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镜像法则的高职院校领导者引领能力分析

2020-12-09 20:44蒋丰伟
人才资源开发 2020年13期
关键词:镜像领导者榜样

□蒋丰伟

所谓镜像法则是指人们做事的时候,看到其他人怎样做事,也会模仿着做的现象。这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从众心理”下的行为模式,是一种跟随他人行为的方式,在这种模仿与追随的过程中,大家一起做事、相互观察、共同进退,模仿者既不用担心会犯什么错误,又有归属感,还能形成合群、融入团队的效应。在高职院校中,领导者往往是镜像法则中的榜样,即被模仿的对象。好的模仿对象自然会使下属员工学习其优点,仿效其优秀品质,学习其细致工作的态度,掌握顾全单位大局的心理,使员工愿意为单位发展、部门创优贡献力量。而坏的榜样则会造成职工慵懒敷衍、工作粗糙、形式主义蔓延、官僚主义横行的局面,单位中推诿扯皮严重,管理中就会漏洞百出。“镜像法则”本身没有好与坏、善与恶之分,造成此种原因的关键在于被模仿的对象或榜样是什么样的状态,镜像法则下人们也就争相效仿,变成相近的状态了。因此,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表率、立好标杆,充分发挥镜像法则的效用,尤其值得研究。

一、高职院校领导者镜像法则运行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镜像法则的研究对象有两个群体,一个是普通教职工,另一个是中高层领导干部。就普通教职工而言,镜像法则的效果是以“从众效应”的形式来展现的,当某个职工受到群体的影响时,他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或是吸引,逐步改变自己的判断与行为方式,使自己保持与群体多数人的一致性。这种模仿或是改变虽然有一些自发意识,但更多的是基于“从众”而做出的被动改变,是一种追随。而对于中高层领导者而言,他们对资源具有较强的支配地位,手握“指挥棒”,可以引导大多数职工追求什么、抵制什么,常常是“从众效应”中被人模仿的对象,他们可以改变单位的政治生态与人文环境,引领职工追求的目标,满足员工的需求。因此,领导干部的态度与行为是高职院校镜像法则研究中的关键。

德才兼备的领导者会产生示范效应,其行为举止能起到上行下效的效果,刚开始只有一小部分人模仿领导者的行为模式,其他人会去观察和感受,等到发现这种模仿会为自己带来收益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职工争相模仿,逐渐在部门和单位形成一种氛围。而对于还在观望或者没有追随的人,他们会感受到一种不合群或没有融入集体的压力,从而改变自身态度,转变个人行为。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者要善于运用个人领导优势,利用职工“从众心理”,积极引导员工聚焦组织目标,巧妙运用领导镜像作用,复制员工行为,创造适合单位发展的积极氛围。同时,要谨慎小心,改进错误,避免因个人行为或失误而造成镜像放大的后果。

二、高职院校领导者发挥镜像原则作用的思考

1.树立德行为先的原则。高职院校领导干部构建镜像法则,创建积极奋进的校园环境,其关键点是领导干部自身的行为典范,要树立榜样的标杆,要有符合社会认同的道德品质。运用模范激励人心,发挥典范作用,必须得到群众的认可,要让职工看到领导者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的遵守,要让职工感受到领导者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试想一下,领导者如果不能带头遵守法纪和社会公德,却整天宣称个人品德高尚,让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些人就会有样学样,等于给组织埋下了祸根,终有一日会拖累整个组织。因此,领导干部注重个人德行修养是发挥“镜像法则”正向作用的前提。

2.发挥领导能力影响的作用。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者综合能力是发挥镜像法则作用的放大器。职工追随领导者的行为是要努力奋斗、争取成功,而这些是建立在领导者具有卓越的概念能力、高超的理论水平、果断的决策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条件下的。在这些总体能力的支持下,领导者的行为会被镜像放大,吸引一大批追随者。如果领导者在管辖的范围内专业知识欠缺,决策时不能运用好知识理论,日常缺乏知识储备,缺乏应对复杂困难工作环境的业务素质,那么纵然品德高尚,工作也会一塌糊涂。

3.正人先正己,抓好镜像根源。如果说“镜像法则”有一个重心的话,那这个重心就是作为被模仿者的领导者自身。领导者在要求别人做到时,自身一定要先做到,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对别人严格要求,对自己自由散漫,长此以往,必定失去下属人心,职工不是傻子,必定会从领导者生活工作的点滴细节中看清真伪。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让别人做到的,领导干部要自己先做到。

4.率先垂范,树立榜样。运用好“镜像法则”,高职院校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先自己做好示范,让大家学会怎么做,知晓要做到什么程度,充分表彰与激励职工的追随行为,推进下属员工在模仿领导者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并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的影响力。同时,领导者要敢于担当,敢于为下属的追随模仿担担子、负责任;领导者要言传身教,激励职工奋勇争先,鼓励职工的激情与动力;领导者的镜像要清晰,要让下属观察到领导者的言行举止,真正成为模仿的榜样。

5.领导者要言行一致。俗语说,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语言是个人行为的前奏,而行为则是印证语言可信度的基础。听多了一些人的说唱,看到了一些人的言行不一,下属员工对领导者的语言总是会抱着些许怀疑之心。尤其是听了领导的鼓动,却发现领导者心口不一时,更是会寒了员工的心,从此不会轻信言辞,而是会悉心观察领导者的行为,进而判断领导者的品行与为人。所以,发挥镜像作用,优秀的领导者要让下属追随,运用身体力行的行为示范远比宣传动员式的说教作用更明显。领导者不能寄希望于只凭说教技巧去改变员工,而要先转变自身行为,再通过镜像法则来改变他人,这样才能立身为范,下属则有样学样,不令而改。

6.领导者要真诚地认同员工。所谓“钓鱼的人要用鱼的思维”,镜像法则建立在员工追随榜样的思维基础上,领导者要从心理上真诚地认同员工、赏识下属,则职工才会真心敬重领导者,才会真正具有良好的服从性,这才能体现出领导者优秀的驾驭能力,发挥出镜像法则的助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领导者要立身为范,勇于担当,充分运用好镜像法则的示范作用,真诚对待好下属职工,促进下属职工的主动追随,不断放大榜样的力量,让学模范、重实干成为学校工作环境的主流,这对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镜像领导者榜样
领导者的归零时机
镜像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镜像
镜像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
榜样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