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2020-12-13 09:58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经验值蓝墨云教学资源

(湖南农业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016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强调,“要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1]”蓝墨云班课是一款课堂互动教学助手App,在互联网环境支持下,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教与学”移动教学活动,其在高校课堂的应用,支持了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推动了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转变,衔接了高校教学变革,发挥了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的影响作用。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较多,何克抗等学者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做了探讨[2-7]。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微格教学”课程实践。结课后拟提取蓝墨云班课采集的数据,结合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建议。

图1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依托湖南农业大学师范类专业课程“微格教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过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师生交互活动的两轮迭代,构建了课前传递、课中交流、课后传递三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 所示)。

1.1 课前知识传递

借助蓝墨云班课,实现师生在线交流活动。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在课前需制定发布教学任务单、上传教学资源、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及学习问题的反馈;学生则通过蓝墨云班课查看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并记录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1.2 课中知识获取

结合传统课堂硬件教学资源与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实现课堂翻转,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师生面对面的有效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各环节中的课堂互动,发布学习任务,组织学生使用头脑风暴、小组协作等方法讨论探究、完成任务,最后教师解答学生在课堂任务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1.3 课后知识巩固

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对在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获取内化过程中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计、学习的收获与感悟、意见与建议进行在线交流讨论。教师要查看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完成评价。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课堂的整体表现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完善知识体系结构,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

2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例析

本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2018 级教育技术学专业55 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1 学期的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模式教学,以“微格教学”课程中第3 周实验内容“讲授技能与提问技能”为例,详细介绍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如表1 所示)。结课后提取蓝墨云班课平台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访谈内容,对该模式中的三阶段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表1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讲授技能与提问技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

2.1 蓝墨云班课数据分析

蓝墨云班课的经验值奖励法使课程的全程性考核变为可能,传统课程考核平时成绩以课堂回答问题为主,基于蓝墨云班课开展的课堂教学具有考核点清晰、动态反馈、全程监测等特点。基于蓝墨云班课展开的“微格教学”课程总评成绩由两部分构成:蓝墨云班课平台考核成绩占80%,课程活动考核成绩占20%。蓝墨云班课平台中“微格教学”课程经验值可通过参与活动、资源查看、课堂出勤来获得,其中参与活动分值占比为24.29%、资源占比70%、课堂出勤占比5.71%。教师端可通过蓝墨云班课查看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具体经验值,能够直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做出适当调整;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能查看发布的学习资源、参与活动以及学情分析情况,通过数据图了解参与各项活动的学习、“经验值”的增长、班级同学“经验值”的排名等。

为了解蓝墨云班课在“微格教学”课程中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应用情况,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发现,85.45%的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经验值”在140 分以上,9%的学生获得的“经验值”分数在80 分以下。蓝墨云班课发布的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堂作业展示环节均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积极,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说明线上教学效果明显。

由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参与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知(如表2 所示):学生在视听资源学习、课堂出勤、头脑风暴等大部分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但非视听资源学习、参与相关调查等活动参与较少。经验值的分布在学习资源上主要以非视听学习资源为主,视听学习资源在发布的资源中仅占比9%,因此在资源发布这一模块,教师应引起重视,合理分配视听、非视听资源的占比,对经验值的分布进行适当的调整。

表2 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师与学生参与情况描述性统计

2.2 应用效果

2.2.1 访谈问卷设计

为进一步了解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本研究设计了“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访谈问题”,选取了6 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问题如下:1)你认为运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传统课堂相比,哪个教学效果更好?2)你认为运用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成绩考核合理吗?存在哪些不足?3)你认为蓝墨云班课的应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你喜欢基于教学助手开展的哪些活动?4)你认为蓝墨云班课的应用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体现在哪些方面?5)你认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哪些不足?有什么改进建议?

2.2.2 访谈结果分析

主要从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效果、教学评价4 个维度对6 名学生进行访谈,并从积极方面和存在的不足两个点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访谈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更倾向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学条件和环境的限制、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缺乏、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等原因,教学仍存在不足,需在今后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步解决和改进。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转换师生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具有发言权,能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师生角色的互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更具生机活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养成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方面比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8]。

3.1.2 改善师生交互,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依托蓝墨云班课设置的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成果展示等活动,使学生完全参与学习,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小组协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蓝墨云班课反馈给教师或与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得到及时解决,突破了传统课堂面对面进行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对不善于课堂提问、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可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解决问题。

3.1.3 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评价

一是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从系统性、高效性出发,优化整合了教学任务单、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各种教学要素的设计,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二是充分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程性实时监测,通过后台数据的记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学习报告和班级学情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内容,能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表3 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课程实践亦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资源的设计主要以非视听资源为主,部分学生认为非视听资源过多且枯燥,仅少部分视听资源内容冗余、时间长。2)部分学生对课堂缺少网络环境支持、过度使用手机教学存在抵触心理,限时签到、视频资源学习等功能对手机性能要求高,流量消耗方面等学生无法接受。3)后台数据显示,极少数学生为获取高“经验值”分数,在回答教学助手平台学习问题、提交课程作业时存在模仿和抄袭现象,并未在课后将课堂知识内化。

3.2 改进建议

3.2.1 优化教学资源结构,增加教学资源的可供选择性

课前教师应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搜集、整理再发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针对非视听资源要整合知识点,多渠道挖掘资源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对于视听资源而言,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处理好“短”“精”的关系,根据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资源偏好,上传呈现核心知识点短而精的视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及学习兴趣。

3.2.2 加大网络环境支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在课前应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以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为主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开展签到点名、抢答、随堂小测验等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另一方面,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同伴互评的数量,同时对同伴互评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充分发挥小组协作功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力,从而达到深度学习。

3.2.3 完善课程评分标准,杜绝唯“经验值”论

后台数据分析显示,课后作业主要以发散性思维、调查总结等拓展性题目为主。一是教师应发布基础理论知识类题目,结合理论与实践,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二是教师应定期分析部分学生学习参与度低、获得经验值分数低的原因,采用可视化的图表在班级群呈现学生学习效果,及时鼓励后进生。三是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精准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9]。四是学生成绩应按照权重进行打分,杜绝唯“经验值”论,充分利用教学助手平台功能,对全程实时性监测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设定评分标准,鼓励和引导低经验值分数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教学环节。

猜你喜欢
经验值蓝墨云教学资源
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园本建构课程体系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分子生物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企业专业经验值结构化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