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应用

2020-12-14 04:29张丽娅刘丽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2期
关键词:火针淋巴患肢

张丽娅,刘丽坤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12;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乳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常会导致患者腋窝淋巴组织过度破坏、臂丛神经损伤、局部炎症等,继发上肢淋巴回流通路受阻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患侧淋巴水肿[2]。

手术治疗BCRL创伤大、易引发淋巴漏,临床使用较少。国际淋巴学会认为[3]:复合理疗和烘绑疗法是保守治疗BCRL最有效的方法,但在临床上两法皆费用高,且受设备限制。其他方法如药物治疗又存在临床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多等问题,BCRL的治疗现已成为肿瘤界的一大难题。笔者从事肿瘤临床工作几十载,发现祖国医学火针疗法治疗BCRL疗效显著,今深入探讨其治病机理和操作方法,并附有效病例两则。

1 关于火针

火针疗法是借助烧红的针体所带热力刺激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最早出现在内经中,被称为“燔针”,“碎刺”,如《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曰碎刺”,后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其适用范围、禁忌症、操作要领等内涵,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火针疗法已日趋成熟。然而,近几年火针的发展出现了明显滞后的现象,尤其相比同属9针的毫针。

2 治病机理

虽火针治疗BCRL的临床研究较少,但针刺法及同样具有温热性质的温针灸等中医外治法可以帮助缓解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临床研究却早有证实。2013年Cancer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针灸能有效地治疗上肢淋巴水肿[4]。C.Yao等人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温灸相比较奥司明组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患侧上肢水肿,且腕关节和肘关节上10 cm改善最明显,温灸组全程未见副反应事件发生[5]。黄海涛等人的随机对照试验针灸干预相比较功能锻炼及常规护理干预,能更有效的缓解BCRL[6]。

关于火针治疗BCRL的机理,现代医学并没有明确的解释。贺普仁教授认为,火针治疗可通过促使病变部位的血流速度加快来促进改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缓解局部神经血管压迫,消除瘀滞,改善局部水肿[7-8]。温热刺激亦可以通过调整局部表皮及真皮下的温度和血浆渗透压,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9]。

祖国医学认为:BCRL属中医学“水肿”范畴。《医林改错》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淤”,由此笔者认为患者出现BCRL的根本原因择之于手术等治疗所导致的正气亏虚。气虚则血液、津液推动无力,继而血脉瘀滞,水湿停聚,出现水肿。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有言:“虚证得火而壮者……有温补热益之义也。”即火针可借火热之力,激发人体正气,增强脏腑阳气,鼓舞气血运行。BCRL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为其本,但标实已成。《针灸聚英》云:“破瘤、坚积结瘤等,皆以火针猛热可用”。可见火针不仅可以提升正气,还可疏经活络,治疗气、血、痰、湿等各种病理产物积聚而成的疾病。

3 临床运用

基于上述机理,笔者在临床大量开展火针工作,不断摸索,现已完整总结出一套治疗BCRF的火针疗法。

3.1 选针

贺普仁教授总结的贺式火针理论是目前流传较广的火针理论,所用火针包括细火针、中粗火针、粗火针、平头火针和三棱火针5种型。我们认为BCRL为为本虚标实之症,故选粗火针和细火针各10备用,以粗火针泄实,以细火针补虚,标本兼顾,改善症状。此外为保证操作无菌,所用针具皆为一次性火针。

3.2 选穴

选穴遵循“扶正+祛邪+6点”的原则。此处扶正是指选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扶助和培育正气。祛邪指选血海、三阴交、阴陵泉、水分等穴活血化瘀、祛湿利水。6点即局部选6穴,多选患肢肩髃、合谷、曲池、外关等穴或择局部最肿胀的硬结处作阿是穴,共选6处。肩髃穴位于肩部,刺激肩髃穴后,能使肩关节附近经络血脉的运行阻力降低,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甲乙经》曰:“适肩臂(痛)不可举,臂臑主之。”意臂臑可改善患者上肢关节活动的症状。合谷为四关穴之一,“开四关”能促使全身气血在经络系统中正常运。气化则水行,水行则肿自消。曲池为合穴,五行属土,土能克水,故能减轻水肿。外关通督脉,可解表消肿。“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选择局部最肿胀或硬结处作为阿是穴可以直接针对病灶,疏通局部郁结的气血,使其通则肿自消。

