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室PDA正确使用率提升中品管圈活动的作用分析

2020-12-08 11: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遗失使用率品管圈

李 雪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输液室,江苏 徐州 221002)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24小时对外窗口,可直接体现医院护理质量及服务水平。加上输液室的人员复杂,患者流动性较大,病情复杂,护理强度大,如何保证急诊输液室的服务质量是当前继续研究的问题。品管圈(QCG)是一种新型管理方法,通过选择课题、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评价分析、巩固措施等,提高护理质量[1]。本文现将急诊输液室PDA正确使用率提升中品管圈活动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20名护理人员来源于本院急诊输液室自2019年2月-2020年2年工作的。将其作为研究组。均为女性,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7.56±3.91)岁。选取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工作的同批20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9-29)岁,平均年龄(26.89±3.11)岁。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未实施品管圈活动。

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1)前期工作。选取具有高年资的护理人员作为组长,再选择日常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组成20人团队。确定“急诊输液室创优圈”的圈名,陆续的开展护理品质改善活动,提高我院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2)中期工作。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确定品管圈的活动主题。利用评价法对品管圈的活动注意进行评价,共1-5分,得分越高,表明主题越有实践性。主题内容包括:患者正确入座率、瓶贴正确打印率、患者贴遗失打印率。根据活动步骤,拟定活动计划表,制作相应甘特图。了解现状后,分析失误原因,通过绘制鱼骨图、头脑风暴法了解人员、方法、材料等各方面情况。明确重点内容后,拟定改进目标[2]。根据二八定律详细拟定对策,分析原因,从而制定相应对策。综合评价所制定的对策,提出改进方案,如:设置明显标识语、学习医嘱条码正确打印方法、规范正确的粘贴位置、设置PDA使用登记本及专用清洁剂、制定PDA检修流程等。改进对策后,做好病区回访。询问患者意见,从而改善不足之处。对于实习生,带教教师做好指导,加强实习生的监督。每一位圈员应实现相互监督。确认效果阶段,收集相应的查检数据,计算PDA的正确使用率。(3)后期工作。确保改进对策后的应用成效,使其方案标准化,定期核查输液室使用情况,并制定动态整改计划,规范管理,使得日常工作有章可循。

1.3 观察标准

观察及记录两组正确入座率、瓶贴正确打印率、患者贴遗失打印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若P<0.05表明数据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对照组:正确入座率85.00%(17/20)、瓶贴正确打印率85.00%(17/20)、患者贴遗失打印率15.00%(3/20)。

研究组:正确入座率100%(20/20)、瓶贴正确打印率100%(20/20)、患者贴遗失打印率0%(0/20)。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品管圈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护理管理手段,该管理是立足日常工作的小改进,由下到上、由点到面的质量管理活动。品管圈活动实现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护理人员的工作由被动向主动改变,充分体现出品管圈管理的优势。在整个品管圈活动中,赋予成员真实的参与感,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制定PDA正确使用率,最大程度发挥圈员的自身价值,为其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获得成就感。鉴于急诊输液过程中出现的身份识别遗失、按号入座依从性差及瓶贴张贴有误等问题,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科学分析方法,寻找相应的根本原因,制定对策[3]。通过效果确认、评价等,显示患者正确入座率、瓶贴正确打印率等的改进情况。此外,实现品管圈,还应优化护理人员组合,根据工作量、工作时段及工作强度实现弹性排班,保证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岗,实现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的一对一带教。

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的正确入座率、瓶贴正确打印率高达100%,患者贴遗失打印率为0,表明品管圈活动用于急诊输液室中可取得显著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遗失使用率品管圈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
遗失的灵魂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遗失声明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遗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