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020-12-08 11:00阮熊林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口腔科器械

阮熊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VIP科室,重庆 400000)

口腔科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期间接触内容较多,包括分泌物、血液及体液等,还包括诸多类型器械,而且大部分是带孔清洗难度较大的仪器,所以,口腔科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较高,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要想提高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则需要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加强质量控制,包括医疗废物管理、标准预防、医疗器械灭菌、消毒及清洗各环节等,从而实现医源性交叉感染发生率降低目的,对院内感染发生合理控制[1]。本文主要针对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1 医院感染发生因素分析

1.1 血液体液传播

口腔科是传播血源性传染疾病的主要科室,而且发生率高。由于口腔科内部大部分诊疗器械直接接触黏膜,所以,很容易受到血液等分泌物影响,最终导致污染,将专科感染控制工作、消毒器械工作做好已经成为口腔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同时在降低医院交叉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1.2 环境污染

口腔诊疗过程中,内部包括丰富的细菌悬浮颗粒,进而飘散至治疗台、医师手部、面部等,而且空气中长期存在,进而发展成为潜在传染因素。诊疗器械类型多,而且存在诸多类型敷料,使用结束后随意摆放、带血纱条随意乱扔及面球类造成环境污染,最终提高了交叉感染发生率[2]。

1.3 冷水病原菌繁殖

治疗台输水管内部存在存在大量病原菌并繁殖,致使治疗台冷水内部长时间存在病原菌,导致病原菌数量越来越多。

1.4 医护人员手传播

口腔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作为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各项操作开展期间,极易通过手传染病原微生物,也可以由手进行自我传播。据有关资料显示,口腔科医护人员操作结束后,采集手样品监测后,HbsAg污染率高达9.83%。

2 口腔诊疗期间传播途径

2.1 间接接触

口腔诊疗操作期间,因为与环境表面、仪器设备及空气等接触,进而造成交叉感染传播等。

2.2 直接接触

大多数口腔疾病操作在口腔内部进行,诊疗期间,往往与患者唾液、血液等分泌物基础,所以,可通过人与人接触方式进行致病病原菌传播。

3 医院感染控制、预防对策

3.1 强化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将标准预防做好

诊疗护理期间,医护人员通常与患者血液、唾液等基础,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所以,医患间传染链切断是研究的重点。诊疗期间,全面落实无菌操作、隔离及消毒工作,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开展,以此实现器械污染降低。接诊过程中,对患者既往史、健康状况仔细询问,及早发现、了解医源性疾病安全隐患,以便为预防、控制较差感染提供相关信息;现阶段,主要采用一次性手套、帽子等方式做到防护医护人员自身。

3.2 强化环境质量监督、控制

合理划分门诊区域,包括诊疗区、清洁区及污染区等,及时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新,结束工作后,利用紫外线对室内消毒,时间最低1小时。工作前,通过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擦拭[3]。院内感染科室应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手、空气及物体表面等状况,对各项操作步骤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

3.3 加强对口腔器械灭菌、消毒的关注

据有关资料显示,经过诊疗后的口腔器械,其HbsAg污染率高达13.20%。一旦被患者唾液及血液等污染的设备、器械,则需要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原则开展,例如,洁治机柄等,消毒液为2%戊二醛溶液,采用该溶液浸泡,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口腔内部检查器械通常采用一次性漱口杯、口腔包。

3.4 手机灭菌

手机价格昂贵,使用次数多,消毒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利用2-3%戊二醛擦拭手机3次,可将HbsAg活性全部灭活。手机钻头需要一人一机,使用结束后,对表面污垢全面清洁,然后利用超声进行清洁,上油后放置在密封塑料袋中,利用高压蒸汽方式灭菌留置备用。手机高速涡轮后,空转手机30s,将内部气路、轴承及水路的污染物全部排除,之后,按照口腔器械消毒步骤开展处理,消毒灭菌方法采取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法。

3.5 全面实施洗手制度

医院内部感染大部分是接触感染,所以,口腔科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医院内部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严格按照医院内部洗手制度进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4]。

3.6 将医疗废物分类工作做好

在锐器盒中放置使用结束后的一次性探针、探头等,其他口腔诊疗期间,根据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方法处理废物。

3.7 定期组织院内、院外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与到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和培训中,熟练掌握口腔门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法,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5]。

3.8 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医务人员长时间处于存在诸多病原菌环境中,进而提高了医院感染风险,所以,需要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无菌理念,全面落实洗手步骤,将免疫接种工作做好,从而实现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目的。

总而言之,利用规范化管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培训,合理应用器械设备,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措施开展各项错误,有助于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口腔科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折痕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
健身器械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