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2020-12-09 13:39孟利琴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陶 莉,孟利琴

(苏州市职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因子激发着代代国人积极向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各民族、各区域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同向”是要求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政课程保持一致的政治方向、育人宗旨和文化认同。“同行”是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共同发展,齐头并进。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服务。所培养的人才富有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还要有职业操作技能。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将育德作为高职教育工作的宗旨和主线,并贯穿专业知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课程体系,才能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使人才能力与智慧、技能与品德兼备。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厚的精神特质,既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更是课程思政重要的教学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承和升华。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善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深挖并凝练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整体的建设思路,整合优质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发展。

1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文献[2]中,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境界不同,生活、生命对于他们的意义也不同。因教育关涉生活,引领人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以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为核心诉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各类显性课程或隐性课程。课程思政旨在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通识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熔炉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课程思政不应是简单地将专业课、通识课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相加,而应该是两者有机的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于专业课程教学,找准课程主题和教学内容切入点。中华传统文化贡献于教育的人文精神主要包含“气节”与“道德”,它在地方文化中又有多种形态与表现。凝练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实现课程的生活化、亲切感,为学生提供更直接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有助于促进文化认同。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3]曾说:“文化中最重要的心理要素是认同。认同是文化与人格的桥梁。”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同有助于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促进个人成长进步。理工科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应重视文化素养和育人意识的提升;具备较为广泛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的文科生,应重视科学精神的养成。

2)有助于引导学生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沈清松[4]曾经说过:“当今世界正在依照两根轴线发展,一个是科技发展所带动的世界普遍化过程;另一个则是历史意识的崛起,由此必然越来越强调人文关怀。这是因为每个人都隶属于特定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是我们能够顶天立地的力量所在。我们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才能发展,才能创造。”通过教师提炼并讲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将有助于唤起学生文化觉醒、文化自信,激发学生行动自觉、意识自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演变进步和社会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自觉地、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菁华,并学会判断和吸收世界各种文化的精髓。通过教师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讲授,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礼敬、自豪和珍惜,充分肯定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对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坚定信念,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2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构成课程思政的重要教学内容

文化的强盛是民族兴盛的重要根基。作为青年学子,只有透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形成和当代价值,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从而充分认知社会,并反观自我及自我价值。任何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对自身优秀文化的接受与践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明、科技进步、优良传统习俗等都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历史悠久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来源。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既能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本土区域文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在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的众多先哲名士凝聚了地方区域文化的特质,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勤劳勇敢、开拓创新,包容开放、多元共荣,温和谦让、乐善好施,精细雅致、精益求精,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等精神特性。这些积极向上、引领力强的精神特质通过鲜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充分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典型而又“接地气”的教学案例,必然有助于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文化现场,将课堂面对面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学生立志立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 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3.1 加强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和全面推进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内涵式发展的角度,人才培养的立场,进行整体设计并全面推进。

1)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现状,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党委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和理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架构和内涵价值,承担起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责任,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划、建设思路、育人全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环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全校范围内的协同建设。

2)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引领者,教师的教学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只有坚持文化育人与教师自我修养的统一,才能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要积极地推进制度与路径创新,鼓励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建设,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互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选优选精的原则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的精品示范课程,选拔培育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组建团队,继而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学习方式的创新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发展,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冲击,思政教育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防止青年一代出现文化自卑或文化自大等不良倾向。实践表明,让学生了解“是怎样的”“怎么做”远比仅仅知道“是什么”更为重要。具有信息交流、情感共鸣、思想对话、知识共享等多重教育功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现代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3.2 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沟通,促进课程的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不仅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也是协同共育的过程。通识课、专业课与思政课共同承担育人功能,首先要打破现有的思政教师团队与专业教师各自为阵的现状,建立沟通协调和共同学习机制,定期召开研讨会,就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展开充分研究。课程思政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5]。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需要加强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专业课程教师要积极探索其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触点、活动触点和实践触点[6]。在更新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上好专业课的同时还需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认识水平。要关注社会发展,通过思维整合、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手段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讲好地方发展的故事和人物所传达出的精神,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教师团队与专业课程教师团队双方都要立足立德树人视角,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对高职课程设计进行再审视、再梳理,实现公共课、通识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天然融合[7]。

3.3 精选课程主题,提炼教学内容

要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上好每一堂课是关键,而课程主题是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要素。因此精选课程主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从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政课中提炼并整合教学内容,促使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才能使得课程思政更有抓手和方向感。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正能量元素是课程主题的源泉,教师从中凝练课程主题,整合教学内容,既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也要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既要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还要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育人的目标,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近两年,苏州市职业大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在进行艺术类专业课、管理类专业课、机械类专业课、通识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尝试。深挖专业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从吴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精选吴中民歌、爱国歌曲、吴地文化自信、廉石故事、传统手工技艺与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国情认识、价值观培育等内容相结合,促使专业课的知识传授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促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得到了有机统一。

3.4 创新思路,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曾把体验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范畴,而体验又与表现、理解紧密相连。在他看来,对体验、表现和理解的把握乃是人文学科以及人文教育的要点所在。实践表明:传统文化的习得以及人文精神的内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技术掌握的过程,而更是一个价值引领、形象感知、情感体验、努力践行的“知行合一”的过程。为此,引导、体悟、信仰、拟情、践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高职院校要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首先要创新思路,在育人的办学目标上强调立德树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机理,突破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传统思路,完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制定可行的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学标准和课程教案等。

1)在大思政背景下,探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新思路,以品牌专业、品牌师资团队为依托,精选专业课程,找准主题开展课程思政。以精品课程为抓手,科学定位课程性质,整合课程内容,打造系列精品课程思政。

2)要注重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并举建设,实施教学形式的创新,融线上线下教学于一体,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3)高职院校在深化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时,还应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学情分析,充分调研学风学情和学生学习方式,以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使得高职学生逐渐在课堂学习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教学方法多元化,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开展实地的实践性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文化遗产现场、校企合作企业等,体验各类文化遗产、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领悟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从而使文化遗产内涵所折射出的核心价值观浸润学生内心,引导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

5)高职院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全校各项教研活动、实践活动中,坚持文化育人,坚持思想政治课的隐性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显性教育相统一。

3.5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者呈现割裂、互不相干的局面,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

1)要以德育为主要宗旨,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计划、课程体系、教学标准等教学体系中明确、细化德育和素质要求。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强调师风师德,学风考纪管理,对师生都有明确的品德素质要求。

2)课程考核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将品德的培育作为重要监测点之一,坚持知行结合的原则,实施多元化考核模式。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设置上,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课程主题和内容,引领学生通过学习行为获取历史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知识原理,理解如何正确地做人做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