者,即乐观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习得的,人人都能学会乐观。塞利格曼提出了习得性乐观(Learned Optimism),即乐观可以而且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

塞利格曼在《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中介绍了关于乐观培养的方法:乐活人生的ABCDE(图1),A(adversity)是不幸事件,B(belief)是想法,信念,C(consequence)是后果。塞利格曼是在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情绪ABC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了D和E,即D(disputation)为反驳,E(energization)为激发。以下为ABCDE的具体例子:

A:我辛苦做菜,请一群朋友来吃饭,但我发现有几个朋友几乎没有吃菜。

B:菜很难吃,我没做好。还想借此机会让大家加深印象,现在泡汤了。

C:我觉得非常失望,责怪自己,觉得丢脸。

D:其实菜也不难吃,她们可能在减肥或者不舒服,其他人吃了蛮多的。

E:我没有像刚才那样生气了,我可以放松自己,不要让我的想象力破坏今晚的晚宴。

从艾利斯的ABC情绪ABC理论可以知道,事件的本身并不会影响人的情绪,影响情绪的是对事件的看法。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结果直接表现为情绪反应。例如荒岛推销鞋的故事,同样是看到荒岛没有一个人穿鞋,悲观者认为可能他们习惯了光着脚,他们不会买鞋,心情是沮丧的,而乐观者认为,市场很大,每一个光脚的人都是潜在的顾客,心情是兴奋的,充满希望的。当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为悲观消极的,情绪即为不悦、沮丧的,当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为乐观的、充满希望的,情绪则表现为喜悦、兴奋的。人的情绪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常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是有依据的。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不只是影响了人的行为,更严重的是它会深入细胞的层次,使免疫系统受到损害。

记录你的ABCDE

在了解ABCDE方法后,还要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当你遇到不好的事情,出现消极想法的时候,要及时将ABC记录下来,并学会及时反驳。只有有效地反驳了那些不合理的想法,才能够改变习惯性的消极思维。最有效的反驳就是去举证,去证明想法是不合理的,反驳那些不合理的想法,阻止不合理想法的出现,才有可能改变人的习惯性思维,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习得性乐观。习得性乐观的生成机理如图2所示。

什么时候该反驳

反驳技术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而是需要根据在某个特定情况下失败代价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失败的代价很低,就可以使用乐观技术,就可以对消极的想法进行反驳。如果失败的代价太高,那就不应该反驳,不应该乐观。比如,喝醉酒的人决定要不要开车时,不应该乐观,不应该反驳因醉酒不能开车回家,因为我们都知道醉酒驾车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更重要的是醉驾失败的代价有可能是失去自己的生命或者威胁到别人的生命安全。

乐观对新时代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乐观,是可以学会的,是可以培养的。当我们学习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尝试着用ABCDE方法来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培养自身的乐观态度,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人生价值,收获属于自己的更加出彩的人生。

猜你喜欢
塞利习得性人生态度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超长披肩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辅导员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习得性乐观
世界观(二)
论伊拉斯谟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
水晶石姑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