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反哺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20-12-09 13:39王珍珍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学研究教学活动

王珍珍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江苏 苏州 215009)

教学和科研作为高职院校的两大职能,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方式。人类知识链通过大学这一专业化机构来实现传承和发展,现代高校教学和科研分别对应传授知识和创新知识。然而,由于长期注重科研激励,忽视教学激励,科研导向不以教研项目为重等种种原因,当前高校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效果不佳,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被逐渐淡化。

1 科研反哺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科研反哺教学的必要性

1.1.1 科学研究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宗旨

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职能普遍被认为是培养人才,但随着19世纪洪堡思想的诞生,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两种途径。20世纪初,随着威斯康星思想的兴起,社会服务又被视为大学的又一重要职能。时至今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被视为大学的三大职能,但是无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如何被强化,人才培养这一职能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才是创办大学的根本目的。高等学校的一切活动,不仅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宗旨,还要有助于这一根本宗旨的实现,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是大学的使命担当。一所大学,无论其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达到如何大的规模,其中心工作都必须是人才培养。如果仅仅为了开展科学研究,可以创办研究所等专门机构。博耶曾说过,凡是有大学生要教育培养的地方,都必须把高质量的教学工作作为基本的要求[1]。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必须将人才培养作为其核心任务。

1.1.2 科研反哺教学是实现二者共赢的必要途径

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科研是教学的提升,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科学研究能使教学更有新意,更有深度,通过教学可以使科学研究更有活力,更有灵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而进行科研活动,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将自己研究的结论再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印证和改进,从而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变革旧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科研—教学的良性循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得科学研究活动变得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使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实际的科研项目融入到教学案例中,有利于学生参与到从动机到过程再到结果的科研活动各个环节,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一举多得。

1.2 高职院校科研反哺教学的紧迫性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国务院于2019年1月24日发布《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高职院校以培养服务区域发展,尤其是地方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最终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将科研成果反哺于教学,教学依托于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教学出题、科研求解,以科研支持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过程相分离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本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机体被分离开来,使得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游离于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逐渐被淡化了。

2.1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过程相分离的具体表现

2.1.1 教师的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脱节

教师作为教学及科研活动的主体,其对科研反哺教学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则是教师的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严重脱节。课题组2018年对江苏省380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明显感觉到科研已经导致了教学成效的下降。当教学与科研在时间、精力上发生冲突时,采用科研第一位、教学次之的方式是多数教师的选择。此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并没有太多的联系,6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是基于课题申报指南、期刊杂志的需求等方面形成,而不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研究活动仅仅是“为科研而科研”。

2.1.2 科研机构的定位忽略科研活动的教育性

科研机构作为高职院校进行科研活动的载体,其功能及定位直接影响着科研活动能否充分发挥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内部建立了大量的研究所、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这类科研机构的功能及定位主要是为政府及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科研机构所进行的科研活动对教学活动的直接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2.1.3 科研与教研管理机构分离

王婧娴,陈丽萍[4,5]报道了异丙醇、环己烷共沸物分离的方法;李静[6-9]报道了离子液体作为溶剂萃取精馏分离共沸体系的方法。萃取精馏具有操作费用低、应用性强等多种优点[10],本文也采用精馏分离异丙醇-环己烷共沸体系。

教学研究是以校为本、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研究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专门设立科技处负责科研管理工作,而教研工作的管理则是归属教务处内部的某一科室,在校内形成了科研和教研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管理机构的分离是科研与教学过程相分离的重要表现,同时也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了重视科研、轻视教研的思想观念和氛围,加剧了科研与教学过程的分离。

