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育策略

2020-12-09 20:44□李
人才资源开发 2020年13期
关键词:财会导向岗位

□李 强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在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合格人才。从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看,不仅要求财会人才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财会人才具有较好的工作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适应各种挑战。因此,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应该以职业能力作为导向,不断提升财会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高职院校在财会人才培养方法与策略上也要进行调整,围绕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核心要素,加快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改革步伐。

一、职业能力导向对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职业能力是社会个体从事某一职业的综合能力,正常情况下职业能力包含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职业态度,以及在特定情景下能够进行迁移整合,进而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某一职业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是以任职资格形式体现出来的;二是在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三是在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对财会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作为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以何种方式和策略对财会人才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对财会人才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都会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充分重视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业能力导向,在课程安排上不够合理,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还缺乏创新性,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以职业能力作为导向,结合财会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对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改革,更好地促进财会人才全面发展,提升财会人才工作岗位适应能力,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职业能力导向背景下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方法与策略的优化路径

1.转变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思路。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创业,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能够充分发挥财会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改变财会人才的培养思路,将财会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特点,积极利用现有财会人才培养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主要领导要从社会和企业需求角度出发,看到当前对财会人才职业能力的高要求,进而以此作为出发点,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对理论体系进行优化,对课程内容进行完善,以更为完善的教学内容提升高职院校财会人才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需求,为高职院校财会人才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一是完善专业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紧跟社会和企业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就业岗位,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通过课程改革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相关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其中,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国家相应证书,为未来就业增加保障。同时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方面,也要结合企业会计财务核算、出纳实务、仓库管理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尽早了解未来岗位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职业能力培养思路,才能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当前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并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成本为就业人员提供入职培训,特别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由于经验不足,难以寻找到合适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确保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30%以上,同时要结合企业需求,安排不同的实训课程,让学生提前接触实践岗位工作内容,为未来就业积累工作经验。

3.结合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实际需要变革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效果,有必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特别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在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财会专业理论知识以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财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职业能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会计科目本身应用性较强,如果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简单,内容枯燥乏味,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用不同的案例,结合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需要。

4.提升财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一是财会人才必须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当前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会计人员承担会计本职工作,同时还需要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专业的预测和判断。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培养,通过系统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财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职业操守,特别是会计行业直接与金钱打交道,财会人才更应该提升自身的职业操守。三是增强财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财会专业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前沿知识,与时俱进地学习相关政策,只有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更好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培养重点,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应对时代变化。

三、结语

总之,通过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方法与策略变革,进一步凸显财会人才的职业能力导向,能够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财会人才,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导向,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思路,对高职院校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创新高职院校财会人才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效果。

猜你喜欢
财会导向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偏向”不是好导向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与就业发展研究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犬只导向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