3.3 操作

3.3.1 操作方法:火针操作遵循6步法:消毒、针体加热、进针、留针、出针、治疗后医嘱。具体操作:嘱患者取仰卧位,根据3.2选穴原则选取穴位,所选穴位用75%酒精消毒3次(操作过程一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根据3.1选针备用。分别将针置酒精灯外焰烧灼,加热的长度取决于进针的深度。待进针部分烧至红热时操作者需迅速、准确进针,原则是:补穴细针浅刺,泄穴及患肢6穴粗针深刺。进针时操作人尽量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其恐惧感。进针后患肢穴位留针20分钟,其余穴位留针10分钟(根据患者耐受力而定)。出针时操作人切不可随意晃动针身摇大针孔,用干棉球按压即可。治疗后嘱患者保护针孔和禁止搔抓。

3.3.2 注意事项:糖尿病皮肤破遗久治不愈者;孕期3个月孕妇下腹、下肢部;大血管,重要脏腑器官周围;血友病有出血倾向者;凝血机制障碍者及一些不明原因的肿块禁用火针;病人明显热证,慎用火针;烧针需热,不热于人有损;火针刺入的力量不能太过猛烈,尤其年轻或病程短的患者对火针更为敏感,应注意减小刺激量。

3.4 临床验案

3.4.1 验案一:患者李某,女,58岁。2012年11月因“右乳癌”行右乳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示:右乳浸润性癌,T4N1M0,ER(+),PR(+),HER-2(++)。术后行GP方案化疗六周期及放疗一疗程,之后他莫昔芬+赫赛汀治疗至闭经,闭经后改用依西美坦治疗。2016年8月行骨扫描示:左侧第8后肋骨骨质代谢增高,考虑骨转移。2016年10月行骨转移处放疗,累计剂量30 Gf/10f,其后规律给予多西他赛120 mg+卡铂500 mg全身化疗6周期。因患者全身骨痛,入院寻求下一步治疗。入院预行火针治疗,考虑患者右上肢严重肿胀,活动不利故缓解局部骨痛之穴外,另针刺足三里、脾俞、肾俞以扶助正气;针刺阴陵泉、水分以祛湿利水;针刺患肢合谷、肩髃、外关、曲池、臂臑、阿是穴2处(局部最肿胀的硬结处)。患肢穴位留针25分钟,其余穴位留针15分钟。

3.4.2 验案二:患者陈某,女,46岁,2018年5月因自觉右乳房包块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彩超、提示乳腺占位,考虑乳腺癌,随继行右侧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ER(-),PR(-),Cer-B2(+++),Ki67约20%~30%(+)。肿物大小约4.8×4.3 cm,术后行化疗6个周期,所用方案不详。患者自觉术后一余年右上肢肿胀疼痛,辗转就诊数次未见缓解入我院,入院症见右上肢肿胀,水肿评级2级,有憋涨感,偶有疼痛,活动受限,遂于我院行火针治疗。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以扶助和培育正气;针刺三阴交、阴陵泉、血海、水分、以祛湿利水;针刺患肢肩髃、合谷、曲池、外关、阿是穴2处,患肢穴位留针20分钟,其余穴位留针10分钟。起针后患者诉患肢憋涨感减轻,活动灵活。后患肢者再行火针治疗数次,患肢水肿由2级转为1级,憋胀、疼痛消失,活动受限好转。

3.4.3 按语:火针改善BCRL的病例很多,以上两位患者为典型病例。验案一患者此前曾行各类理疗效果皆不佳,虽非为治BCRL而进行的火针治疗,但火针治疗后患者的患肢水肿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不幸的是,患者已因脑转移去世。在世期间患者于我院先后进行火针治疗12次,患肢水肿由3级降为1级,直到去世前该患者都评价极高。验案二患者接受火针治疗后患肢水肿2级降为1级,患肢憋涨疼痛感消失,活动受限明显好转。

4 总 结

火针治疗BCRL费用低、方便易行,副作用少,疗效确切。它的特点是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进行机体的整体调节。患者自身机能恢复,不仅能减轻BCRL,更能改善患者术后的总体生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火针治疗BCRL的治病机理多出自于名家经验,科学的实验研究较少。在疗效观察上,治疗BCRL的中医外治法临床研究多集中于毫针、艾灸等法,火针疗法少之又少,火针的发展由此滞后。作为新时代中医人,我们应当以弘扬和发展祖国医学为己任,不断开展火针疗法治疗BCRL的相关研究,以丰富这一理论的内涵,造福BCRL的患病人群。

猜你喜欢
火针淋巴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神奇的火针疗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