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形势任务 突出重点环节 不断提升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

2020-12-14 08:36
政工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官兵信息化政治

夏 磊

加快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既是适应改革强军要求,提高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发挥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和直接作战功能的紧迫任务,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扎实有效的工作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紧贴任务需求,构建平战一体、综合集成的信息系统平台

信息系统平台是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支撑和重要载体,要结合担负使命任务,着眼平时和战时、统筹当前和长远、兼顾硬件和软件,加强基础环境构建、装备器材研发、系统融合交链,实现传输互通、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

(一)建立全域覆盖、功能优化的网络系统。依托前沿网络技术,采取有线与无线、常态与临时等多种网络形态并存形式,弥补短板缺项,提高网络健壮性和覆盖面。按照实战化要求依托指挥专网完善政治工作指挥网络,重点满足作战指挥、战备值班和日常训练需要,做到政治工作指挥分系统与军事、保障指挥系统的对接和融合;深入抓好强军网建设,积极推进网络入连进班,及时推送信息资源,实现驻高山、海岛、舰船等部队的全覆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构建功能齐全的野战局域网络,综合集成政工指挥、数据传输、政治教育、视频会议等于一体,积极延伸政治工作空间,提高政治工作质量效益,实现部队开进到哪里网络就延伸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二)建立紧贴实战、配套齐全的装备系统。信息装备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政治工作效能,确保指挥行动通联顺畅、战斗精神全面激发、心理和舆论攻防迅捷高效。要规范建设标准,按照全军信息化装备标准要求,充分考虑装备兼容性、通用性和扩展性,在功能、规格、接口、外观上合理设计,打造成龙配套、功能完善的装备体系,确保平时能用、战时管用。要把握建设重点,着力抓好政治工作野战指挥车、野战文化宣传平台、战场卫星转播车、心战宣传器材等政治工作信息化装备建设,做到“动中能通、静中能看、全程能控”,实现政治工作反应敏捷、快速高效。要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改造现有装备,大力研发高新装备,有效借助军民通用装备,努力提高装备系统信息含量和科技含量。

(三)建立兼容共享、丰富完善的软件系统。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只有把软件系统开发运用好才能更好发挥政治工作功能作用。突出抓好政治工作一体化指挥平台建设,科学设定和架构应用功能、建设目标与基本模型,充分发挥辅助决策、实时指挥、全程控制等功能,实现政工态势实时显示、政工文书实时生成、政工指令实时发送和部队信息实时反馈。突出抓好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坚持边开发、边应用、边完善,充实文书检索、报表统计、定量分析等功能,简化工作流程、节约办公成本、共享信息资源,提高政治机关办文办事、运筹谋划、组织计划、检查督导的效率。突出抓好业务软件系统建设,开发完善支前潜力、干部管理、政治实力、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咨询系统等,努力实现潜力调查精确化、干部管理智能化、实力统计简便化、政治教育网络化、咨询服务快捷化,使系统真正成为官兵的“良师益友”、政工干部的“工作平台”。

二、注重开发利用,发挥快捷高效、准确实时的信息技术优势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作战样式、指挥手段、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对政治工作开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借助最新信息技术,着力在功能开发、实践运用、探索创新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用好网络教育“新课堂”。坚持把发挥网络优势、遵循教育规律和适应官兵需求相统一,充分借助强军网搞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信息海量的优势,及时采集整理最新理论成果、军事科技知识、计算机培训、自学考试等资料,建立集音像、图片、文字于一体的政治教育资料库和数据库,引导官兵开展网上学习成才活动;开设“网上指导员之家”,将教材、教案、课件等上网共享,方便基层干部网上备课;开展网上红色影片展播、名曲欣赏、名著选读活动,赓续红色基因,陶冶官兵情操。发挥网络形象直观的优势,依托军事院校开通慕课平台,邀请领导干部和专家教授定期举办理论大讲堂,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层次;建立网上军史馆、纪念馆、展览馆,宣扬部队光荣传统、革命精神和战史战例,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发挥网络交互性强的优势,开展网上思想调查,跟踪掌握官兵思想动态;开通“网上论坛”“嘉宾访谈”频道,畅通民主渠道,交流思想体会,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办好“心理咨询”“法律服务”栏目,及时解答官兵心理和涉法问题。

(二)用好指挥决策“新载体”。未来信息化战争情况瞬息万变、行动快捷突然,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施高效准确的指挥决策。借助科技手段和现代决策技术,开发政治工作辅助决策系统,对战场态势、作战行动、参战人员的思想、意志、心理等情况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帮助指挥员科学决策。建立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指挥网络,运用指挥文电系统,加快信息流转速度,及时准确传送政治工作指令、共享情报信息。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对政治工作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效能评估,为指挥员完善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撑。

(三)用好舆情监控“新手段”。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的实际,运用信息手段收集舆情信息,开展舆论引导。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充分发挥互联网舆情监控部门和队伍作用,收集整理涉军敏感信息,对于造谣诽谤的尽快屏蔽删除,对于模糊认识及时更正澄清。围绕网络热点敏感事件开展网上调查,了解掌握官兵的思想反映和真实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注重培养意见领袖,选拔一批思想素质过硬、网络技术精湛、文字水平突出的官兵,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等参与网络互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设置讨论热点,帮助官兵在思想交锋、析事明理中明辨是非。深入挖掘军地合作潜力,加强与国家安全、地方公安等部门合作,构建军警民联防联控网络,实现信息互通、情报共享。充分利用地方电视台、广播、网站等主流媒体,发布正面引导信息,形成强大宣传声势。

