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方离子导入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2020-12-08 03:39张念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证候肺部离子

纪 娟,张念志,陈 炜,董 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是呼吸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据统计,2008年我国肺炎2周的患病率较2003年有所上升。2012年我国肺炎的平均死亡率为0.1746/‰。细菌性肺炎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不容忽视,尤其对于18岁以下及65岁以上人群构成威胁[1]。自抗生素使用以来,肺炎的致死率大幅度下降。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我科对于痰热壅肺型CAP患者,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方离子导入,在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CAP诊断标准[1];②符合中医风温肺热病辨病标准[2];③符合痰热壅肺证诊断标准[2];④年龄大于18岁、小于80岁;⑤肺部可闻及湿啰音;⑥签署知情同意书;⑦与医务人员交流无障碍。

1.2 排除标准 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意识不清、痴呆以及各种精神病患者;③合并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或肺脓肿患者;④病原微生物为非典型病原体、真菌、病毒者;⑤合并恶性肿瘤、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心功能不全及严重肝肾疾病者;⑥重症CAP者;⑦对中药离子导入液过敏者;⑧不能配合、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⑨胸部有皮疹者。

1.3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患者63例。治疗组1例诊断为肺结核,1例诊断为病毒感染,对照组1例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而退出研究,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完成研究。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1.36±15.13)岁;有基础疾病18例,无基础疾病12例;低危25例,中危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0.50±14.85)岁;有基础疾病14例,无基础疾病16例;低危20例,中危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肺炎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χ2=1.017,P=0.301;年龄:χ2=0.224,P=0.824;基础疾病:χ2=1.071,P=0.301;肺炎严重程度:χ2=2.222,P=0.136),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肺炎严重程度判断方法 按照CURB-65,0~1分为低危,2分为中危,≥3分为高危。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清肺方离子导入,12 d为1个治疗周期。清肺方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拟定。组方:薏苡仁、桃仁、鱼腥草、桔梗、浙贝母各10 g,芦根20 g。水煎2遍,过滤、沉淀、浓缩,取汁150 mL,由安徽省中医院煎药房统一煎制,并严格控制质量。离子导入方法:使用中频治疗仪[北京奔奥新技术有限公司;型号 BA2008-Ⅲ型;公司注册号:京监械(准)字2014第2260689号]治疗,取汁约150 mL,微波加热1~2 min,温度以患者舒适为宜,将中药煎剂适量浸渍于药物垫(5~6层棉布,15 cm×12 cm)上,包裹2个铅板电极,用弹力绷带固定于患者肺部湿啰音最明显的部位。工作频率2~8 kHz,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选择输出频率,以患者舒适为佳,时间为20 min,每日2次,12 d为1个治疗周期。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主要症状及体征为咳嗽、咳痰、胸痛和湿啰音,次症包括发热、气喘、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计0、2、4、6分,次症分别计0、1、2、3分。积分标准见表1。

表1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2.3.2 两组患者血清感染指标比较 包括检测治疗前,治疗第6、12天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

2.3.3 两组患者肺部炎症情况比较 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胸部CT,分为完全吸收、部分吸收、吸收欠佳、未吸收4种情况,由2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者共同判定。完全吸收:胸部CT提示浸润阴影完全吸收或仅有少量纤维条索;部分吸收:胸部CT提示浸润阴影大部分吸收,未吸收的浸润阴影面积不足原来的1/2;吸收欠佳:胸部CT提示浸润阴影小部分吸收,未吸收的浸润阴影面积超过原来的1/2;未吸收:胸部CT提示浸润阴影无明显变化。

2.3.4 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若为独立样本,采用卡方检验精确概率法,非独立样本采用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独立样本满足正态分布,若方差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于同一观测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上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12 d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12 d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WBC计数、N%、hs-CRP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12 d后,WBC计数、N%、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12 d后,治疗组WBC计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hs-CRP水平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3 两组患者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4。

3.4 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变化,说明两组用药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

表3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WBC计数、N%、hs-CRP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患者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比较

4 讨论

CAP诊断后,当尽早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耐药菌的不断增多、新的病原体的出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大等,CAP的治疗面临着一些难题。中医学无CAP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风温肺热”范畴,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心烦不寐、神志昏蒙、谵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彭坤等[4]通过对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证的临床文献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联合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医药成本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由此可见,传统口服中药治疗CAP有一定疗效,且研究较为成熟。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口服中药存在味道苦涩、胃肠道反应的问题,影响临床治疗。本研究通过离子导入给药,突破口服、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直接作用于病灶,避免胃肠道刺激。

中医认为“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中医药外治法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中药离子导入法与中药内服相比,有以下优势[5]:①经皮给药,药物可直接导入较表浅的病灶内;②皮肤间层可储存渗透的部分药物,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同时也维持了血药浓度;③皮下存在大量毛细血管,药物可通过皮肤表层快速渗透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口服给药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中药离子导入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肺纤维化、C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曾时杰等[5]总结中药离子导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表明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体现在缩短急性发作期病程,改善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达到了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6]发现,离子导入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段晨霞等[7]总结了中药离子导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认为中医药离子导入在治疗小儿肺炎、老年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CAP方面,王璐璐[8]研究认为,苇茎汤加味离子导入治疗CAP(痰热壅肺证)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缓解患者咳嗽、咳痰、口渴,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细菌清除率,加快胸部炎症的吸收,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弓雪峰[9]研究认为,麻杏石甘加味方离子导入治疗痰热壅肺证CAP优于单纯抗感染治疗,促进患者体温恢复,降低WBC计数、N%、hs-CRP水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清肺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CAP,可较快地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促进肺部的炎症吸收。但此次临床观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小,未设安慰剂组,未设随访,这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进行完善。

猜你喜欢
证候肺部离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