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视角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以革命博物馆的一次现场教学为例

2020-12-09 13:39曹文君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革命主体博物馆

曹文君

(苏州市职业大学 思政部,江苏 苏州 215104)

心理认知语境下的主体间性理论更着眼于主体间关系、主体间环境以及主体间经验,而这些方面在以往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中鲜有提及,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场教学实践之中少有研究。本文将站在心理视角下利用主体间性理论在革命博物馆开展一次现场教学,使指导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使革命历史和学生心理认知相结合,完成一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1978年开始,一种凸显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端,此理论探讨持续了20余年。直到2002年,“主体性”的升级版“主体间性”理论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普遍被引入师生关系、教学模式、课程论、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内容的研究,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逐步完成了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共在”范式的转变,“主体间性”理论也更加完善和丰富起来。文献[1]中将主体间性界定为一种多主体间相互交往的关系,它承认有多个相互平等的主体存在,主体间通过对话和理解实现相互的交往,而相互的交往也是主体间存在的基础,主体之间通过共同的客体实现着交往活动,在活动中实现着主体的各自价值,以及各自的发展[1]。这个阐述反映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一个共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间的连结不再是主客关系,而是共同作为主体的关系,他们共同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课程内容。

心理认知语境下主体间性理论具有如下3个典型特征:

1.1 重视主体间关系的交互场

现代关系理论认为,“孤立的心灵”不足以产生心理现象,一个人的人格只有通过人际互动才能彰显出来,即一个人主体性的影响再怎么强大,它也必须借助与另一个主体的互动才能产生,这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的本质。对主体间性理论而言,这种主体互动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主体间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人的情绪、感知、信念和思维等心理现象只有在主体间背景中、在关系情境中才会产生[2]。这种在两个或更多特异主体交互作用时产生的场域或系统,就叫做主体间交互场。

1.2 关注主体间环境的流动态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当两人或者多人产生互动的时候,每个主体的主观感受也同时进行着互动,不同主体之间因受到自身以及对方言行的交互作用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关系情境[2]。主体间系统既关注个人的内在感受,又关注不同个体内在感受的相互影响,这种关系情境之中至少包含了两个变量,即“自我调节”和“互动调节”,且一刻不停地发挥作用并影响着主体间的共在关系。在不同主体间不断微调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共在结果,是流动的、变化的,而非静止的、不变的,这即是主体间存在的流动态。

1.3 尊重主体间经验的特异性

人是意义的创造者,人们会根据他们的主观经验创造意义,而人们根据当下主观经验创造的意义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日后经验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主观经验是可以发生改变的,人对过往经历的解释也可以发生改变[2]。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显示,主体间交互场会随着主体的增加而扩大,主体间组织构建的背景系统也随之更复杂。这是因为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主观经验,他们在不同的互动过程中自然会创造出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又将反过来作用并影响其中的不同主体。

2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场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行政学院课题组在文献[3]中界定的现场教学法概念是指教员和学员同时深入现场,通过对现场事实材料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或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学员运用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3]。近年来,现场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党校培训和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之中,教学效果显著。现场教学法的核心是利用现场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中现场教学法的实施一般需经历5个阶段,即“看—听—问—议—评”。本文就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借助革命博物馆的资源,依据现场教学法的实施阶段组织了一次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革命博物馆的展品及其背后体现的历史事件和故事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将其整合融入思政教学过程中,配合主体间性理论的运用,引导学生在现场上课时通过观展、交互和体会提升思想政治的素养。

2.1 利用主体间关系的交互场,创设更良性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革命博物馆的现场教学是一堂借革命博物馆的展厅做课堂,教学主题为“真理的力量:让革命文物告诉你”的大学生思政课。授课主体由思政教师、学生和博物馆讲解员三方组成,授课客体是革命博物馆馆藏资源—三件独具地方特色的革命文物,这三件文物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的力量。上课地点、上课教员和上课内容的改变,使大学生充满了新奇与期待。与往常在学校教室上课不同,博物馆的展厅课堂散布着革命文物的厚重而真实的气息,在这种氛围中,思政教师、学生和博物馆讲解员三种主体的经验和认识糅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场域、一个特殊的系统。现场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都必然带来其他元素的随之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组成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系统,在主体间交互场的系统中,以一种极其微妙而复杂的方式影响并塑造着各个主体新的情绪、感知、信念和思维,从而实现了思政教学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

2.2 利用主体间环境的流动态,构建更多元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从动态视角来看革命博物馆的这次现场教学,教学采取了“参观讲解+讲授讨论+问答参与”的方式,每个阶段三方主体的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参观讲解”阶段侧重于博物馆讲解员这一主体的视角,“讲授讨论”阶段侧重点在思政教师的主体视角,“问答参与”阶段则完全侧重在学生这个主体视角。侧重在某一主体视角时,另外两个主体则成了配角。在教学过程中,因主配角的身份并不固定,主体的不断交替带来了相互作用此消彼长,而且随着主体间关系的细微调整,不同主体的外在言行和内在感受也在不停地交互促进着,从而在教学现场形成了一个封闭却流动变化着的主体间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主体通过表达、积极互动多维度呈现自我从而调节着现场氛围和状态,反过来也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过程,使教学过程变成了一支由不同的人共同演绎的一首主旋律不变而曲风多变的协奏曲。

2.3 利用主体间经验的特异性,实现更理想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时常为人们所诟病。把大学的思政课建成学生喜欢并终生受益的课程,这是一线思政教师反复实践并试图达成的目标。运用了现场教学法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课所产生的实际效能,恰好回应了思政教师试图达成的目标:一堂有趣又有意义的思政课更受学生的欢迎。如何才能做到,心理视角的主体间性理论给出了指导,即利用不同主体的特异性主观经验,创造更丰富多元的认知“意义”,通过“现在”的“意义”生成,服务于“过去”和“未来”的新旧“意义”的建构。

革命博物馆的现场教学过程中,“现在”的意义生成是这样完成的:革命博物馆馆藏三件重要文物,每个文物对应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解放前的苏州。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对于“00”后的大学生来说,缺少那个时代的经验而无法从认知上作出呼应,也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博物馆这一特定场景中,文物的浸染配合讲解员栩栩如生地讲述,让遥远蒙尘的故事“满血复活”,在思政教师三言两语直抵要旨的引导下,学生完成了从具体实践到抽象理论的拔高与提升,并激发了大学生的好奇与困惑,并进一步为好奇解惑而提问。循序渐进的讨论和极具个性化的表达推动着主体认知的发展,满足了各方的精神需求,也完善了旧有的认知和理解,还可能伴随着新的感受和体验,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的新“意义”。

3 结语

教育需要完成从客观世界向内在心灵吸收转化的过程,称之为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过程也是如此。一切发生关联的情境都或多或少地制约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思政教育应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场景,关注其在当下的需求,使其在生活的体验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德性[4]。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创造了这样一种情境—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一同体验对教育客体的内化,增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同理心[5]。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仅在进行着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启迪,而且也进行着经验的分享、优势的互补、情感的碰撞。

猜你喜欢
革命主体博物馆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博物馆
中国的出行革命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粉红革命
露天博物馆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