2.2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过程相分离的原因

2.2.1 科研成果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从外部环境来看,促成教学与科研相分离,促使大学教师抛弃科研的教学价值,其缘由首先来自大学外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学提供科学研究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对于科学研究成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而言,教学的价值很难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体现出来,大学所从事的各项科学研究成果却能为自身和社会带来直接的、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2]。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国家、社会都越来越倾向于以科研成果为重要标准评判大学。高职院校为实现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多选择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向科研倾斜,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2.2.2 高职院校自身计量化的科研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引导教师科研实践的正向指挥棒,粗暴的、计量化的科研评价体制弱化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能,甚至使得教师的科研行为产生一定的负教育效应。为了取得更多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研产出,获得更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群体进行年终绩效、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考核时,把科研项目、经费、论文、成果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政策的指挥棒引导教师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势必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投入。此外,计量化、实利化的科研评价体制,对科研数量的过分追求,对于科研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全然不顾科学研究的特殊性—过程的长期性、成果的创新性、影响的长效性[3]。此种评价体制下的科学研究活动不再是求真求知,而是把科研作为升官发财的敲门砖,科研过程偷工减料,科研成果粗制滥造,甚至弄虚作假。此类不良的甚至坏的科研活动占据上风,不仅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师“通过科研进行教学”,还会使科研产生严重的负教育效应,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2.3 教师群体忽略了科研活动的教育性

已有调查研究发现,教师主观认为科研成果可以促进教学,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科研并没有促进教学,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4],原因是教师科研实践的核心并不是人才培养,研究的源动力亦不是基于人才培养,仅仅是为了解决具体的科学、技术、实践问题。教师在设计科学研究的计划或方案时,并没有有意识地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在这样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学生仅仅是教师的工具,而非助手,科研过程并不能够真正起到对人才培养有实质性的支撑、引领、反馈和促进的作用。科学研究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二者相互剥离,直接导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背离。

3 高职院校科研反哺教学的对策

李政道先生在西北师大百年校庆典礼上提到,培养青年人才,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各种高技术手段,更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科学研究中将学生变成教师的助手。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不仅要从改革评价体制入手,制定各种制度保障科研反哺教学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在科研实践过程中探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协同创新理念下协调各种资源,使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并通过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方位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3.1 完善高职院校的评估标准

3.2 调整教师的聘任及考评体系

要实现科研反哺教学,需要调整教师的聘任及考评体系。在岗位准入资格上,要积极吸纳真正热爱教学、善于教学的教师;在设计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时,要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将学科前沿的知识和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是否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科研方法,并将评教结果对教师进行及时反馈,同时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将教师举办科技讲座、指导学生科研项目及科技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会等活动折算成教学工作量;对教学工作优秀的教师的肯定和奖励要等同甚至高于科研优秀的教师。通过一系列改革,力争建立一套科研反哺教学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科研反哺教学的行为得到制度认可和资源支持。

3.3 借助科研平台优化实践教学

科研设施支撑实践教学,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科研资源,将高职院校研究所、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向学生开放,将先进的科研设施转化为实践教学设备,将科研项目转化或移植为学生实验项目,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平台[6]。科研平台对学生开放,使科研平台成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真正的科研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和热情。为保证科研平台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校需统筹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确保二者能够良性运转。

3.4 将科研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以教育教学为本职工作的高职院校教师,应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将科研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跟踪国际国内最新学术动态,深刻领悟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体系之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革新,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研究专长,从事与教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在课题选题、研究方法和路径设计、研究内容设计及研究成果的表述等方面,在各个环节挖掘教学价值,发挥科学研究的教学意义[2]。在教学过程中添加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环节,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报告、文献综述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加入课题研究活动,通过系统参与科研选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收集资料、撰写报告等各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3.5 以科技社团为载体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大学生科技社团是一些致力于在某一专业或者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创新的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团体,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7]。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学生组建科技社团,一方面给予科技社团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使学生在科技社团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事科研实践活动,同时配备专任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制订研究方案,在实验室中从事科研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6 将毕业设计(论文)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个环节。将毕业设计(论文)与科研创新训练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解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源的问题,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更强,也可以在科研活动中不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科研指导作用,积极探索毕业设计(论文)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科研创新项目相结合的机制,支持和鼓励学生在大学大一阶段就积极构思、申报感兴趣的创新训练课题或大学生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来寻找毕业设计(论文)的灵感,并在科研项目中不断实践、改进毕业设计(论文)。

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的疏离会对高职院校的基本教育职能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要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与科研共赢的局面,需要改革当前高职院校的评价标准,摒弃单一的科研评价方式,同时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切实发挥科学研究的教育意义,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科研活动,在科研活动中促进教学内容的吸收,全面提升学生各项素养,从而履行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科学研究教学活动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