三、创新培养模式,打造精通本职、复合多能的信息人才群体

信息化人才是加快战斗力生成的动力之源。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认真把握特点规律,积极创新机制模式,着力提高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

(一)拓展方法渠道培训人才。针对当前信息化人才培训普遍存在培训内容与部队需求脱节、培训方法与官兵实际脱节的实际,积极探索新渠道、创新新模式。用好军内资源,每年分批次选送领导干部、信息骨干入军队院校、科研院所学习深造,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法,重点抓好信息作战理论、联合作战指挥和信息化建设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发挥部队教导机构作用,组织官兵参加信息化知识轮训,抓好信息化知识普及。拓展网络平台,在各级强军网搭建信息化知识、联合作战理论专题网站,组织官兵开展网上学习、网上研讨、网上交流,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信息素养;积极开发信息化理论学习闯关软件,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借助社会力量,邀请地方专家教授辅导授课,组织参观地方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装备生产厂家和科技密集型企业协作,建立培训基地,搞好培养帮带,探索切实可行的军民融合育才之路。

(二)依托实践平台磨砺人才。注重把学信息化向用信息化转变,在部队建设实践中培育摔打人才。抓住重大演训活动这一时机,构设复杂电磁环境,从难从严设置课目,首长机关重点练习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辅助决策系统等实施指挥决策、协同动作、综合保障;基层部队重点开展信息化条件下战法研究演练和信息化武器装备操作,提高官兵实际运用能力。抓住岗位历练这一平台,通过军兵种交叉代职、机关基层岗位互换等方法,使人才在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上得到充分锻炼,丰富任职经历,提高综合素质。抓住信息化课题研究这一路径,吸纳院校专家教授、部队信息骨干进入课题组,采取专家牵头、集智攻关的方法,在共同研究、解难攻关实践中培养一批专家型技术人才和部队信息化建设带头人。

(三)创建激励机制催生人才。发挥制度机制的杠杆作用,在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中促进人才成长。在干部考评上,把信息素质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指标,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任用那些信息素质高的复合型干部,对信息素养不高的要及时进行岗位调整。在奖励机制上,设立信息化建设人才奖励基金,重奖学信息化、钻信息化、用信息化的先进个人。注重发掘培养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典型,大力宣扬先进事迹,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在各项保障上,积极为人才成长提供政策、资金和场地的扶持,进一步优化工作学习环境,激发工作热情。

四、加强统筹协调,探索科学有效、规范有序的信息建设路径

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涉及领域广、牵涉部门多、科技含量高,需要用先进的信息理念牵引、超前的战略眼光谋划、科学的建设方法推进。

(一)坚持集约发展,在结合纳入上求实效。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强调整体效能大于局部力量之和。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树立综合集成理念,统筹安排建设任务,合理调配资源,发挥整体效能。注重在组织领导上合力,建立统一的军队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体系,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规划、整体推进,避免出现各自为政、分散建设、重复建设等情况。注重在发展规划上合拍,把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纳入军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与军事、保障工作信息化通盘考虑,善于借助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为我所用、主动作为。注重在系统建设上合成,制定完善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发展路线图,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体制、统一标准规范,建立集政工信息、党团组织、干部队伍、宣传教育、安全保卫等于一体的基础数据库和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充分借助“云计算”技术,加快硬件集成,搞好政工指挥中心、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建设。

(二)坚持军民融合,在整合资源上求实效。信息技术具有军民通用性,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军民共用性,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要善于借助地方现有成果,服务军队信息化建设,实现融合发展、互促共赢。做到思想观念上融合,引导官兵充分认清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割裂开来,不能闭门造车独自搞建设;充分认清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必须以前瞻的眼光、开放的视野,吸收借鉴地方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充分认清军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优势、力量优势,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做到体制机制上融合,协调建立军地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共同研究、集体会商,使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既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又满足国防需求;把军地信息化建设纳入双拥工作范畴,积极争取地方在人才培养、资金保障、科研开发上给予支持帮助。做到资源利用上融合,依托地方信息产业,发挥地方科技资源雄厚优势,着力搞好军地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和系统整合;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多地将地方电子、信息、通信、邮电等部门的科技人才充实到部队,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军地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驻地安全、气象、水利、环境等部门的实时沟通,形成常态化的舆情监控、灾情预警等多源信息网络体系。

(三)坚持分类建设,在按需抓建上求实效。部队类型多样以及所处环境差异,决定了信息化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套用一种模式,需要着眼任务所需、官兵所盼,因地制宜搞好建设。作战部队重点抓好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野战指挥网络、强军网普及推广、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使用管理;民兵预备役部队重点抓好民兵预备役人员远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军警民联防联控网络融合、拥军支前保障潜力数据库、军民通用信息装备研发使用;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抓好信息化作战理论研究、信息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高新武器系统研发等,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官兵信息化政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