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20-12-14 14:18阙书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结石满意度差异

阙书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近年来,尿结石发率不断地提高,并且年轻人患病率也不断地提高。血尿、腹痛等是尿结石发病的症状,而患者深受这些病症的折磨,大大地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因此,要积极地法探究有效治疗尿结石的方法,提高患者健康水平。若是在治疗患者之后对于患者应用科学的护理模式,就容易产生事半功倍的护理效果。基于此,要深入地研究科学的护理模式, 缩短患者身体恢复时间。本次选择我院在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入与治疗的60例患者,研究不同护理方式产生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入与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比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患者具体资料如下所述,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2~75年;平均年龄:46.7±5.8岁;病程:1~15月;平均病程:8.2±1.3年。观察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1~76年;平均年龄:46.1±5.4岁;病程:1~14月;平均病程:7.9±1.5年。(P>0.05,即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有效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包括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注重饮水,同时要做一些运动,以便及时恢复病情。

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具体包括五项内容。

一是健康教育。告诉患者疾病注意事项,并为他们讲解健康常识。同时建立微信群或QQ群定时在群发送健康教育知识,并主动地与换患者进行互动交流,为患者解答相关疾病护理知识。由于健康手册能够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护理知识,护理人员需要为他们发放健康手册,鼓励患者阅健康手册。

二是饮食干预。告诉患者要多饮温开水,提高机体代谢率,保证小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内,提高疾病恢复水平。患者在睡觉前也需要饮水,强化结石排泄效果。患者的每日排尿量不可少于2000 mL。为保证疾病恢复水平,要做好日常饮食指导,帮助患者构建科学的饮食方案。其中,“两低一高”乃是构建科学的饮食方案所需要遵守的原则,即两低是指低嘌呤、低铬酸,一高是指高枸橼酸盐。由于水果含有高枸橼酸钾钠,要指导患者多吃含有较高高枸橼酸钾钠的水果。

三是生活指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摒弃不健康生活,比如要禁烟禁酒。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比如勤换内裤,降低感染发生几率。另外,还要早睡早起,避免久坐等。

四是运动干预。告诉患者一些对恢复病情有利的运动,并指导患者运动,帮助患者掌握运动技巧。其中,倒立、跳跃、体位变换等是患者可以进行的运动方式。另外,患者也要轻柔按摩结石部位,以此更好地排出结石。

1.3 观察指标

本次对比了患者在治疗前后VAS评分、疾病的认知度、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而得出护理研究结论。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与计算对比实验研究所得出的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用于疼痛的评估)评分比较

对照组(30例),治疗前VAS评分:6.24±1.14;治疗后VAS评分:4.98±0.91。观察组(30例),治疗前VAS评分:6.23±1.15;治疗后VAS评分:3.97±0.8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VAS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VAS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尿结石患者得到了较好地护理治疗。

2.2 两组对疾病的认知度比较

对照组(30例),诱发因素:1.52±0.24;临床症状 :1.75±0.11;并发症:1.58±0.14营养要求:1.84±0.22;运动要求:1.59±0.33。观察组(30例),诱发因素 :3.12±0.23;临床症状 :3.01±0.41;并发症:2.93±0.02;营养要求:2.98±0.31;运动要求:3.04±0.11。根据数据发现,观察组在疾病认知度上的评分大于对照组,因此系统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这对于医护人员实施后续护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30例),非常满意:14/30(46.67%);一般满意:11/30(36.66%);不满意:5/30(16.67%);护理满意度:25/30(83.33%)。观察组(30例),非常满意:23/30(76.67%);一般满意:6/30(20.00%);不满意:1/30(3.33%);护理满意度:29/30(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这代表针对观察组所应用的护理模式更受患者青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30例),眩晕:3/30(10.00%);呕吐:1/30(3.33%);尿痛:2/30(6.67%);发生率:1/30(20.00%)。观察组(30例),眩晕:0/30(0.00%);呕吐:1/30(3.33%);尿痛:0/30(0.00%);发生率:1/30(3.33%)。由数据得知,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所应用的护理模式更安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尿道结石属于泌尿系统疾病,在饮食、遗传、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患者容易患有尿道结石疾病。患者在患病时会出现排尿困难、排尿疼痛问题,患病情况严重者的肾功能将会受到损害,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医生对患者进行碎石、取石治疗后,患者的还存在一些细小的碎结石。为提高患者恢复水平,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保证患者健康生活。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存在差异,为此医护人员需要在实施优质护理之前应该充分地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而构建针对性地护理方案。与此同时,医护人员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疾病以及护理模式的认知,确保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

本次选择了60例尿结石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发现应用系统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在治疗后VAS评分、不良反应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在疾病认知度、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系统护理模式产生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对系统护理模的推广力度,以此更好地强化尿结石患者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结石满意度差异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