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2020-12-09 20:44闫阿伟
人才资源开发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用工背景

□闫阿伟

颜枝波(2018)在《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探索》一文中指出,三项制度改革受到国有企业的广泛重视,各个国有企业出台方案,改革人事制度、劳动制度以及分配制度,优化人才队伍,提高企业实力。王寅(2015)在《国企三项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在国家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也是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机制和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金加兵(2018)在《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一文中指出,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探索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已有的文献基本都是研究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三项制度改革在国有企业落实的重要价值

三项制度改革在国有企业落实的重要价值包括:增强国有企业组织活力,建立高效的员工队伍;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等。

1.增强国有企业组织活力,建立高效的员工队伍。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员工活力建设,注重员工的民主管理,提升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优化国有企业内外部机制和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组织文化认同感和支持感,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最终高效完成工作绩效,为经营部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三项制度改革自身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发展中要落实三项制度改革,优化国有企业的顶层设计和组织机构,优化管理流程和制度规范,推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人才优势,提高员工的效能,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选拔机制,优化干部培养及任用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重视员工活力建设。但是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领导者的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思想落后、人事制度改革过于形式化、人事制度改革缺乏内容创新等。

1.领导者的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思想落后。由于国有企业历史长期遗留的一些管理特色,存在一些比较鲜明的问题,大多数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思想比较保守,人事制度改革中求稳发展,缺乏创新的思想,难以突破国有企业传统人事制度的桎梏。新时代的国有企业员工呈现很多新特点,更加个性化和注重平等,传统的国有企业人事管理过于行政化,领导的行政级别意识比较强烈,需要培养“创造性破坏”精神。

2.人事制度改革过于形式化。在三项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国有企业针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但是对于相关的人事制度改革并无太多规范性文件,即使有规范性文件,也缺乏相应完善的保障性条件支持。当前很多的人事制度难以落实,只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不能真正做到落地执行,人事制度的有效性较低,人事制度改革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较差。

3.人事制度改革缺乏内容创新。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一直在推进,但是人事制度管理的内容缺乏创新,管理的内容不全面,对于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开发缺乏系统性,人力资源规划缺失或缺乏战略性,用工制度不灵活,员工培训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层次和分类不清楚,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对策

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要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市场化的用工制度,加大内部人员流动;推行职业经理人选聘制度;加快薪酬制度改革,优化薪酬福利体系;优化绩效考核方法,建立全新的绩效考核体系;注重员工业务提升计划,构建全新的培训系统等。

1.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注重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必须意识到企业的竞争终归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既要加强人才引进,又要激活已有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的“选、用、育、留”机制建设,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自我效能,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国有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打造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2.建立市场化的用工制度,加大内部人员流动。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需要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市场化的用工制度,注重规范化的员工管理,建立合同管理、岗位管理制度,通过职业经理人制度、劳务派遣制度、专业顾问制度等用工模式,促进用工的灵活性,避免人才需求不足,减少人员结构性问题,避免人员冗余问题等。同时通过市场化用工制度,增进部门岗位竞聘,注重人员晋升机制,提拔优秀人才,有过错人员进行降职,及时淘汰不适岗人员,建立换岗制度,增强员工队伍的流动性。

3.加快薪酬制度改革,优化薪酬福利体系。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薪酬格局。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快薪酬制度改革,不断优化薪酬福利体系,不同的员工进行薪酬分类,逐步推进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提成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岗薪制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抢着干”“要干好”的转变。

4.优化绩效考核方法,建立全新的绩效考核体系。按照部门工作计划制订本岗位工作计划,履行岗位职责和设计工作流程,设计绩效考核目标,量化绩效考评体系,严格依据绩效考评的结果进行奖励或处罚,对于考评期优秀的员工通过表彰大会进行表彰,达不到绩效标准的员工要进行警告和处罚,加强绩效考核辅导。国有企业在不断健全考评制度的基础上,对员工要实行适当的压力管理制度,加强竞聘制度设计,建立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

5.注重员工业务提升,构建全新的培训系统。国有企业要重视员工专业技术水平,掌握员工工作及业务流程,能够独立带人并进行培训指导。各个部门制定本部门岗位的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反思,要求员工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够独立完成业务数据分析及进行业务演讲。加强国有企业的周例会、数据分析会、学习分享会等会议,注重学习型团队打造及团队管理与建设,加强干部交流与分享机制建设,构建全新的培训系统。

四、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支持性条件

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需要领导支持、组织保障和员工参与。

1.领导支持。国有企业贯彻和实施三项制度改革,领导支持是关键。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落实需要经费投入、人员保障、组织支持,因此,国有企业领导支持三项制度改革,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三项制度落实的方案设计,配备好三项制度改革所需要的人员、资金和设备等。

2.组织保障。国有企业三项制度需要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分工明确,建立领导体制,健全人事改革制度,做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工作特色和亮点。能够设计好相关的配套机制,做好人事制度改革的流程,明确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内容,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规范化、流程化。

3.员工参与。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员工对于三项制度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大层面影响三项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员工的参与,让员工参与意见表达,增强员工对于三项制度改革的认同感,增强员工对于三项制度的情感体验,以推动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要落实三项制度,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克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领导支持、组织保障、员工参与,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和治理机构,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用工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